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考测点导航文学作品的内容一般包含作品的思想倾向,作者的主旨,渗透在作品中的情感基调,作品的思想意义、社会以及时代价值等等。所谓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评价,是对作品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是否妥当,是否健康,要作出正确的、有根据的判断。正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首先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然后把信息传入大脑,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活动。阅读又是读者与作者、作品的对话过程,它以读者和作者的知识、思想情感的撞击为特征。作者通过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体验,将社会现实熔铸成作品,同时也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情感注入作品中。读者通过自己的解读,深入到作者所创造的世界,并把自己已有的经验融注到作品中,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交往,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和爱好等,从而获取…  相似文献   

3.
郭民军 《考试周刊》2007,(15):89-90
摄影艺术是瞬间艺术,也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的生活原生态艺术化再现的过程。摄影作品的内容是由题材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构成的;摄影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的总和,包含着作品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摄影内容的表现手段,使原生态社会生活达到艺术化的再现。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是阅读。首先必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弄清作品的思想内容 ,包括诗题、作者、作品的艺术形象、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目的、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作品的社会意义以及文后注释等 ;把握作品的起、承、转、合 ,把握古代诗歌先叙事、写景 ,后怀人、抒情、言志的特点 ,克服重视选项的分析推理 ,轻视作品的阅读理解 ,或者只重作品本身 ,不顾其他枝节的毛病。其次是必须明确作品的语言风格 ,如优美、生动的 ,含蓄、隽永的 ,语言形式上的节奏、韵律等。第三是透视作品的表达技巧 ,如比喻、象征、借代、夸张、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5.
人性: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学界一致认为,《人间喜剧》的主题在于其社会批判性。但这并非作品思想内容的全部。人性是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是具体、深刻而又全面的。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也诠释了其现实主义成就的伟大。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词语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名词是对社会现象的命名,细品名词的历史蕴涵,对了解《怀念萧珊》的写作背景、深刻体会巴金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镜花缘》是两部具有浓厚虚无思想的作品。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文本,会发现二者的虚无思想既有相似处,也有相异之处。导致两部作品虚无思想的直接原因是矛盾的女性观,而男性观的羁绊,是穷愁失志下社会地位无法达成的曹雪芹、李汝珍虚无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然而两位作者不同的女性观与受男性观羁绊的程度不同,加之生活经历的差别,导致两部作品的虚无思想也存在相异之处,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创作于晚年(57岁)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思想及其创作的人十分注意的作品。陶渊明在这篇作品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显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是不能成为现实的,这一点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的人所公认的。那么,陶渊明创作这篇作品是反映了他的隐逸清高、虚幻消极思想呢?还是出于他自己对黑暗制度的不满,从而同情广大农民,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心声呢?这便成了历来研究者们的分歧所在。我认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要研究一篇作品,不仅要看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内容,更应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和生活经历,这样才比较全面。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桃花源记》创作基础的分析来力求比较客观地评价这篇作品。  相似文献   

9.
《窦娥冤》是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解读作品,从作品叙事时间、叙事视角、作者意图与矛盾三方面入手,分析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关汉卿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触发。  相似文献   

11.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创作以四十二岁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也迥然不同。他前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虽不如后期深刻丰富,但是也表现作者关心社会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他前期作品的风格以绮丽为主,但亦不乏清新亮丽之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态度的分析。所谓"观点",指的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  相似文献   

13.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欣愉悦。它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文学鉴赏主要内容有把握文学体裁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现并概括作品的美感因素,理解、判断、鉴赏其作品内容;赏析、评价作品的语言特色与表达技  相似文献   

14.
著名小说家加缪所著《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对这个社会及其社会中的人做了深刻的思考和诠释。本文就《局外人》这部作品所表达的社会现实,以及对作品主人公形象所折射的人性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对深刻理解加缪的这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做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作品流露情感。蕴合哲理,直抒胸臆,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触模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同一部作品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的赏析所体出的情感是不同的。犹如看戏,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阅读作品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对曹禺同志创作《雷雨》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是否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常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作者自己的解释来看,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是不一致的。但我认为《雷雨》暴露了旧家庭和旧社会的罪恶,这和作者当时的主观思想是一致的;而作者创作《雷雨》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的不一致,则表现在另一个问题上,即《雷雨》通过周朴国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从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  相似文献   

17.
全银花 《考试周刊》2014,(72):20-21
西欧象征主义是世界文学作品的一个流派。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蕴含深刻的思想主题和多个层次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手法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也使小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自然主义、资本主义、克己主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该作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西望茅草地》的时代背景,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分析作品的思想、叙事方式、人物形象、时代特征等内容。希望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好的领悟作者创造思想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六、请以茅盾的小说说明什么是社会分析小说?社会分析小说是作者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下,对社会进行深入地观察和认真分析之后,写出的既能反映社会现实,又能反映客观历史规律,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小说。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特别重视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作家往往把矛盾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用小矛盾去体现说明整个社会阶级的大矛盾.《林家辅子》写的是一个林家小店的倒闭过程,写的是一个小商人的破产,可我们却从作品中看到三十年代初中国整个社会的现象和趋势。再如《春  相似文献   

20.
时代是作者的大舞台,作者是舞台上的演员,作品是演员的独自,因此,时代、作者、作品具有一种动态的联系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开的,在阅读作品时,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孤立起来,而应该联系起来,将作品置于时代现实社会中,置于作者的感情世界中,综合分析品味。一、在时代与作者情感中品味作品的好处(一)能了解时代对作者的影响。作者生活在时代环境中,生活中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作者,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就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充分理解了时代环境对作者的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就不难了。不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经过,就不能真正读懂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