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 何为马克思大众化,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认识视角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等等.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性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上下工夫,并努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维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原理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形态研究,进而构建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枯燥到生动具体、由晦涩难懂到通俗易知、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命运,更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与成果.大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的先进群体,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理解、接受和实践效果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预期目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过程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预期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目标;二是大众马克思主义"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目标;三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建勇 《天中学刊》2009,24(6):18-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一种理论品格.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成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应把严肃的科学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质和本质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现阶段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说服人"、"征服人"、"改造人"三个层面的内容,三个层面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就是要通过把握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在此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厘清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借鉴党的历史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路径,对于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明 《华章》2011,(34)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目前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状况和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文立足于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多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方法,进一步深入推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和终极使命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学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从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探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学科的逻辑起点和属性,阐释以本体论、方法论和时空论为基点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厘清纵横双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学科的学科支撑,将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看,对于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分析,总结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延安时期正确地、被实践所检验的做法,同时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当前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做好马克思中国化文献研究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和文献学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内涵,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的关系重新审视,需要重视文献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创新实践既坚持了马克思实践的观点,同时作为时代精神的概括,从根本上抓住了实践的创新性特征,是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部分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准备工作,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内在整体性的挖掘和在新的理论体系解释体系中重新安排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定位,都凸显出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中的基础性思想资源功能。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应当成为我们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中国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应当成为我们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1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别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意义;要科学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斌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7-40
相比较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方法、目的等方面,文本自身的探讨很重要,但是目前在学界还很不够。马克思文本研究首先要反思的就是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关系到马克思文本定位的问题。对马克思文本自身存在的体系不足、不同阶段的矛盾、显性文本、隐性文本等相关方面,是作为文本研究者要重视的,因为它具有前提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四种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对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由革命与建设实践而形成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四个方面表现了不同的内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自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和共产国际领导方式的改变、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累、抗日战争的紧迫形势及王明的右倾错误等几个方面来考察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必然性,可以加深人们对当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最根本的思想建设。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而思想建设的基础就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毛泽东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理论武器,指导中国实践。毛泽东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在原著上下功夫,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