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薄终学不成,本就“德”字的结构进行探究,对“德”字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独自思考,指出“德”字有形而意义深邃修远,人们应懂“德”,讲“德”,提高自己端直的人品修养,以达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对于任何人,品德是最为重要的。人要有德,必须自我修养,所以古人重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以修身为首,做到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墨子说:“不能洽身,焉能治国?”即使不负有治国平天下的重任的一般人也要修身崇德,“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后汉书·张衡传》)那么,如何来修养自身的道德呢?古人讲究一个“慎”字:慎言、慎行、慎始、慎终……其中古人阐发得最为精到的有“三慎”:慎独、慎微和慎其所处者。慎者,谨慎重视的意思。此三者,是古人从三个方面总结  相似文献   

3.
《老子》一书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讲道德哲学,也讲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治国治民等等,但是它都围绕着“道”这一主线展开的,“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其“道”与“名”的含义,对于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毛建顺 《湖南教育》2003,(11):18-18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正日益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对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指借助道德的力量,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以德育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真正有效地实施以德育人有赖于教师深化认识,并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当前,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它的三种内涵。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下,学生不仅“亲其师,信其道”,也因教师崇高人格的感召“不令而行”。这是以德育人的第一种内涵。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江泽民同志把“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并举为治国方略提出来之后 ,全国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讨 ,在教育界则重于将“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结合起来进行研讨较为热烈。“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德治国”的提出 ,对“以德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是为进一步抓好“以德育人”提供了新的契机。笔者试图就“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这一问题 ,谈谈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一、“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的基本内涵“德治”一说 ,在中国古已有之 ,它是我国传统的治国理念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德治”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周公,他在总结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后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只辅佐那些有德之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遂成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并丰富了“德”的内容,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创始人,“德治”思想也就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德治”经典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治国宝典。正因如此,一些人把“德治”与封建专制等同起来,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常常被认为是同“法治”根本对立的“人治”思想。人们…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认真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德治”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古代,“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是儒家提出的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议中…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结合学校实际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为先,既要牢固“首位、思想,强化“师表”意识;又要着力“课堂”教学;狠抓“养成”教育,营造“环境”氛围,构建“机制”育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我们党“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治国如此,治校也是如此,以德治校是办好一所社会主义学校长远和现实的需要。不仅要依法治校,也要以德治校,必须法中有德、德中有法、法德结合、法德同治。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以德治校的实践中作了以下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近来在一些重要场合谈及治国方略时,多次将“德治”放置在与“法治”同等重要的高度。这是对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的充实和完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在对德治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德治”在理论和实践都经得起检验。文章进一步认为,治国应先治官,治官必须以德,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 ,把以德治国作为治国韬略与依法治国并列提出来 ,这是对我国长期治国基本经验进行总结的必然结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重大发展。我认为 ,在高校中贯彻“以德治国” ,主要是实行以德育人。  一、以德育人 ,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伟大历史使命  1 实现有崇高道德的社会是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这成为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崇高的道德旗帜。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  相似文献   

12.
治国先治教,治教德为本。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铸造人的灵魂。高校教师要把“以德治教”作为首要职责,通过实施“铸德”工程,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对“以德治国”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德治国”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对道德在规范中的地位作用,“治国”层面的道德建设,以什么“德”来治国,“以德治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定位以及道德建设发展诸问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它的提出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以德治国”与传统“德治”的关系。“德治”是中国封建国家的治国思想核心,“以德治国”是当今的治国方略,它们都适应当代的发展要求。在内容、方法和治理手段上,有着相同的地方,也有着许多不同。我们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也不能完全对立,要以说“以德治国”是传统的“德治”的批判与继承。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发展经济解决问题”是其治国思维方式的两个基本取向,而以抓经济,讲政治,用物质利益原则,责任制,“实行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等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是其治国方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 ,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和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这一思想对于加强“以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本刊特开辟专栏。  相似文献   

17.
<正>第六辑识读《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不仅包括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之法;“德”,则是修道者必备的世界观、方法论及为人处世之法。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 ,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和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这一思想对于加强“以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本刊特开辟专栏。  相似文献   

19.
近读《老子》,发现书中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两句,很受启发。首先,它道出了治国与用兵的不同:一个用“正”,即正常的方式方法,另一个用“奇”,即特殊的方法手段。为什么?因为所面对的形势不同,对象也不同。用兵所面对的是武装的敌人,处于你死我活之势,形势严峻紧迫,瞬息万变,所以“兵者,诡道也”,只能“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只能“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治国,所面对的主要是人民,是老百姓,必须讲道理、讲诚信,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用《孙子》的话说,就是“令民与上同意也”。简单地说,用兵要讲机变、讲谋略、用强制;而治国则必须…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并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紧密结合 ,这是他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治国方略理论所做出的又一个新的重大贡献。认真学习研究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这一重要思想 ,对我们深化治国问题的认识 ,增强治国的本领和能力 ,提高治国的效能和成果 ,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以德治国”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理论的新贡献建国以来 ,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探讨和实施过程中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对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使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从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