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预设性教学思维与生成性教学思维是完整教学思维的二重基本属性,是有效教学实施与教学实践性变革的基础性思维方式.预设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表现在教学中时各有其独特之处.二者虽然有相互对抗排斥的一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预设性教学思维与生成性教学思维是完整教学思维的二重基本属性,是有效教学实施与教学实践性变革的基础性思维方式。预设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表现在教学中时各有其独特之处。二者虽然有相互对抗排斥的一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的生成性日益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教学为什么具有生成性?教学的生成性对学生具有哪些价值?这些本质性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一、教学生成性的成因分析1.教学预设的未尽性,促成了教学的生成教学预设是指教师根据以往教学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对教学过程开展的一种提前设计或计划,是对教学情境的期许和理想规划。  相似文献   

4.
在生成性思维受到关注以前,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教学设计.它过于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因此,必须实现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  相似文献   

5.
预设性教学存在着单一的科学化取向,生成性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性预设与人文性生成的和谐共生。笔者主要从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实施几个方面探讨生成性预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哲学所持的思维方式均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生成性思维方式的产生必然会对以往预成性思维方式指导下的预成性教学理论提出挑战,从而形成了与生成性思维相适应的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的理想要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提出实践诉求,即弹性的、动态开放型的学程预设是生成性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对话是生成性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教学方式;协商式评价是生成性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79):84-86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与预设性课堂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而并非仅仅关注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即更关注学生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参与何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针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成性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模式缺失的现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归纳出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弹性预设,准备有效生成;课堂巧妙激活,促成有效生成;课后总结归纳,升华提炼生成,以此为基础英语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8.
预设性思维方式和生成性思维方式是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的两翼,是有效教学的双基。预设性思维方式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思维方式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虽然相互对抗排斥,但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张艳玲 《山东教育》2014,(11):49-49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正如专家所说: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表现性目标,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事件,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use of a research‐based, web‐delivered, technology‐and‐science education context (the Generative Virtual Classroom) in which student‐teachers can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recognize, describe, analyse and theorize learning. Addressing well‐recognized concerns about narrowly conceived, anachronistic and ineffective technology‐and‐science education, this e‐learning environment aims to use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to bring about larger scale improvement in classroom practice than has so far been effected by direct intervention through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teachers' short, intensive engagement with the Generative Virtual Classroom during their practice teaching is examined. Findings affirm the worth of this research‐based e‐learning system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power of a biologically based, generative theory to make sense of the learning that occurred.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学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教学的动态生成。然生成性教学也需要设计,首先教师要在纷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中有原则的选择部分。其次,要考虑把选择的资源引向何方,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最后,要集各方力量,有效推动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认识论、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确立,达成了理论本身的清晰与明辨;实现了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彻底批判与超越;使教学思维从本质主义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转变,体现一种教学思维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的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远程教育中网络课堂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高网络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生成性教学的基本思想,利用云计算平台的特征,设计和实践了基于云平台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动态的课程资源、交互性的教学过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等提高网络课堂生成性的措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体验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学习快乐,并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堂中得以实施,具有相当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与管理同步——中学英语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英语教师高效教学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课堂教学与管理同步,它不仅表现为教学与管理目标的一致,即建立有效的课堂秩序、保持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教学与管理的步调一致,即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以及师生思维同步。  相似文献   

18.
教学机智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受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反思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同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相互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成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以《繁星·春水》为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生成性的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中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朱文辉 《中学教育》2011,(3):82-85,54
现阶段有效教学的迷失主要表现为线性思维认识的恣意扩张,机械型塑方法的大量滋生,教师主体独白的无限延伸,授人以鱼价值的广泛蔓延,知识灌装的泛滥成灾。实现有效教学本真意蕴的重返,必须回归复杂性理论认识根基,走向时雨春风般的方法缔造,复返对话交往的主体建构,构筑授人以渔的价值假设,转求主动建构的知识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