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佳雯 《求学》2009,(1):27-30
教育部发布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地方性大学,“地方特色”与高校办学的结合往往支撑起一所大学某些特色专业的建设。不过,有一些专业是不分时间地域限制的,在地理上的分布也相对均匀。对于这样的专业来说,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往往是更好的选择。今天我们要说的“软件工程”就是这样的专业,国内软件工程专业大约10年前就开始升温,跻身“热门专业”之后一直稳稳地占据热门专业排名前10位。  相似文献   

2.
表演专业学生一向只重视专业课而忽略文化课,而大学英语更是成为他们的难中之难。笔者现正从事表演专业学生大英教学,本文就是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与表演专业学生的谈话和调查,对表演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专业的涵义 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在论述专业时,认为专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针对专业从业人员的教育机构,而且最理想的是作为大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专业是社会分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像克拉克·克尔1963年在哈佛大学戈德金讲座上演说时所指出的:“一千年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清筱 《考试周刊》2010,(47):192-193
一、高职学生特点对于大学生,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代,其特点也并不相同。70后在选择专业上大多以父母的意志为准,可以说对于大学专业完全缺乏了解。而80后选择专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跟风.对于所谓热门专业并不了解实情和就业前景.也大多依赖家长作出决策,缺乏主见。盲目选择专业带来的必然后果是盲目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失业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由于专业分工和经济景气周期所造成的.具体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接受专业教育,需要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才能展现其价值.但是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还无法吸纳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路就在于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对全国31个地区175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不同专业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差异非常大,许多专业中只有少数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满意;入学前选择专业的志愿是否达成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反映出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无法确定所选专业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升入大学的人数与年俱增,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不了解自己和自己当初所选择的专业,选择与自身不匹配的专业,导致在大学不能专心学习和提升自我,从而浪费宝贵的大学时光。本文从中学生职业规划与高考志愿选报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让中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大学专业。  相似文献   

8.
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业选择是大学本科教育中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本科生的专业选择在学生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确定,结果很多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大学所学专业不能很好地匹配。本文对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的专业选择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专业选择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承担指导学生选择专业的责任,我国高校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专业选择的良性机制,使得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较好地匹配起来。  相似文献   

9.
大学因名牌学科、名牌专业而闻名,以专业特色赢得竞争力、获得生命力。考生及家长在选择某所高校时,往往青睐于高校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那么需要参考什么背景资料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多所高校“退出”国际大学排名这一消息引发舆论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国际大学排名的性质,指出国际大学排名指标是排行机构选择的世界大学共性指标,这属于对大学的社会评价,不是对大学的专业评价。要提升我国大学办学质量与竞争力,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专业评价。  相似文献   

11.
Cherry 《大学生》2014,(21):14-15
新学期伊始,高校新生"小鲜肉"热烈讨论的话题除了"怎样选课"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外,一大热门话题是对"转专业"的关注。 随着近年来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放宽,愈来愈多同学在入学后第二年有了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这对于没有被理想专业录取或对专业认识模糊的学生来说,不啻为一次新生。 虽然从开学距离转专业开放还有一整年,不少新生已经开始打听"转专业考试难不难""能否转进热门专业"这类问题,俨然要准备打一场转专业持久战。  相似文献   

12.
对全国31个地区132所本科院校35444名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受到学生的个人特性及其专业选择、家庭背景与高中(中职)经历、高校类型与专业自身等方面共16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学生是否按志愿录取、他们选择专业时对自己兴趣的考虑程度以及专业本身是影响大学新生专业满意度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乔磊 《生活教育》2011,(2):91-92
高中生报考大学,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对大学的排名很有兴趣,很多人依据这些排名来圈定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而细心一点的学生会考察大学专业的排名,认为选择专业比选择大学更重要。不论学生和家长如何选择大学,很少人会想到一个问题,也就是一个大学生在4年的学子生涯中,他应该学到什么?他应当打下什么样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所谓大学教育“自组专业”模式,就是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选取自己所喜爱的学习课程并自主地自由地组成自己所喜爱的学习专业。“自组专业”模式能促进大学的主体性教育,能促进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能促进大学教育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代表着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美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选择"是大学生对专业的一种挑选和抉择的过程,是大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从专业选择意识、时间、途径以及更换专业机会等四个方面探索中美两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性,认为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大学应该承担指导学生专业选择的职责、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应更加弹性化、大学应适当放宽转换专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丁益 《中学生百科》2012,(32):63-64
如果你提到自己是立信毕业的,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读会计的,很专业。没错,这所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立的专业财会院校,可谓历史悠久,而且"术业有专攻"。曾经碰到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立信这所学校呢?我的回答很简单——我想读一流的财会专业,但是分数却不足以考入一本的财经类大学或综合类大学的会计专业,这时立信就成了  相似文献   

17.
8-12岁的孩子到大学听课,在世界上也许少见,但在德国,有近50所大学向孩子们提供不同专业的讲座,这就是所谓的“儿童大学”。  相似文献   

18.
《陕西教育科研》2004,(4):58-58
8~12岁的孩子到大学听课,在世界上也许少见,但在德国,有近50所大学向孩子们提供不同专业的讲座,这就是所谓的“儿童大学”。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中日高等理科本科专业设置进行比较,包括专业设置国家普遍情况,专业设置机制,并特别对9所公立和私立大学进行专门分析,呈现出普遍情况和大学层面细节.研究发现,日本理科专业120个,数量很多;在专业设置方面具备很大的宽窄灵活性,有大量跨学科专业,专业自主权在学校,专业目录为统计性目录,在学位授予类型上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日本对专业本质的理解向美国学习,呈现为专业就是一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高翰 《广西教育》2014,(22):1-1
2014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志愿填报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与考生临时抱佛脚,匆忙地了解各专业排名、就业率、录取分数等,以此为依据选择专业。在忽视考生兴趣与能力,甚至没有弄清专业含义的情况下,随意地选择专业由此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开学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申请调换专业,而更多的人在考研或者求职时放弃原来的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