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同样是迟到     
赵粉萍 《教学随笔》2009,(12):24-24
【案例】上课铃急促地响了,班主任X老师准时跨进了教室。今天是星期五,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本周的班级常规考核还没有被扣分呢。如果不出差错,优胜红旗就可到手了。  相似文献   

2.
学生小王为了不让班级被扣分,"急中生智"绘制了校徽,结果没被检查员发现,保全了班级的"荣誉"。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高兴起来,也由此产生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班主任李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表决,班级4位学生弃权,认为这种行为不诚信,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41位学生赞成,认为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这一问题让班级师生纠结:因为在学生眼里,这是一道难选的单选题:要么"不诚信",要么"让集体扣分"。不仅学生为难,教师同样为难;还因为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很少引导学生讨论此类生活中的真问题。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相似文献   

3.
从教几年 ,也当了几年班主任 ,平时开会 ,常听到学校领导要求各班主任要严格管好本班学生 ;学生家长来校时 ,也常对班主任说帮我管严一点。所谓严格一些 ,除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外 ,其实大部分还在于纪律上 ,即在纪律上加强约束。所以许多班主任为了避免本班的考核分被扣 ,除了强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校《校规》之外 ,还特别制定了班规 ,规定学生不允许违反 ,如果违反了要如何如何处理等等。总之 ,力争本班不被扣分 ,自己不受领导批评 ,要求学生规规矩矩。那么 ,管理班级是不是越严格越好呢?我认为 ,班级管理并非越…  相似文献   

4.
软管理是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不少学校为了提高管理效果。提倡量化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举措,打印成表格逐点打分。尽管这种硬管理的设计者用心良苦,想得也十分周全,但是这种量化考核,说到底就是扣分制度。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认真扣分、自行车排放不整齐扣分。所以,硬管理是种被动管理,它带有强制性。也容易使班级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感动于王栋生老师的一篇文章《她为什么会拖堂》里所写的黄老师。年轻的黄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一把好手,被市里推荐到省里参加课堂教学大赛。她做了认真准备,课上得很顺利,但临近下课时,意外出现了。她请一名同学概括课文内容,正说着,"赛场"提示下课的铃声响了。根据大赛规则,拖堂则扣分;如果拖堂时间过长,加倍扣分。小学生有点慌。说话结结巴巴。黄老师就安慰他:"不着急,你可以把话说完。"最终,黄老师因拖堂一分多钟被加倍扣分,所  相似文献   

6.
朱琳 《教师》2013,(30):21-21
当下社会读心术似乎已侵袭到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潮流。教育也不例外。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我仍然记得,刚刚踏人校园时,俨然一副学生模样,与所教初中生没什么两样。所有的优势却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创造他班所不能及的快乐的集体。第一年的教育和教学都很顺利,学生乖巧懂事,积极上进。在我的带领下,每次考试我班均获得“单科优胜班级”“总分优胜班级”以及“文明班级”。第一年的成就感让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是如此的有趣和容易。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慢慢的,叛逆了,个性了,让我有点招架不住了。  相似文献   

7.
纵观各中小学校,很多都存在着“三过”的误区:一是德育过度量化;二是管理过度刚硬;三是智育过度竞争。一、德育过度量化,其表现在:量化考核以分数为标尺,如学生迟到、缺课扣分,穿拖鞋进教室扣分,发现学生抽烟扣分,上课讲话扣分,打架吵架扣分……拾物归公加分,于是不少小学生向家长要钱交公,弄虚作假争得分。做好事每件加若干分,不少学生为了争加分受嘉奖而挖空心思做出好事一件件一桩桩,但这不是自觉主动的,而是受分数这个外力驱使的。学生搞清洁卫生也不自觉为一种光荣的劳动,也是为了加分,待扫除评比过后,室内外又狼藉…  相似文献   

8.
一道数学题     
林峰 《广东教育》2003,(9):17-17
颜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带着她。她刚转到我班时,不爱说话,常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看书。有时会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有一次,颜的周记本上这样写着:“林老师,能做你的学生,我真是三生有幸,我信任你,我喜欢你,也喜欢你的课。”这真让我意想不到。颜对我居然会有这么高的评价。高兴之余,我扪心自问,对于只有单亲的颜我有没有特别照顾过她呢?没有,甚至由于自己的不细心都快将她忽视了。  相似文献   

9.
"王虹要当班主任啦!"刚听到这个消息,同事们都很吃惊,原因在于我是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当班主任几乎没有先例。我怀着满腔热情走马上任。没多久,学生们就送给我很多"见面礼":不是张三踢球射碎玻璃,就是收到一张张"常规检查扣分告知单",时不时还有科任老师怒不可遏地把上课捣乱分子"引见"给我,让我处置……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措手不及、焦头烂额。慢慢地,我的热情在减退,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帮亦有道     
我所带的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来自偏远山区,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且生活贫困.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我本想在班上为她搞一次捐资助困活动.但这位同学性格倔强、自尊心很强.考虑到该同学的性格特点,她有可能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弄不好还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再者,为了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学会应对复杂局面,学会生活,应该让学生在各种困难面前锻炼自己,提高抵抗困难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源 《教育文汇》2014,(9):25-26
一、案例 一次晚自习,我正在办公室批改“导学案”,我班一组长L同学找到我,说:“老师,这组长我不干了!”我意识到又是在小组工作中出现了矛盾,我想知道是什么矛盾打击了这位认真负责的小组长。“小P给我们组挣不到分不说.还整天不完成作业,老是给我们组扣分。”她显得很激动。“还有其他原因吗?”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她辞职的主要原因,“说吧,说了,老师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相似文献   

12.
景涛 《教育艺术》2003,(10):25-25
暑假快要临近了,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温习一学期来所学过的功课,素日宁静的校园更显得安静。星期一一大早我照例去到二班查勤,检点有无不按时返校的学生。因为我是他们的课任老师兼班主任,这是每周必须做的第一件事。结果,206室的小刘同学没有来,同室的其他同学也不知道她不来的原因。我想可能她周末回家后有什么事,等她返校后问一问。谁知一天过去了也没有小刘的影子,我有些纳闷,当晚拨通她家的电话,得知她没有回家,这下子我有些着急了。小刘家是在几百公里外的县城,她父亲昕到这一消息后连夜坐火车往学校赶。我和家长及她要好的同学商议后,决  相似文献   

13.
开学初,按照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惯例,又到了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这一天,我安排几位班干部来教室协助老师制作每位同学的"公约执行扣分表",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这几位班干部显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正在一边画表格一边兴奋地聊天呢!  相似文献   

14.
我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前,只注重本本条条,强调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忽视教材的思想性、战斗性。其所以如此,主要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拿到一百分,因此在教学时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节节是重点,行行划红线;所谓考试就是背条条,少掉一条要扣分,颠倒一条要扣分,正面说了没有从反面说也要扣分。学生为了在高考中拿到高分数,也不得不随着教师的路子走,一章一节地往下背。领导对这种情况也并非不了解,但由于思想不明确,仅仅把这样的问题归之于教学方法问题,认为  相似文献   

15.
真爱无言     
送这一批学生上三年级,我心中是依依不舍。在这份不舍中更有一份牵挂,这份牵挂来自那个文静、可爱的小姑娘———A。在我迎接一年级新生的那一天,另一个班的老师领着一个小姑娘来到我面前,告诉我这是我班上的学生,报名时找错了班级。看着她的脸,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天对这个小姑娘是多么的不公平。她的整个下巴肿大,呈紫红色,下嘴唇明显比上嘴唇大而厚。周围的孩子向她投来了诧异的目光。我不禁为这孩子的未来担忧,她会融入到这个群体中吗?面对这异样的目光她能承受得了吗?她的生活道路会一帆风顺吗?在脑海中涌现种种想法之时,我领…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不少学校的常规管理流行着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并佐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等强制手段规范学生的行为,"走路不规范扣分,在教室内讲话扣分,不佩戴少先队标志扣分"……事凡与学生相关的言行举止都冠以扣分的头衔.于是,在校园内便出现了另类现象:学生在校园内说话、行走、做事小心翼翼,甚至变得沉默寡言了,生怕惹来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17.
开学初,按照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惯例,又到了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这一天,我安排几位班干部来教室协助老师制作每位同学的“公约执行扣分表”,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这几位班干部显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正在一边画表格一边兴奋地聊天呢!  相似文献   

18.
优胜淘汰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则。提高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竞争心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将竞争引入到班级,在班集体建设中积极开展健康活泼的竞赛活动也是推进班集体目标管理实施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宇 《班主任》2012,(1):16-18
正我的新一班创造了一项纪录——连续60周获得学校常规评比优胜,这项记录至今还在延续。也就是说,从新一班组建以来,该项荣誉无一次旁落。是因为新一班特别优秀吗?不是的,我班学生的底子并不是很好,可以说,任何一个普通高中班级出现的问题我们都会出现,任何普通高中生犯的错误我  相似文献   

20.
时下,在很多教育类文章乃至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到这样一个话题:班内失盗之后,老师经过仔细调查了解,把目标锁定在某些学生身上,可无论老师怎么好话说尽,他(她)都不愿主动承认错误。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们见的最多、也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做法常常是这样的: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老师采取“哄”的办法。或是在班里宣称失物已经找到了,或是自己先想办法垫上,然后告诉学生们有人已悄悄把东西交给了老师,接下来再对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大大表扬一番,试图以心换心,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让他(她)良心发现。最后的结果大致相同:第二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