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自然顺畅 ,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 ,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 ,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 ,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 ,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 ,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2.
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自然顺畅,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3.
路政建设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道路并非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原因在于笔直的道路往往促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造成路边"景点"的流失,而且削弱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力,并滋生其惰性心理.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蹴而就;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也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相似文献   

4.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如将实验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蹴而就,或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过程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致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实验无意间“滑过”,使实验教学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陆佩红 《生物学教学》2005,30(11):47-49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事实上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往往将实验过程、步骤、方法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实验的原料、器材一应俱全,学生无需多加思索,按照预设的过程即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学中的“滑过”现象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使许多具备探索价值的内容不经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滑过现象的发生不都是偶然现象,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的必然反映。为此.关注并反思这一现象的成因,对科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勿需费多少心力就可一蹴而就,使许多精彩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稍纵即逝;或教师设置了"障碍",然而学生无法领会,有时教学进程过快,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致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在无形中"流失",我们不妨称之为教学上的"滑过现象"。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滑而 过     
邵文兵 《化学教与学》2014,(1):81-82,90
“滑过”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性。文章从备课、课堂提问、学生实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滑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为教师能有效避免“滑过”现象的产生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其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探究教学中“滑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够;弱化“非标准思路”的教学价值;不善于给出必要的引导性“提示语”.为此,要尊重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先做后学,且慢“说破”;善待学生的“非标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即使设计了问题,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快,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而对"意外问题"、"错误现象"视而不见,或者探究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性价值的资源无意间"滑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在教学中存在着良莠不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些情况。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以下几种现象:“锁孔现象”、“滑过现象”、“显然现象”、“迷失现象”、“随意学习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进行网络课堂教学设计时没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那些不易引起师生注意,进而会导致肤浅、片面甚至错误认识的数学知识、过程和思维"滑过点",常伴随着教学过程不知不觉地产生,成为教学的"盲点".要消除教学活动的"滑过点",就必须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即准确把握兴趣点、巧妙设置障碍点、激活思维生长点、积极探究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正>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如将实验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职专业所招"三校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针对高职专业所招“三校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障碍,分析了“三校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产生障碍的原因,并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消除“三校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5.
滑过现象的解释 “滑过现象”源自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在公路修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路并非修得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原因在于笔直的道路往往会促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会造成路边“美景”的流失,而且削弱了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力,滋生其惰性、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可称为"滑过"的现象不容忽视:教师倾力创设的活动情境,往往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激励功能,而是在不经意间"一滑而过".  相似文献   

17.
李松华 《广东教育》2003,(11):46-4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其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因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不够而影响教学实效的现象仍然存在。常见的有“四堂”现象,即“满堂、哄堂、冷堂、拖堂”。它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病,现逐一解剖。“满堂”现象这就是通常说的“满堂灌”。说它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还不如说是我们老师的教学习惯或心理障碍的表现。一些教师唯恐不讲不知道,自以为讲得越多学生懂得越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教学心理的障碍。其实,我们都知道,检验课堂教学实效的依据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得到多少,得到了多少对他今后…  相似文献   

18.
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宁连华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4):39-41,51
当前的数学探究教学设计存在着逻辑起点错位、针对性不强、解释力不足和对传递性教学设计的习惯性支持等缺陷,根本原因在于两代教学设计理论(ID1和ID2)的惯性影响力.对探究需要的分析才是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设计时应注意:“元认知提示语”的启发暗示,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尊重探究过程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19.
“滑过现象”源于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会因为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C地;由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滑而过”的现象不仅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成人教育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两张皮”现象,考核“走形式”现象,评价“随意化”现象,而导致教学的实际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成人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增强有效性,必须在教学要素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的结果有效性上功夫,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成人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