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政府已逐步形成应急管理体系。在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公安应急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公安机关任务和职责的本质要求,是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补充。目前公安应急管理机制存在部门职责不顺、装备设施建设落后、常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公安机关应从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防控机制、建设指挥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美国政府较为完整和成熟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相比,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美国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的成功经验的学习,我国政府部门可从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机构、应急信息对外交流机制、国民的危机意识的培育等方面着手,以逐步完善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3.
建立高校体育场馆应急机制是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根据高校体育场馆突发事件特点与原因,建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应急机制,必须明确应急机制的内容与方法,从制度建设、职能定位、应急程序、方法对应评估过程等方面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由于理念差异、权力分割与利益壁垒、信息沟通障碍等引起的应急联动失效问题,提出可以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整合"思想构建不同部门之间协作与整合的应急联动机制的基本思路。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与我国应急联动现状,多部门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的基本框架,应包括行政理念整合机制、组织机构整合机制、功能整合机制、多元主体整合机制、信息沟通与共享整合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如今,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已经成为构建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教育考试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关系到教育考试机构服务考生、服务社会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应急处理机制的结构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以期对妥善处理教育考试突发事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应急治理连接着危机与民生,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重大疫情的暴发,为构建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机制提供了现实契机。界定了应急治理机制的内涵及新时代特征,从城市社区在重大疫情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探讨了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机制的功能定位,并从完善制度设计以深化法治保障、融合技术治理以优化社区服务、推进三社联动以充实网格平台、加强组织建设以凝聚社会合力四方面提出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机制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加上超限超载车辆的冲击,公路应急机制亟需加强和完善。笔者根据高速公路应急机制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应急机制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重大疫病会对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为提高社会抵御疾病风险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对动物疫病的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的把握,总结经验教训,客观分析我国应急机制的现状,对国外先进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建设经验进行借鉴,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实现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借鉴美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好各级应急预案编制、更新修改和演练工作;完善应急机制建设,构建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应急法制建设,为应急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影响学校的稳定发展,也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众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也愈显迫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类型和特点着手,通过对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拟从建立健全危机意识培养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补救调适机制等四个方面去构建起高效、完备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安全稳定和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高校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难点问题,因此,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着重从来华留学生应急处置及保障机制的研究视角,梳理当前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深层次剖析成因,并提出要通过确立处置原则、建立预防机制、规范处置流程、建立恢复机制来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同时强调要通过加强法治化管理、完善政策和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管理队伍、注重业务能力培训、落实物质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构建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的保障体系,促进高校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管理水平,服务于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大局。  相似文献   

12.
步入21世纪,城市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与精神损失,进行灾害管理已成为常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结合国内现状和国际经验,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探讨城市灾害的常态管理与应急机制,我们认为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灾前预警防范机制、灾时响应机制、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Violent conflict and humanitarian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famines, or tsunamis, have existed since the start of human history. However, it is only recently that education in these emergency situations has emerged as a visible organizational field. We aim to use a uniqu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of sociological neo‐institutionalism to explain the rapid and recent rise of emergency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al field,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he creation of global standards called the INEE Minimum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in Emergencies, Chronic Crises and Early Reconstruction. We argue tha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emergency education arise due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s a human right and rationalization of approaches to solving social problems. A key implication of our argument is that decoupling between formal standards and on‐the‐ground practice is likely to be endemic, lessening the day‐to‐day utility of the standards. However, the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an organizational field of emergency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may provide long‐term benefits by contributing to the re‐definition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o includ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紧急状态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十届人大在宪法修正案中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为紧急状态立法奠定了宪法基础。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包括传染病、火灾等灾害在内的紧急状态也有一些比较零散的规定,但是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我们应当制定一部《紧急状态法》作为紧急状态法律体系的核心,并将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形成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紧急状态法》为核心,其它法律、法规予以配合、补充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在紧急状态的立法中,要参照有关国际条约和公约的规定,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Emergency education, (that is, education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came to the fore in the 1990s. Defining this new field is not free from contest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rajec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eld and issues arising, focusing on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discourses as well as conten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pedagogy. A key issue addressed is the underpinning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discussions of emergenc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s critical of the narrow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ggests that emergency education needs to addres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wards quality of life for all. It also suggests that participation is key to sustainable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6.
从抗震救灾看应急机制与国防动员机制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震救灾中国防动员非军事功能作用的发挥看,充分利用国防动员的非军事功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而,对于国家的应急管理机制与国防动员机制的融合,而且对于其结合的必要性和基础的阐释尤显重要,并以此促进国家应急机制和国防动员机制融合的对策出台.  相似文献   

17.
国际机制是现代国际社会调节国家关系,增进共同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某种意义上,参与国际机制体现了国家对国际社会的融入。在国际机制的诸多形式中,多边条约是最明确和最重要的国际机制形式,某种意义上,一个国家参与国际机制的程度可以用加入国际多边条约的状况做参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参与国际机制的历程虽有波折,但最终选择尊重和广泛参与国际机制。中国参与国际多边条约的历程与状况,既反映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与国内国际环境发展变化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加入各种国际多边条约,参与国际机制成为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是地方高校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应从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入手,建立事前预防和组织、事前应对与处理、事后恢复与评价三类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突发事件并不鲜见,不少社会上的突发事件直接或间接蔓延至高校,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干扰。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应深入分析成因,结合实际,从高校突发事件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相应建立机制,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应急处理及事后评估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