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括号内因点前为期号,园点后为页码)·封面人物《梁生宝买稻种》精讲导读程顺之(1·10)咤分马》精讲导读徐振维(1·11)《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精讲导读 李真微(1·12)《荔枝蜜》精讲导读樊习理(1·场)《小麻雀》精讲导读徐昭武(1·“)《猫》精讲导读陈良现(1·15)《大自然的语言》精讲导读田家弊(1·18)《<论语>六则》精讲导读王尊政(1·17)《扁鹊见蔡植公》精讲导读刘启林(1·18)《周处》精讲导读徐洪春(1·19)《口技》精讲导读任王厚王辛铭(1·20)《观巴黎油画记》精讲导读王湘(1·21)《卖炭翁》精讲导读晋岚(l·22) ·初四册游读课精…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杨雄)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南方草本状》(晋·嵇含)第一部药典书是《神农本草经》(秦汉)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汉·司马迁)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汉·班固)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唐·刘知几)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第一部兵书是《孙子》(春秋·孙武[一说孙膑])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唐·干宝)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与研究醉人的绿惊人的变一一王烈丁耀庭(1.3)《结婚现场会》的细节描写~·……苏顺刚(1 .4)《警察和赞美诗》的艺术特色“·…蒋兆祥(1.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 ”’…””.”’‘’‘””’二’二“·····……刘松梧(1.10)《听潮》教学两题·”······“·”·……傅德眠(1.11)举事征义借贺为戒·”····~··一钮伟国(1,13)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设计 ‘:..‘’“’”’二’二’二“·“·“··…”:.…李新梯(1.9) 《天山景物记》组织材料的特点…刘德辉(1.16)答读者问”·“·······”·…  相似文献   

4.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无以,则王乎?高中第五册82年版、87年版、2001年版,注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行王道吧。以,同‘已’,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是也。朱熹《四书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诗·小雅·小旻》)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相似文献   

6.
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Bar-nesNoble)旗下的《图书》(Book)杂志在其最新的合刊中,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1.托马斯·潘恩:《常识》(1776年)2.玛丽·伍斯托克拉夫:《女权辩》(1792年)3.《摩门经》(1830年)4.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美国奴隶道格拉斯生平自述》(1845年)5.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6.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年)7.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1855年)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1900年)。9.小托马斯·狄克逊:《同族人》(1905年)10.厄普顿·辛克莱尔:《屠场》(1906年)11.约翰…  相似文献   

7.
藉瀚!熬粼熟才裸妙吩…咚褂膨鲜级.综合版—世纪的期待本刊编辑部(1·1)《湖南教育》帮助我们指导工作廖德著(4·10)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喜看《湖南教育》桃李满园覃申媛(4·13) 李铁映(10·3)感谢我的导师一一《湖南教育》马安健.·12)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小蜜蜂热爱大花园滕昭蓉(4·13) 熊清泉(1。·5)难忘生平“第一次”··…龚浩康(4·14)为培养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而奋斗班主任的知心朋友陆美玲(4·11) 陈邦柱(10·8)没有围墙的进修学校曾青云(4·11)努力办好基础教育,为振兴湖南奠基《湖南教…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学习很重视,认为学是人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吕氏春秋》认为学,可以发蒙、振聋、启眊时说:“且夫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且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尊师》)桑弘羊也说:“非学无以治身。”(《盐铁论·殊路》)故对学习方法,诸子百家均有精辟论述。如儒家提出:“学(教)学半”的命题,把教、学看作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9.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闻说____早,何如此地春。(唐·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3.竹外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春江晚景》)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村。(唐·杜牧《清明》)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7.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____向日倾。(宋·司马光《客中初夏》)8.百亩庭中半是苔,____净尽菜花开。(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9.____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  相似文献   

10.
“缩酒”一词始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缩酒”又名“缩酌”。《礼记·郊特牲》:“缩酌用茅,明酌也。”关于“缩酒”,旧时有两解。 1.沃酒说。郑兴《周礼·天官·甸师注》:“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注》也赞成此说:“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  相似文献   

11.
基础知识(一)单项练习《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ID ZC 3B 4B5(l)AD(2)AC(3)AB(4)CD 6《竞选州长》《暴风骤雨》马克·吐温周立波现代作品{{作《春蚕》叶圣陶冯梦龙曹雪芹罗贯中契词夫施耐庵…朝代或国别画屁一 7.(l)明白1我以为·一放弃阶··…纸上来卜· 假设并列并列…孩子m只说 并列《醒世恒言》《红楼梦》…明{清(2)我们说,党中央……政策(3)……谈天{{更喜欢陪客1……点心卜··…热 转折因果转折《三国演义》元末明初言语阳……可取的 并列卜进闹递(4)抗日战争的第五第六年,包含情况《装在套子里的人》情况《水浒传》元末明初(…  相似文献   

12.
《家长》1998,(1)
新年将至,选录古诗七句.每句缺一字,请你按原诗填上字后.将这些字连起来读.正好是本刊对您的新年祝福。 拂云推上_明妃(唐·杜牧《题木兰庙》) 落木千山天远_(宋·黄庭坚《登快阁》) 欲作—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_晴尽放峰峦出〔清·何绍基《山雨》) 莺啼燕语报新~一(唐·皇甫冉《春思》) 焉得并州_剪刀(唐·杜甫《戏题王宰画》) 陈王昔时宴平_(唐·李白《将进酒》) (答案本期找)真字成句贺新年~~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用“薄”、“薄言”处甚多,如“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周南·葛覃》)、“薄伐西征”、薄言还归”(《小雅出车》) “薄言采之”、“薄言有之”(《周南·芣苜》)、薄言采芑”(《小雅·采芑》)、“薄言归沫”(《小雅·采绿》),“薄言震之”(《周颂·时迈》)、“薄言追之”(《周颂·有客》)等等,对于“薄言”的解释,历来的训诂家们皆训它为语助辞,如陈奂《诗毛氏传疏》在《芣苜》中云:“薄,词也。”  相似文献   

14.
直接释义,就是不经过分析字形或语音,直接解释词义,又称义训。这是一种古老、易行,常见的训诂方法。和音训一样,在先秦古籍的正文中就有不少这种释词的例子。例如:坎,陷也。艮,止也。《周易·说卦》和,曾也;勤,劳也。《周书·谥法》嘉耦日妃,怨耦日仇《左传·桓公二年》凡师……大崩日败绩《左传·庄公十一年》凡师有鼓钟目伐,无目侵,轻日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论语·尧曰》基,始也,……宥,宽也,……靖,和也。(《国语·周语下》)老而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洚水警予”。洚水者,洪水也。(《孟子·滕文公上》)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告子下》)征者,上伐下也。《孟子·尽心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  相似文献   

15.
特稿、教育部举行《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出版座谈会 ·“二“…’···················……本刊记者(1·封二)《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编辑出版纪实···……(1·封三)周济部长读《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本刊记者(2·7)《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持续畅销全国 ””””“””‘””·…’······……本刊记者(3·封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本刊记者(5·封二)《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发行…  相似文献   

16.
1.薄薄言均为语气助词,多见于上古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刘淇《助字辨略》卷五曰:“薄,辞也;言,亦辞也。薄言,重言之也。《诗》凡云‘薄言’皆是发语之词。”用在动词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诗经·小雅·出车》)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诗经·周南·芣莒》) 山阴柳家妇,薄言出田野。(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叙述句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相似文献   

18.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战争诗,是秦国士兵抵御外族侵略的军歌(一说是秦国帮助周王抵抗外族侵略的军歌)。全诗充满爱国情感,表现了士兵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和激越豪迈的气概。《诗经》中的战争诗,除了叙写战争之外,还有的表现征人的厌战及怨恨情绪(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有的描写思妇怀远(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有的表现征战及繁重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如《邶风·式微》《魏风·陟岵》)。为什么《无衣》会表现出与以上诗歌不同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19.
诸子格言     
《班主任》2003,(1)
十年之计,英若树木;终身之计,英若树人。·—(春秋)管仲《管子·权修》 一蓬生麻中,与之俱黑。 —(战国)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荀况《荀子·劝学》引而不发,跃如也。—(战国)孟柯《孟子.尽心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 —(晋)傅玄《傅子·仁论》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战国)《鬼谷子·本经阴符》诸子格言  相似文献   

20.
“县官”一词,屡见于《史记》、《汉书》。如: “元鼎元年,遂坐卖宅县官故贵, 国除。”(《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 (《史记·平准书》) “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 (《汉书·武帝纪》)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汉书·张陈王周传》) “令丞相用事,县官信之。”(《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其例多至不胜枚举。通而观之,《史》、《汉》中出现的“县官”一词,不外有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