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激发、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麻雀嘴巴”和“鸦雀无声”的现象,如何认识这两种现象?哪一种更适合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呢?让我们首先从两个课堂教学案例谈起。  相似文献   

2.
一忌曲解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它为备课提供了基本材料。备课,首先要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准确理解教材而不要曲解教材,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一位教师教《麻雀》一课,课文中老麻雀看到小麻雀摔到地上受到猎狗的威胁,“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落在猎狗面前,保护自己的幼儿。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这位教师解释为“不畏强暴、敢于同恶势力搏斗”的力量,这就是超越实际可能的拔高分析。再如一位教师教《美丽的公鸡》,有一个问题:啄木鸟听到公鸡喊“长嘴巴的啄木鸟”,心中不高兴,所以不和公鸡比美。…  相似文献   

3.
给心拴条线     
肖显志 《小学生》2006,(5):10-13
1麻雀噘嘴巴麻雀这几天嘴巴老是噘着,不知和谁生闷气。宁笑也把嘴巴噘得老高,冲麻雀晃着脑袋:“哟!能拴头小毛驴啦!”萧张也把嘴巴噘起来,摇着头冲麻雀作怪相:“再噘嘴巴,就要变成小八戒喽!”宁笑和萧张双双起哄逗麻雀。麻雀把头一扭,嘴巴噘得更高了。班长白白过来把萧张和宁笑拉到一边,低声问他们:“怎么了?麻雀她在和谁生气?”  相似文献   

4.
那天到学校听课,课堂上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一只小麻雀从敞开的窗户飞进了教室。“小鸟儿!”“小麻雀!”“真可爱!”……原本安静的教室因为小麻雀的不请自入而沸腾起来。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只小麻雀“请”出了课堂。  相似文献   

5.
那天到学校听课,课堂上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一只小麻雀从敞开的窗户飞进了教室。“小鸟儿!”“小麻雀!”“真可爱!”……原本安静的教室因为小麻雀的不请自入而沸腾起来。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只小麻雀“请”出了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自身要跳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事实上,课堂上的学生“插嘴”足以证明了他们已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投入了积极思维,这比那些瞪着眼睛看老师,张着嘴巴等知识的学生要好得多.教师要真正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05,(4)
某教师在课堂上抽烟,校长看见了提醒道:“学校规定,讲课时间不允许抽烟。”那位教师回敬道:“这是不可能 的,我没有长两张嘴巴,怎么会一边讲课一边抽烟?我是在不讲课时抽烟的。”没有两张嘴巴  相似文献   

8.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一道亮丽的新景观。然而,对生成的过分热衷与宠信,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也最终沦为“无成”,着实令人叹息。被动的生成:曾听一位教师执教《麻雀》一课。当教师问:“麻雀妈妈是怎么样跟猎狗进行搏斗的?”有位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也许是它的爸爸。”教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你是根据什么认为它是麻雀爸爸的?”“因为书上没有说是麻雀爸爸还是麻雀妈妈,我是猜的。”别的学生受到了启发,纷纷补充道:“爸…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不少初中数学教师提到一个共同话题:课堂教学究竟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什么时候不问?这就涉及数学课堂提问的视角问题.笔者受璧山县中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指派,到我县一所乡镇初中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了“勾股定理”一堂课.针对本堂课教学,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视角究竟在哪里?下面将该教师自己设计的课堂提问以及笔者观察到的课堂现象以点评的方式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曾臻 《现代教学》2011,(3):67-67
低年级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程度相当高;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发言时学生反倒变得羞涩、不自信起来。为了教学进度,课堂成了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摩者”。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效能呢?  相似文献   

11.
关注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催生下的一道亮丽的课堂新景观。然而,对生成的过分热衷与宠信,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也最终沦为“无成”,着实令人叹息。被动的生成:一位教师执教《麻雀》一课。当教师问“麻雀妈妈是怎么样跟猎狗进行搏斗的?”时候,有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  相似文献   

12.
麻雀     
课堂上老师针对乱捕滥杀麻雀的现象说:麻雀虽然要偷吃粮食,但主要是捕食害虫,功大过小。朋友,请您手下留情,不要赶尽杀绝。还在黑板上写了“蹦蹦跳跳,夜住古庙,捕虫偷粮,功大过小。”真是这样吗?带着疑问,我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观察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与结果1...  相似文献   

13.
回首课堂,曾有许多精彩的回忆让人怦然心动,也有许多尴尬的瞬间令人深思回味: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是否正确无误、恰如其分?是否发挥出了它的最大作用?为什么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麻木不仁,甚至烦不胜烦?笔者收集了几种“误评”的现象,进行透析与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潘启富 《中学教学参考》2012,(27):129-F0003
教师在课堂上做些什么?这似乎是很“弱智”的问题。教师不就是传授知识吗?有人可能说得全面一些:不但传授知识,而且还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有的答案可能更精彩: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看了下面这两个故事,您大概会重新调整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只存在着“教师-言堂”现象。教师为学生详尽讲解所学内容.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机会微乎其微,剥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权利。这样的现象不禁使我们产生疑问——究竟谁在学习英语?谁是课堂的“主角”?本文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国外比较先进的教学法—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并且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学生的“说”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众多学生的嘴巴很“紧”,在课堂上,很少张开说话,究其实,原因不少,有因为害羞的,有因为害怕的,有因为老师一言堂而没有机会的,有因为没有兴趣而无所谓的……由此可见,学生嘴巴上贴着两张封条:一张是教师的专制,一张是学生的自我封闭。可见,“解放学生的嘴巴”已成了当务之急。而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必须砸碎教师的专制,扫除学生的自我封闭,就必须让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说”坛。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深刻变化,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这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该追求什么?数学课堂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教师该如何“帮”学生“做数学”?本人曾多次聆听了不同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想就其中两位教师所上的两个片断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听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退位减》的最后一课。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计算正确率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用“破十法”来计算。在课要结束时,教师出了6道13算题,竟然6个发言的学生都用“破十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班只有极少数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呢?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相似文献   

19.
怎样看待课堂中出现的错误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新课程呼唤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探究必然伴随着大量差错的生成。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  相似文献   

20.
王贝贝 《考试周刊》2010,(14):218-218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然,作为中职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