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投诉类新闻”是一把“双刃剑”热线投诉类专栏、新闻,已逐渐成为报纸上,特别是晚生代都市类报纸上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亮点”,很是吸引记者的视线。在电视媒体上,“热线投诉类新闻”也逐渐变得时兴起来,不仅在新闻节目中以小版块的形式定期出现,有的电视台特别是广播电台还专门开设了接待投诉、处理投诉的栏目。其形式小异大同,纷纷标以诸如“生活110”“新闻110”“热线传真”“投诉热线”之名等等,再配上赫然醒目的投诉电话号码,有的还作出“今天投诉、今天答复”“今天投诉、今天见报”之类的庄重承诺。除这些显性的“投…  相似文献   

2.
热线投诉类专栏、新闻,已逐渐成为报纸 上,特别是晚生代都市类报纸上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亮点”,很是吸引读者的视线。在电视媒体上,“热线投诉类新闻”也逐渐变得时兴起来,不仅在新闻节目中以小版块的形式定期出现,有的电视台特别是广播电台还专门开设了接待投  相似文献   

3.
杨晓梅 《视听界》2004,(5):67-67
今年3·15期间,《扬子晚报》“新闻110”与南京经济广播电台“听众热线”联手推出合作栏目——“3·15倒计时,通过这个栏目实现了报纸与广播联动,投诉受理与专家分析联动,不仅提前预热了本年度3·15维权活动,还完成了一次立体传播的合作。“3·15倒计时”专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报纸和电台的投诉线索大幅增加,同时还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质量。此次舆论监督合作,不仅完成了媒体联动的一次探索,也展现了立体传播的效果。对于定位于舆论监督的媒体栏目来说,无论电台热线还是报纸热线,每年的3·15都是一个重要日子,要有创新,特色。早在2月初,南京经济广播电台的“听众热线”和《扬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类节目中,无论是新闻类节目还是文艺类节目一般都设有热线电话栏目,如"热线点歌"、"热线投诉"、"热线咨询"等。随着都市类报纸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热线电话"在都市类报纸中也发挥了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百姓热线”“、市民热线”“、监督热线”“、阳光热线”“、新闻110”“、今日热线”,还是直接冠之以“行风热线”“、投诉现场”“、关心热线”等,都奉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为节目宗旨,邀请行政执法机关领导直接坐台,现场投诉,现场受理“。热线”被誉之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行风建设的监督台,政府形象的展示台”,成为政府和公民治理社会的有力助手。本文拟就“投诉热线”作为一档舆论监督节目,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提高人民的权利意识、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架起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在构建…  相似文献   

6.
报纸,又称“新闻纸”。新闻,是报纸的主体。对此,报人无一不明。今天,本文再“老生常谈”,也许有人说多余,其实:非也! “杂志化”倾向种种 由于职责所在、业务所需,笔者经常翻阅和浏览各种报纸。从中发现不少报纸特别是机关报,十分注意突出新闻这个主体,并在新闻二字上大做文章。从版面总量上看,大多数机关报的新闻占60%-70%;从新闻栏目看,更是品种繁多:要闻、综合新闻、专题新闻、社会新闻、焦点新闻、区域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应有尽有。有的报纸新闻栏目有10多个,有的多达20个。由于这些报纸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7.
钱江晚报从2000年7月起,组建“新闻110”采访组,全方位全天候24小时出动采访,“有讯必接,有难必帮”,突发事、紧要事、有趣事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一篇篇鲜活新闻走上版面。 乍一看,“新闻110”只是一种采集新闻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实际上,它带来的新闻观念的变革更值得重视。 一、新闻比拼速度 报纸竞争日益激烈,在版面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让有价值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登上版面。钱江晚报组建“新闻110”采访组的立足点也在于此。 抢新闻是报纸与生俱来的属性。前几年,在晚报或都市报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新闻版面还允许有几篇几天前的…  相似文献   

8.
“副刊式微”的观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很有市场,但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报纸办起了周末版,月末版、特刊等。《攀钢日报》也有了自己的《时事生活周刊》。此间,甚至有一些新闻类报纸也已经副刊化了,像《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导报》用艺的形式、故事的形式、散随笔化的笔调来表述新闻、阐述观点……纵目报海,我们不难发现,“副刊式微”之说,只就“纯学副刊”而言尚可,一般报纸副刊面临的实际境遇是在新闻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如今,一些读对机关报类报纸始终抓住指导性不放,颇有些微词。在他们看来,报纸的指导性不过是“上灌下听”、“我打你通”的变相行政命令而已;有的读甚至说“这样的报道一看就腻烦”。这种认识显然失之偏颇,但它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即在新闻传播渠道和读选择都已趋向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包括军报在内的机关报类报纸,还要不要加强它的指导性?如果不在增强指导性上拿出办法,机关报还能否保持其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一、地市党报做好热线新闻大有可为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热线正成为各家媒体力推的一个品牌,尤其是各大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辟了热线新闻版,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发行期间,一些报纸言必称“主流”:什么读者定位面向“主流人群”啦,什么以刊登“主流新闻”“主流资讯”为主啦,什么在本区域发行量、影响力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主流地位”啦。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报纸似乎一下子全都变身“主流”或正在向“主流”迈进。其实,很多报纸对“主流”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一些报纸标榜的所谓“主流”,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不敢苟同。比如一家宣称自己是某某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的晚报,居然在网站打出了这样的新闻“热线”启示:本报“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  相似文献   

12.
广播热线节目主要是以热线的形式接受听众的投诉,反映他们碰到的难事和琐事,要求帮助解决。以后,节目渐渐出现分化,有的成为一种纯粹的专门接受投诉的广播热线节目,有的则随着节目内容的演变,接纳了更广泛的内容,不但有热线投诉性的内容,而且也加人了思想性、文化性、内涵比较丰富的谈话内容,节目渐渐由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新闻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场不可避免的挑战赛中,人们拼的是新闻的鲜活度,日益重视让这些报纸发达起来的热线新闻,热线新闻中亮度最高的要数现场新闻。因此,如何把现场新闻做大做强成为这场超级“赛事”的王牌。  相似文献   

14.
一张报纸的社会新闻,从新闻来源上,热线新闻和司法类的案情报道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大类.在传媒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把社会新闻做成独家新闻,已经成了不少都市类报纸新闻抢夺战的核心武器.读者希望从这则新闻中了解到什么?这则新闻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如果把这几个因素考虑进去,一则普通的案件报道或者热线新闻,就可能做出胜人一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使得传媒竞相在“新”字上做文章,新闻策划比以往任何时候叫得都响。翻开各类新闻业务杂志,“策划”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匠心独运的策划,使新闻告别了单调的八股时代,特别是一些生活类报纸,新闻报道形式越来越活,让人耳目一新。《生活日报》今年初有关开通“公交热线”的报道,不失为一次成功的策划。一方面,这组报道蹚出了生活类报纸新闻报道的新路子,是参与式报道的成功尝试;另  相似文献   

16.
谢智  陈边 《新闻前哨》2001,(8):36-37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际新闻报道成为各报争夺读者的“王牌”之一。纵观当今国内主流报纸,国际新闻报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报纸每天的国际新闻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面空间,有的报纸重大国际新闻安排上一版成为常态,使报纸的信息量增加,可读性增强。应该说,由于稿源渠道相对增多,办报人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各报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热情空前高涨,使得目前的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之及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但毋庸讳言的是,在目前国际新闻报道热热闹闹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有些报纸、有些报…  相似文献   

17.
袁志红  周为筠 《今传媒》2006,(8X):10-11
广播电台热线栏目的发展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到1996年,“热线”作为一档双向交流、人际互动的舆论监督栏目,成为电台参与媒体竞争的一大优势。“热线”这一节目形式起源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开创“主持人——直播”模式,此后“直播”被视为中国广播争取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1990年6月,深圳电台在全国率先推出新闻时政类热线节目“深圳事大家议”,广播电台新闻时政节目开始纷纷引进“热线”。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设立了“东方传呼”栏目,1993年2月1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990听众热线”节目开播。“热线”开始的时候是录播:首先把所有听众来电录音,然后进行筛选,选出有报道价值的题目派记进行深入采访,再进行编辑合成在节目中播出,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但是也有例外,如南宁广播电台自1991年开设的“投诉热线”节目就是直播形式。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今,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行风热线”与行政执法机关形成联动机制,成为政府抓明。  相似文献   

18.
闫加吉 《军事记者》2010,(12):45-46
要让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大放光彩,其拍摄质量固然重要,而它的配文也很有讲究。可翻开现在的军区军兵种报纸,新闻图片的配文多是“这是……”、“图为……”之类的干瘪语言,直接影响了新闻图片的报道质量。好图片如果配不上好文字,不但起不到传情达意、画龙点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刘轶  王昊  刘洪杰 《军事记者》2004,(11):68-68
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20.
在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武汉晚报推选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荣获一等奖。我们深感荣幸,特将该文写作过程与写作体会记述于此。百余市民投诉“大处方”武汉晚报有一条为江城百姓所熟识的“新闻110”热线,这条热线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报社,编辑部一些重大选题往往来自于此。2002年上半年,编辑部在集中研究半年来“新闻110”热线线索时发现,有百余市民对医院医生乱开“大处方”反映强烈,意见集中。但由于这些投诉都不够典型,说得过于笼统,指向不一,加之我们的一些采访被有些医院以技术方面的原因予以搪塞敷衍,有一些零星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