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讨论男子散打项目低氧环境下心率及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变化特征,以8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低氧环境下若干指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同等负荷下模拟高度变化是引起散打运动员心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无低氧刺激对于散打运动员心率影响较明显,主观体力感觉(RPE)变化特征与心率变化吻合程度较高。提示散打运动员低氧训练改变模拟高度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加强首次接触低氧刺激时心率监控,在散打低氧训练中可以采用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RPE)结合使用,使负荷安排更合理并得到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2.
不同状态下速滑运动员肌酸激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速滑运动员不同状态下体内CK活性值。文章指出,运动员安静状态时CK值应采用两个值来表示。其一是训练后第二天清晨取血的测定值,其二是训练后让运动员在无体力负荷状态下充分休息2~3天取血的测定值。通过追踪测定运动员在高强度大负荷训练后体内CK活性的变化及恢复情况,文章指出,CK活性值的变化可作为评价速滑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训练后恢复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体力负荷过度是人体承受的运动量超过其机能可能性时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轻度的急性体力负荷过度可使人体的重要系统和器官活动障碍,工作能力下降;重度的急性体力负荷过度可引起心脏、肾、肺以及其它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发病原因身体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在参加超过身体机能可能性的激烈训练和比赛时,是引起急性体力负荷过度的  相似文献   

4.
<正> 苏联生理学工作者伊·约·西斯玛诺娃在《体力负荷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一书中发现:安静状态时,机体的能量主要由糖和脂肪供应(糖占42%,脂肪占41%,蛋白质占7%)。体力负荷时,供能情况有很大变化。开始阶段,是糖供能,60—120分钟后糖元耗竭,基本能源转变为脂肪。许多学者发现:长时间的体力负荷使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认为蛋白质有较多的能量价值,但不是体力负荷的能源。这种结论是根据昼夜间尿氮含量变化的测定而得出的。文章作者和其它许多学者通过研究指  相似文献   

5.
不少文献资料和我们的研究材料可以证明,运动员肾功能的改变是各种尿成份变化的原因。在本文中,我们试图阐明两个重要问题:一、现有的关于运动员的尿变化都是生理性的观点,是否真正有必要加以修改;二、如果说这些变化不是生理性的,那么它们的原因又是什么。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对田径训练负荷的描述采用两类指标,一类训练学指标;另一类足生理生化指标。训练学指标表示运动员承载训练负荷时机体变化的原因,生理生化指标表示运动员承载训练负荷的结果。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有血乳酸、心率、次日晨的血清肌酸激酶(CK)、尿酮体,血红蛋白、尿胆原、血尿素等。  相似文献   

7.
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负荷强度与耐力水平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根据武术竞技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负荷形式,通过血气、血乳酸、血红蛋白、遥测心率等12项指标的测试观察,对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的供能能力和体力分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进而研究分析了在演练过程中的心率变化规律,以及训练中与比赛中的不同强度。使教练员可直接通过心率变化曲线来评定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负荷强度,以判别运动员的奋力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中 ,有关运动员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状况研究不多 ,文献中亦未见有关运动员机体对不同训练阶段与竞赛负荷作用下的适应情况的阐述。本文对 3 2位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全过程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生化指标作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 ,应用形态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在训练负荷作用下的变化 ,为此可以在训练计划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运动员对耐力的形态学指标为肌肉质量 ,而脂肪质量是反映运动能量作用下对负荷的适应。通过对 3 2名运动员在训练各个阶段的身体变化、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指标 (按尿中…  相似文献   

9.
激流回旋运动员不同负荷训练后生理心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流回旋属奥运会项目,如何用生理、心理指标对其进行监测,尚属空白.本文多次测试了激流回旋运动员安静和不同训练量、负荷强度后6项生理、心理指标,找出了具有实用价值且能客观反映激流回旋运动员疲劳状况的指标.主要结论为随训练强度增加,训练后心率增加,主观感觉级别增加,尿异常率增加,而手动稳定性下降;尿八项中敏感的指标是尿潜血和尿蛋白;反应时和临界闪烁融合频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法特来克法特来克在瑞典语里是速度游戏的意思.其负荷可达到使运动员耗尽体力的程度,但却以游戏和趣味形式体现出来.它要求运动员付出艰苦努力,通常是在各种地形上进行多种不计时的练习,间休时  相似文献   

11.
奔跑能力是足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运动员高水平的奔跑能力是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比赛中运动员体力负荷的最基本形式是奔跑活动。有些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各样跑和跳占比赛总负荷的80—90%。因此,通过对运动员奔跑活动的统计基本可以反映出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解放军武术队夏训一个训练周期的三次不同训练课(专项素质课、大强度技术课和中等强度技术课)为研究内容,在不同形式训练课运动前、后、次日晨对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血、尿一些指标的测定,来探讨训练对运动员肾功能及身体机能的影响,以及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及恢复程度,为教练员进行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篮球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就篮球运动员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造成运动员比赛下半场体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赛前训练的强度与密度均小于比赛时的负荷强度与密度,如赛前训练中的间歇次数过频、间歇时间过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训练中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动医学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如何简便、有效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情况。而机能情况与训练水平紧密联系,它反映在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上,同时也表现在运动成绩上。因此在评定运动员的机能情况和训练水平时离不开对运动成绩的了解。为了评定运动员的心脏机能,重点对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跑台机能试验与运动成绩进行了对比观察。方法: 采用12公里/小时的跑速和按不同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冬训生理期尿比重、肌酸激酶(CK)、主观感觉疲劳程度(RPE)、心率负荷、运动总负荷,以及步态平衡进行数据分析与测量。除了依靠我国高水平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及比赛掌握一些技战术以外,还可以运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机能状态进行评定,减少运动的损伤,保证运动员良好精神状态。结果:心率负荷与总负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负荷与尿比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负荷与步态平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尿比重与肌酸激酶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尿比重与总负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负荷与肌酸激酶之间存在正度低度相关,尿比重与肌酸激酶之间存在正度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利用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长期训练过程中的基础心率、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特征来控制训练负荷,有助于教练员正确执行训练计划。教练员熟练掌握心率控制训练负荷的方法,并能将其实施在训练中,就会使运动员摆脱消极、单纯的体力训练。使用心率作为控制训练强度的手段,要注意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疲劳、情绪、疾病情况、训练环境的温度、场地的海拔高度,以及训练的方式等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足球运动体力负荷和生理负荷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甲级队运动员的春训测试,对足球运动的体力负荷和生理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足球比赛中的能量代谢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言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现代训练和比赛的负荷也逐渐加大。例如:现在滑冰运动员一年的平均体力消耗要比六十年代初期高4—5倍;高级游泳运动员的年训练量达到3500公里,有时每天可达20公里以上;长跑运动员的周训练量达到150—200公里;自行车运动员一年的训练量平均达到30000~35000公里;划船运动员的年训练量为7000~8000公里。这样大的负荷,向运动员提出了特殊的体力要求。大运动量训练必然要造成机体的疲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山西省40例优秀摔跤运动员和50例医科大学生进行了安静时肝血流图检测,另外对其中20例运动员又进行了定量负荷前后肝血流图观测,旨在了解摔跤运动员安静时肝脏供血特点及定量负荷后肝血流图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十七)比赛和训练后恢复能力的评价在足球运动员的现代训练制度中,每天两次训练已成为常规。在巨大的体力和精神负荷的条件下,紧张训练的恢复问题便摆在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前。对运动员的监督和同教练员的谈话证实,比赛和训练之后的恢复能力,每个运动员是不一样的。在采用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