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理论的确立,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同时建立新的教育观念。一、平等师生观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讲授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1《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理念的确立,教师当务之急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同时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平等师生观23人文教育主张教师不要在师生之间刻意画一条鸿沟,希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地突出了“人文”一词,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位置。这就给我们广大语文老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情怀,扬起人文的风帆,引导学生的生命之船。  相似文献   

4.
仇琼云 《成才之路》2009,(19):26-2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纵观《课标》,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开拓人文的、情感的语文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语文教师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一定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人文性乃语文课程的灵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一、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1、从语文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从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 ,又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担负任务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教学丰富内涵和多重教育功能 ,突出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引自《语文课程标准》)对此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必要转换视角 ,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效地实践。    一、从素质教育要求来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  相似文献   

8.
钱国芬 《教师》2011,(18):55-55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把握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冯雷激 《教育现代化》2005,(11):110-110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同时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同时也给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九项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人文教育目标。我认为阅读和写作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主要的途径。在这方面 ,我们的做法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阅读、写作、人文素养共赢”。一、以读促写 ,提高人文素养我们的教材、课外读本、名作名著、史哲经典无不积累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取其中的精髓 ,转变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那么,在语文新课堂上怎样才能培养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气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万明华 《江西教育》2003,(21):16-17
《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语文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文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一、建构儿童文化,当好儿童“营养师”我们要当好中小学生的“营养师”,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为学生的安身立命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在学生的学习中,把语文学习作为文化建构的过…  相似文献   

14.
张太春 《四川教育》2002,(12):26-27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摒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实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整合转变,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便开篇明义,突出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其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身正是修…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大的解放,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画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极弘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笔者现就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略谈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18.
黄秋菊 《考试周刊》2013,(37):48-49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一门具有个体灵性的、浓郁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素质的最佳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发掘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就如何实施新课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谈几点体会: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新课标》中对人文性的理解曾有这么一段话:“语文教学就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其人文性积累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新课标》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