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五年制第七册15课(六年制第九册3课)《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出景象写得绚丽多彩,宏伟壮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奋  相似文献   

2.
《海上日出》(六年制九册第3课)是著名作家巴金一九二七年去法国留学途经红海时在船上写的。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歌颂了朝阳巨大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海上日出》一文中几组词语的  相似文献   

3.
“三步导引”指的是在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采用三步式的教学程序:读懂课文,理清脉络——弄清重点,细读品尝——运用实践,模仿练写。下面谈谈六年制第九册3课、五年制第七册15课《海上日出》的“三步导引”教学设计: 一、读懂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学,理解词语。着重理解“范围、目不转睛、夺目、光彩、光芒、亮光、光亮、奇观”。 2.初步阅读,明确大意。课文写了几种情况下的日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3.讨论分段,编写段意。按事物的方面分,可把本文分成四段(第一段交代看日出的时间;第二段讲平常情况下的日出;第三段讲有云情况下的日出;第四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1—4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张云霞第一组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课文,看图学文《海上日出》《燕子》,讲读课文《古诗三首》。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学习这组课文要运用前面各册教材所学到的知识和读写方法,使已有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语第九册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看图学文《鸬鹚>,《梅雨潭》,讲读课《海上日出》和阅读课《登山》。 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看图学文侧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从看图入手,依一定顺序了解图意,抓重点、特点,体会画面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从而更加细致、深刻地理解课  相似文献   

7.
《海上日出》(五年制第七册15课),确是“伟大的奇观”。作家巴金以其如椽大笔,摹形写神,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这一幅大自然的壮丽画卷,读来,不禁为之赞叹。作家是如何展现这“伟大的奇观”的呢?  相似文献   

8.
从句入手认真读书理解内容──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教例评析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第八册第五课《古井》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作者写井是为了写人,赞扬古井是为了赞扬故乡人民。学习这一课,不仅要使学生读懂《古井》这篇课文,还要初步掌握读懂课文的基本要求和...  相似文献   

9.
《海上日出》、《鸬鹚》这两篇看图学文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优美散文。前篇写早晨看日出的景色,偏重于描写动态;后篇写傍晚小湖的平静景色,偏重于描写静态。两文都写得活泼有趣,写景抒情,纪实议论,浑然一体,引人喜爱。《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这是他在1927年1月从上海乘“昂热号”邮船  相似文献   

10.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我教了多次。这次再教此文,我在重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教案,自忖在教学中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当我翻阅学生交上来的预习笔记,当读到小徐同学的预习本时,突然使我双目一亮,心情异常激动。问答“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上日出的景色的”问题时,小徐同学的回答是这样的: 《海上日出》是分三个方面写日出的景色的:  相似文献   

11.
围绕“奇观”抓住特点强化训练──《海上日出》教学思路与简评陕西梁关勤《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学习的语文课本中,有关景物描写的课文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写景物为主的课文,如《繁星》、《桂林山水》、《火烧云》、《梅雨潭》、《海上日出》……这些文章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真挚感情。另一种是在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课文中,穿插了一些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采蒲台的苇》一课,选自著名作家孙犁的小说《白洋淀记事》,课文感情真挚激越,感染力强.乍从题目看,貌似写景物,其实写苇是虚,写人为实,写白洋淀人民抗日的英勇事迹.借物赞人,寓人于物,人托物志,相辉交映,这是作者的妙笔.为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课例简析]《海上日出》图文兼美. 课文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海上日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教学时, 可使用“情境导学法”, 引导学生理解、欣赏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手术台就是阵地》(五年制第六册12课、六年制第六册26课),是向三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呢?特提出教学建议如下: (一) 由解释课题引出白求恩的事迹这篇记叙文的题目是《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题目概述了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理解全篇课文,首先必须理解题目的意义。所谓  相似文献   

16.
<正>【文本解读】《海上日出》是四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写出了太阳形状、光线、主色调的变化,再现了日出的壮美。基于课文写作特征以及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编写意图,运用跨学科学习,以设计、绘制日出漫画这一任务为径,旨在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感悟文本之美、描写之妙,学得“抓主要特征,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并在迁移运用中习得。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写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多观察和会观察,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联系课文第八册读写例话《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以及相关的课文;第八册  相似文献   

18.
认真品词析句注重语言训练──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4课《捞铁牛》教例评析南宁市师范学校邹节华第二课时【教例】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捞铁牛》,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生:课文分为四段,分别写了怀丙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侧重对景物的观察与描写。作者重点观察和描写的是“海上日出的全过程”和“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写“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时,突出其“变化快”和“太阳光的强烈”;写“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时,作者分两层来写,一是云薄时的日出,二是云厚时的日出。作者在描绘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观时,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些描写性的词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陶冶学生情趣。  相似文献   

20.
《海上日出》(第九册)一课,虽无华词丽藻,难字僻典,却生动地展现了海上日出的奇丽景色,充溢着催人奋进的激情,读来如品佳茗,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动态美动与静是相对而存的,或以动显静,或以静衬动。课文开篇先渲染了大海的宁静气氛:“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接着描摹太阳“象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的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