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式是围绕着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所做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方式的运用使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由以往的机关本位向社会和公众本位的方向转变,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无疑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所做的这种改革,有利于加强我国的政权建设,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改善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治生态向良性互动方向转化,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如何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加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制度中的首要环节即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进入公共职位的首要关口,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历史性回顾和利弊分析,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方向、模式和建议,通过设计改革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找到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只有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才能不断推进干部任用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票决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形势下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在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施"票决制",是新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在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票决制"的意义、基本原则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是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步骤,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克服选人用人方面的弊端,有利于发现人才,选好用好干部.竞争上岗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在这次县乡机构改革中,已经初步取得了社会公认的积极成效.作者认为在县乡干部中顺利实施竞争上岗,需要讲究方法,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方面论述了将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指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大批真正符合党的干部标准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干部岗位和人才的双向选择,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的现行干部制度其弊端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在对干部的选拔和监管两个方面。只有从现行干部制度的岗位职能、选拔和管理等方面着手,改革完善现行干部制度,才能更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9.
李涛 《文教资料》2013,(20):101-102
高校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之举,也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高校要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就必须选好干部、管好干部、用好干部。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就高校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原则、改革的重点、改革的具体实践层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制定,大学校长选拔就一直是学界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和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国内外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做一系统回顾和评价,为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精神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2.
美英中三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美英两国大学校长遴选的因素主要有“教授治校”传统、高等教育价值观以及高等教育中权力的配置。从任职条件和选拔程序来看,美英两国大学校长在选拔制度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中国高校校长的遴选多采用任命制,其标准和程序套用选拔党政干部方式。依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及大学的发展规律,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需要完善遴选程序的可操作层面技术,并优化大学校长遴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与秩序都是法所追求的价值,自由成为现代私法发展的动力,而秩序则成为法所追求的目标。大量新案例的出现,使我们的继承法不得不重新面对自由与秩序的冲突与平衡。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不断受到遗嘱自由的冲击,我们如何在遗嘱自由与社会秩序中选择?我们如何去借鉴和移植国外的特留份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动力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动力支撑,全面审视和厘清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问题,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动力,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本源动力,批判与反思的理论品格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动力,对党和国家命运与出路的忧患意识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是高校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激烈、学校发展加快的必然抉择。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必须始终体现扩大民主、加大竞争的基本要求,把干部“能下能下,能进能出,能管能教”作为创新的重点,同时注意处理好制度创新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干扰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尤其是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紧密联系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考察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尤其是毛泽东对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为党和国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使他们在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和二的合力。客观性动力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与个人素质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主观性动力有:企事业组织、政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家庭、阶级斗争的要求与个人能力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二的合力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物质化需要的矛盾,个人现实与个人对自身变革要求的矛盾。个人全面发展动力体系形成的途径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多种手段把客观性动力和主观性动力全面向个人宣传和灌输,以及个人全面认识这些动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一理论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学说,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