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兴趣阅读的习惯和态度。151名在校大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总体课外兴趣阅读的频率较高,他们对待兴趣阅读的态度也是积极肯定的。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调查对象过去接触过的英丈课外书与其阅读频率和态度均显著相关,其母语阅读频率与英语兴趣阅读频率之间的相关也达到了显著水平。此研究结果对二语阅读教学和实践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泛读的态度及阅读频率,探讨了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英语泛读持有积极态度,但其阅读频率远低于母语的阅读频率;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呈微弱相关。同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英语泛读态度与泛读频率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学生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对他们英语阅读态度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君 《教学研究》2006,(6):526-529
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泛读的态度及阅读频率,探讨了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英语泛读持有积极态度,但其阅读频率远低于母语的阅读频率;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呈微弱相关.同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英语泛读态度与泛读频率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学生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对他们英语阅读态度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认知策略低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所调查的58项阅读策略中,两组被试在11项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指出了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非英语专业一年级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态度及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一些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兴趣、增强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与措施,以改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使用调查问卷对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4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学院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频率属中等偏上水平;第二,学生性别对学生阅读策略使用的影响不大,女生比男生使用频率高,差异边缘显著;第三,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阅读策略使用有影响,高分组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分组学生;第四,大二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频率整体上低于大一学生。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方庆华  徐红 《考试周刊》2012,(15):88-89
目前,大量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特别重视课内自主学习,而对课外自主学习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国内外专家充分肯定了大量阅读对于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性.并对其做了很多相关研究。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的能力普遍不高,但对课外自主阅读有着积极的参与态度,这使得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具有必要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促进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8.
阅读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技能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如阅读态度、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量以及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等,并提出应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的指导和督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问卷和面谈,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比较了不同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目的及阅读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督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目的重在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如今对于这样的一门课程,教师和学生有各自的预期,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本研究对南疆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访谈研究。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兴趣、学习方法、教师预期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通过研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英 《学周刊C版》2014,(6):21-22
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目的重在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如今对于这样的一门课程,教师和学生有各自的预期,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本研究对南疆桌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访谈研究。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兴趣、学习方法、教师预期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通过研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颂 《海外英语》2015,(9):54-55
该研究采用阅读元认知策略意识量表和英语阅读测试,调查广东某高校独立学院10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被测试者的阅读元认知策略意识呈中等水平;阅读理解成绩与其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呈显著正相关;高分组和中分组使用阅读元认知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低分组。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采用阅读元认知策略意识量表和英语阅读测试,调查广东某高校独立学院10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被测试者的阅读元认知策略意识呈中等水平;阅读理解成绩与其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呈显著正相关;高分组和中分组使用阅读元认知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低分组。  相似文献   

14.
王振英  黄艳  曲静 《海外英语》2013,(3X):130-132
以国家重点理工院校39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包括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英语课外阅读目的、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材料、阅读方式、阅读困难、阅读作业及需要哪些方面的课外阅读指导。这些结果对专业英语教师如何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了河北北方学院216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状况。结果显示,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和阅读水平低的学生在总体和各个范畴策略的应用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单个策略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阅读水平低的学生,而且前者与后者在24种阅读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与女生在12种阅读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单个策略的使用频率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专业之闻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三个阶段中阅读策略的使用状况。数据收集采用了书面问卷调查表。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的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为中等。t检验发现学生使用Pre—reading strategy与Post—reading strategy,During—reading strategy与Post—reading strategy有显著差异,而pre—reading strategy与during—reading strategy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同一大学本部英语专业学生和其独立三本英语专业生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高、低水平组,探讨不同语言水平组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焦虑状况差别,发现英语阅读焦虑在英语专业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与以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焦虑实证研究相比,英语专业水平学生的焦虑均值低一些;阅读焦虑在不同水平组都显示出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但在低水平组则负相关关系并不明显;高水平组中阅读焦虑对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而在低水平组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凤梅 《考试周刊》2011,(17):119-119
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英语专业阅读课堂,在受试对象中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监控受试阅读进程。通过态度问卷、调查量表等来探讨英语专业阅读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潜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角度分析其根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语法、语用意识及能力方面的差异,及其与英语学习动机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低于非专业学生,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高于非专业学生,但差异都没有显著性.专业和非专业学生最强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个人发展动机,而最弱的动机为出国动机.专业学生的兴趣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显著高于非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学生的出国动机与语用意识显著相关;非专业学生的成绩动机与语法意识、语法能力、语用意识显著负相关,但兴趣动机与语法能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索非英语专业学生模糊容忍和外语阅读焦虑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作者自制的外语阅读理解焦虑问卷和外语模糊容忍问卷作为定量研究的工具,对非英语专业的131名学生的外语阅读焦虑和外语模糊容忍度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