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收获量不仅影响我国夏粮总量,而且对我国及世界小麦市场也有主要影响,因此在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同时,稳定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远意义。由于去年秋冬天气多变,今年小麦生产具有如下特点:①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但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有所增加。我国小麦生产正在向提高单产、优化品质、稳定提高生产水平的方向发展。②我国大部分冬麦(?)降雨偏少,造成相当数量的麦田(?)墒不足,去冬北方冬麦区虽然普降雪水,但对土壤墒情补充有限,一是没有浇冬水的麦田目前土壤墒情仍然很差,春季仍存在旱情隐患。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2)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小麦是一种常见的粮食农作物,是北方人的主食。我国对农作物向来都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在最近的几年,我国对于小麦的种植管理越来越重视,表现为小麦种植的国家补贴在不断的增加,提起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在小麦的发育过程中,无论是因为自然环境还是人为因素,都会导致小麦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病虫的灾害,这会使麦田的产量大大的降低,并且不能保证小麦的质量,因此,农民在种植小麦时不仅仅要提升种植技术,还要落实小麦的病虫防护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小麦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小麦产业提出一些建议供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小麦的栽培与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的经济产量,提出加强麦田的管理技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城地区是我省小麦生产基地,小麦面积500余万亩,占全省麦田的三分之一,总产占全省小麦总产的一半。该地区处于晋南盆地,气候温暖,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种植小麦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小麦生产仍然处于低产、不稳产的局面,有些年分的亩产还低于同年全国平均单产的水平。如何依靠科学尽快提高全区小麦单产,为全省四  相似文献   

5.
当前小麦已进入冬前分蘖高峰期,是冬季管理的关键时期,要因地制宜、因苗制宜,切实加强麦田管理,促控结合,在实现苗齐、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培育壮苗,实现壮苗安全越冬,确保春季早发快长,为夺取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收获后不翻耕田土直接播种小麦,用稻草覆盖麦种及麦田的栽培方法。这项技术是在小麦“小窝蔬株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的既能改善小麦生长环境,又能使稻草还田,从而提高产量与培肥地力有机结合,净化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栽培技术配套措施。其技术核心是免耕机播稻草覆盖。技术内容是在“小窝蔬株密植”基础上进行五改: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麦的耕地竞争及其对小麦供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格  刘爱民 《资源科学》2005,27(1):60-63
本文对我国小麦主产区与小麦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中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两省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但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长江中下游麦区中的湖北、四川和东北麦区中的黑龙江小麦播种面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在耕地资源有限并且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各主产区的小麦成本收益率较低,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较差,小麦的耕地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导致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产量不断减少.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生产效益较好,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产量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求平衡,通过对建立的中国小麦供求平衡表分析,如果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今后2年~3年内我国小麦供求格局将会发生逆转,国内小麦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将对我国小麦的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磨砺,才能壮大——小麦周末,一家人驱车郊游。关中平原一望无际的麦垄上,空气里似乎听得到麦子拔节的声音,这轻微的毕剥声,是麦子和麦田携手的声音,是万千麦苗用生命进行的帕格尼尼合奏。小时候一直不懂,大人种下麦子后,为什么要用那么笨重的碌碡碾压?石碌碡用粗绳子系在牲口身后,拖拉着在麦田里滚来滚去,木轴与石头之间,发出吃力的摩擦音——"吱呀、吱呀。"  相似文献   

9.
野杂麦就是人们俗称的“二层楼”,它是具有非栽培品种特性,并有一定的退化和野生性的杂麦。近几年野杂麦在我市乃至全省麦田普遍发生,而且发展迅速,已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遗传育种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重点领域。我国小麦面积大,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生态类型、耕作栽培方式和小麦消费形式多样且特色明显;种质资源丰富;因此中国在国际小麦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对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国际合作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危害大臣发病普遍的一种病害,其发展蔓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了解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特点及其所发病的气象备件、传播规律、传播途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保证我国小麦的增产丰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小麦的种植面积也在大幅度的提高。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之一。因此,有效的提高小麦的高产优量,势必成为我国小麦种植管理的首要工作,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前提。本文分别从小麦种植的不同时期八手,粗浅的阐述了提高小麦种植管理的方法以降低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措施,以此为我国小麦的高产优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友如 《科技风》2013,(23):204-204
本文从麦田杂草的危害谈起,诠释了麦田杂草的生长规律,分析了麦田杂草种类,阐述了消灭杂草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的原理,说明了喷洒除草剂要选择科学的时间、要掌握科学的知识、严防除草剂造成农作物危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科学的大海浩瀚无边,一沤之得,敬请矫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7,(7):10-10
近年来,世界各地经常出现关于“麦田怪圈”的报道,不过,这些麦田怪圈都只给人平面的感觉,而英国牛津郡的一块麦田上日前竟出现了一个给人立体感觉的“三维”麦田怪圈。由于这个“三维”麦田怪圈直径达110米,专家们也深感震惊,他们认为,恶作剧者要在一夜之间炮制出这么庞大的“三维”麦田怪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13)
我国小麦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对于小麦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为了保证供需稳定有关部门在生产工作中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去不断提高小麦产量,同时还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因此在工作中小麦病虫害防治就成为了关注重点,导致小麦出现病虫害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就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对我国冬小麦病虫害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防治意见,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6.
“种韭菜农药打底,上化肥催厚催粗,韭菜的品种退化,味道也变了,老百姓都不敢吃。“有机食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曾不无忧虑地说。可是,最近在山东肥城的调研,却让他眼前一亮。已近麦收季节,肥城无垠的田野里,许多农民并不急于收割小麦,他们原来的麦田里已经多了蔬菜新品种。本想看到满眼的绿色,可是在田问,蔬菜们纷纷躲进农民为  相似文献   

17.
麦田怪圈以它神奇的巨型图案和神秘的形成原因,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有人说,麦田怪圈是外星人的杰作,也有人说是自然现象造成的,更有人说,麦田怪圈是人类制造的……现在"麦田怪圈"出现在了海底,这又是谁的杰作呢?一位日本的潜水摄影师在潜水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在24米深的海底,一个圆形图案赫然  相似文献   

18.
锰是作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作物缺锰时,叶绿体结构明显受损伤,水的光解受抑制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现就小麦施锰技术谈几个有关问题。一、缺锰症状。小麦缺锰症状出现较早、持续时间长,一般在三叶期后即开始出现;小麦缺锰初期,叶片颜色退淡。叶脉平行地出现许多黄白色的细小斑点,并逐渐扩大,连接成烫伤状,继而使叶片在离尖端1/3至1/2处折断下垂。病麦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细,有的变褐变黑枯死;植株生长缓慢,无分首或很少分率。严重的病情可能延迟抽穗。有的剑叶上出现病斑。从整块麦田看,麦株长得披散,嫩叶绿色退…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7,(7):4-5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与硬粒小麦新品种选育”支持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环境署(以下简称ENEA)合作,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粒小麦品种,丰富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为硬粒小麦在我国的商品化生产创造了基础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本项目以创新小麦育种方法,提高小麦育种效率为目标,创造矮败小麦,创建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方法,育成一批突破性品种,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