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小学美育课程评价,能够为美育课程开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同时对于美育课程的完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小学美育课程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逻辑性,促进多方评价主体的协同,使中小学美育课程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本文对中小学美育课程评价的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包含整合多元评价内容等在内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艳 《英语辅导》2010,(1):109-111,116
我国中小学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改革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积极研究及汲取国外中小学形成性评价实践的经验,认真分析国外中小学形成性评价实践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更有效地实施我国中小学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材的审查和选用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科学地制定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成为关键。制定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必须反映中小学教材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必须充分反映中小学教材的教育性,以更好地解决中小学教材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榕  吴金华 《教育评论》2024,(1):150-156
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质量监测、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与初中、高中艺术类课程水平考试等三种评价机制已成为广大美育教师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三种评价机制的内涵解读,厘清三种评价机制的逻辑关联,聚焦评价功能定位与价值。三种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形成,实现美育育人功能,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五育融合的育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理逻辑,最后提出了工匠精神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包括起点渗透:融入课程设计的构架之中;过程贯穿: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评价反推:融入课程评价的反馈之中。  相似文献   

6.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反思;2.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研究与进展;3.中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研究与实践案例;4.“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健康、生命、民族、生态教育等专题教育实践创新案例;6.教材建设与使用研究及案例;7.现代学校制度管理创新;8.体现新型教学方式变革的学科教学研究及案例;9.教科研工作方式创新实践与研究;10.评价改革(学校日常评价、增值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考试命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育行政层面对中小学美育十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美育越来越重视,可当下的中小学美育仍处于尴尬状态,对美育的认识体现为"五轻五重",其成因是美育地位的边缘化与美育功能的功利化。改变中小学美育现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系统设置课程、建立评价体系、培养美育教师,建立师资保障与建设多维立体的拓展性美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所进行的过程性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较原来课程有了重大创新与突破。文章基于北京、大连、上海三个地区九所中小学进行的实践调查,试图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索我国中小学生科学学习形成性评价的现状,以期对我国中小学生科学学习形成性评价活动的开展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9.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检验作用,而评价标准的建立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标准确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程评价的有效性;中小学课程目标、内容、形式、效果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价值在于发展人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评价是对能力发展目标达成的评断,文章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从"三维逻辑"(信息处理逻辑、活动过程逻辑、问题发展逻辑)层面,论述了中小学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建立高质量课程体系,需要思考高质量课程治理体系和实践体系及其统一关系。与高质量教育要求相适应,我国课程治理体系呈现国家主导多主体参与治理、全面治理、基于国际国内经验和评价监控治理的特征,课程实践体系呈现高标准目标、综合性内容、灵活性实施和综合创新评价等特征。这对学校课程育人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出现了较严重的分化现象等问题。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应确立优质、公平和差异包容的高质量课程标准;共建共享的治理关系;完善各级课程治理机制;从社会源头治理,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把考试评价作为课程治理工具,而不是目的;根据课程育人功能要求不断地完善课程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构建基于音乐学科素养的学业测评指标体系是对学生音乐学习进行监测和提升的重要前提。鉴于其在学业测评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借鉴现有研究中音乐测评框架建构的基本思路,从学科素养在该阶段课程标准中的表达入手,用行为描述法界定了中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操作性定义;在此基础上从测评内容、测评过程、测评情境三个维度提出音乐学业测评框架;建立以“学科素养—课标内容—测评观测点”为纲的测评指标,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小学音乐学业测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我们展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系列崭新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母机,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等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成败休戚相关。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立足点,以《标准》为依据,在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新课标的颁布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课标而制定,人才培养方式应尽快转变到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课标的要求上来。高师音乐教学应在教学思路上、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等问题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问题,构建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为此,以课程要素分析为理论框架,根据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政策文本,从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五个维度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体系,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其课程化建设成为保障研学旅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借鉴情境感知理论,结合旅游和学习情境,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研学基地”为研学场所,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阐明课程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研学旅行效果。为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标准作为综合实践取向,设计了研学旅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的建设。研学旅行课程化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在不同领域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属性,综合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校的重要课程。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三方面探究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确保课程质量的提升,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主动练习书法,提高文化素养。文章针对书法课堂教学过程,对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顺应国际生命教育课程化趋势、应对国内生命教育课程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构建,需要以关注个体作为完整生命体的存在、追求生命的超越论本质、实现生命教育与生命自我实践的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引,力求体现指向生命素养的课程目标,展现生命发展线索的课程内容,凸显生命自我实践的课程实施,促进学生生命素养发展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的建构可以推进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教师评价方法观念,合理评价学生;完善教育评价理论体系,促进教育实践发展;变革考试评价制度,深化教育改革。建构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以实证主义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为核心,两种评价方法之间相互补充、交融和整合,共同构成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