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鹏 《青年记者》2016,(21):16-17
在今天的新闻传播领域,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反转新闻.本文探讨的反转新闻主要是指由于新闻采访、报道的不完整、不严谨而造成的在事实传播过程偏离事实主流的现象. 从抢“第一落点”到当“第一定义者” 新闻竞争既要速度、时效,也要准确、恰当.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过分看重新闻的速度和时效,认为事实可以不断被修正.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何时,准确与恰当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第一落点”本就不该是我们的目标. 把“第一落点”放给新媒体,把“第一定义”攥在自己手.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2.
花宇 《青年记者》2009,(14):42-42
报道新闻,类似于足球运动员在球.门前抢点破门,谁找准了球的落点,谁抢占了先机,谁在落点上恰当地发力,便意味着破门,意味着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因此,众多“强势媒体”纷纷在最典型的事件上(时间与空间)严阵以待,争取率先发出准确的报道,也就是在“第一落点”上发力。对于很多缺乏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弱势媒体”来说,往往在“第一落点”上缺乏优势,需要在“第二落点”上发力,将其他媒体错过的线索塑造成新闻事件,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报道经济新闻的实践中,笔者多次在“第二落点”发力,形成了操作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闻发生的现场,是各媒体记者云集的场合。在各种新闻发布会上,往往是“长枪短炮”林林总总,照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各媒体都在各显其能,力争把最新鲜的信息、最重要的场面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己的渠道传递给受众。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抢到一条重要新闻的时效之后,不应该就此打住,还应跟上后续报道;对某一新闻事件如果我们输了时效,没有抢到“第一点”,应该马上下功夫捕捉“第二落点”,以视角独特  相似文献   

4.
报道时效中的"第一落点"是新闻竞争的关键性要素,这个观念已经在传媒从业人员,特别是主流媒体中形成了共识.海湾战争爆发的凌晨,新华社在北京时间8时05分发出英文快讯,慢于美联社,快于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社.当时,正在电脑键盘上熟练操作的那位研究生编辑,由于争抢"第一落点"时心理紧张,双手竟然在颤抖……  相似文献   

5.
从第一层次报道延伸至新闻的"第二个落点"新闻的第一层次报道是指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力求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多年来,新闻媒体不惜代价,以快制胜,力求在时效上争抢新闻,第一层次报道成为各媒体竞相争抢的新闻传播制高点。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媒多元化的形势下,网络媒体以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对于众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的第一落点”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第一落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抢快出新,并以此类推出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等等。但在我看来,仅仅将第一落点理解为抢快出新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的新闻形式,都因这个落点而定。无论后面如何发展,如何深度解释,第一落点始终是基础。可以这么说,对第一落点的寻找,绝不仅仅是一个快的问题,它可以读解为新闻人对新闻本源的追索与把握。成功的媒体,首先就是对新闻第一落点的锁定与控制取得了成功。新闻的第一落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寻找呢?其实,新…  相似文献   

7.
攻城拔寨巧为先——谈谈同城同题新闻竞争如何出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题新闻竞争、被业内人公认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重头戏。何谓同题新闻,简言之,就是不同媒体面对同一新闻源采写的报道。同题新闻竞争激烈与新闻价值规律和地域媒体密度有关,尤其是本土特点性强的同城同题新闻,媒体为了抢夺时效的高占位、第一时间抓读者。“萝卜快了不洗泥”,“多家媒体一张脸”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是对新闻源的浪费,更足对读者的失职。如何在同题新闻中做具有个性特点的“独家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新课题,面对这个难题,我们更应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共同探索出一条新路来,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抓第二落点 关键在出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媒体,特别是平面新闻媒体,尽管有各种专刊、副刊,但这些毕竟是“配菜”,看家主打形成强势的,还得是新闻,读者关心更多的也恰恰是新闻。 抓到新闻的第一落点(即首发)当然好,这也是媒体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今天,某一家媒体即便再神通广大、长有千手千眼,也不可能占据社会上发生的全部有价值的信息。以北京地区为例,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中央的、部委办的和市属的多达近二百家,有谁敢说对新闻能“一手遮天”? 这样一来,就有了新闻“第二落点”之说;抓新闻第二落点也就成了各个媒体非常…  相似文献   

9.
新闻内容的价值构造:竞争的三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时效:时间维度上的竞争 新闻的价值首先存在于时间维度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及时”是新闻产品的“第一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所谓同题新闻,从报道时间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众多媒体记者同时采写并推出报道;一是新闻事件先由某媒体报道,其他媒体随后跟进。第二种情况中,随后跟进的报道又叫“第二落点新闻”。显然,由于新闻报道是讲究时效性的,第二落点新闻似乎是处在一种不利的竞争位置上:读者已经从先前的报道中了解了新闻事件,对后面的报道还会有兴趣吗?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有。关键是要做出比先前报道更有影响力的新闻来。做更详细的深度报道。一般说来,一篇报道若要产生较大影响,须有一定的篇幅,即做深度报道,因为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作…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同一新闻事件的采访中,如何挖掘出不同的新闻,做到同一新闻不“同质”,在新闻落点、引导舆论上,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这是新闻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对所关注的主流媒体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对新闻采写的操作者——记者,采写“习惯”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倪志新 《视听界》2002,(1):37-37
我们常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是新闻的支柱。”特别是在媒体竞争日益趋激烈、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否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版面进行播报,不仅是广大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能否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继而决定媒体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本地媒体除了努力追求第一落点外,还需要挖掘第二落点新闻的金矿,在主题思想上创新或角度上出新,以独到的新闻眼光去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做到"后发制人"。  相似文献   

14.
重大的独家新闻,始终是报纸的紧俏物.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报业市场,挖掘独家新闻,争夺新闻的"第一落点",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第二落点"新闻也同样不容忽视. 关于"第二落点"报道,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儿年来已被媒体同仁广泛注意、研究并应用.一般说来,在新闻传播中,一个关注率很高的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引发出与之关联的其他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也许已经存在,也许即将发生,但其新闻价值是由前者引发而提升的,这些新闻事件相对来说就是新闻的"第二落点".  相似文献   

15.
董鲁皖龙  庄臣 《中国记者》2023,(11):119-120
<正>专家型记者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素养:一是具备新闻传播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二是涉猎广泛,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也就是“杂家”。三是具备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是“专家”。全媒体时代媒体间竞争已不再是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的竞争,传统媒体难以抢占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抢占“第二落点”的专业性、调查性报道,成为媒体竞争的关键,集中优势资源培养专家型记者,已经成为媒体谋求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今天媒体竞争目趋自热化,对于新闻事件,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大可能拥有独家报道,于是各媒体间不仅抢时效、争首发,也拼原创、比深度,刀、剑并用,各展其长。具有高品质信息“附加值”的深度报道,被众多的媒体当作竞争的“重武器”。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3日推出的“新华观点”专栏凝聚着新华社编辑记者们在新境界里的审慎选择和可贵探索。新闻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时效、信息量和深度的竞争,电视和网络使新闻的时效和信息量产生了飞跃。相比之下,分析性、背景性、全景式的深度报道明显不足,而在社会激烈变革、转型时期,深度报道是读者迫切需要的。同时,驾驭这样的报道,必须具有新闻品牌的权威性,才能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关注与信赖。近年来,虽然深度报道深受媒体的重视,但鲜有影响力大、具有一定认知度的名牌专栏。“新华视点”瞄准这一市场不足与市场需求,应运而生,是开拓新…  相似文献   

18.
刘力 《新闻战线》2012,(7):92-93
做足第二落点,开辟"第二战场",把握读者的"第二需求",不失为纸媒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之良策。近年来,不少纸质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不断挤压,提出了抢抓第二落点的理念。从新闻的本质属性来说,失去新闻的第一落点转而抢抓第二落点,实在是纸质媒体的一种无奈选择。然而,无论从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广电媒体在受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传播力也远不如从前。面对激烈竞争,众多广电媒体实施改版,重新回归“新闻立台”的本位。2012年1月1日,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实施全新改版,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落点、第一解读”的信息传播目标,努力发出“湖北新闻第一声”。本文从主流广播的价值迷失与四面突围、新闻立台的现实困境与重点突破两个方面对此次改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莉 《新闻知识》2006,(10):84-85
在互联网四通八达、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信息资源的源头空前地为各类媒体所共享,某家媒体想拿到独家的第一手新闻,其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传统的以“第一落点”为特征的独家新闻在当下已是凤毛麟角。那么,在网络时代,如何寻求新闻的差异化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很多媒体已在探索中开始另辟蹊径,除发现独家新闻外,更多的借助于新闻的独特视角,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笔者是深圳晚报的记者。在深圳众多的报纸媒体中,深圳晚报是唯一一家中午出报上街的报纸,因为时间上的弱势,深圳晚报比其他报纸更加强调新闻的差异化,新闻报道的独特视角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