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谷松 《体育师友》2009,(2):79-80
以访谈法、文献法、实践调查法,从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的要求出发,对体育教师形象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归纳出当代体育教师形象是由健康的、快乐的、民主的、权威的和表率的五种形象表现形式构成;依据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的工作要求,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发展方向研究确定出:观念更新、知识纳新、开拓创新、能力俱全、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六个方面是当代体育教师形象的发展要求,为学校体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提供参考,同时对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改变人们对体育教师形象的传统看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的变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心理状况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和冲击。本文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职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并为改善中职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理念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在学校教育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转变体育教师评价理念,构建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可以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课程教学与建设起到导向和推进作用,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体育教育的承担者和体育锻炼的践行者,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学校的体育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论述体育教师以身作则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为体育教师塑造良好师表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体育界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热点问题,但我国学校体育学术界对如何才能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原点这一关键性的问题或许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问题——教育哲学观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是教育哲学观的养成,它是决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最大化的核心要素,其形成的策略与路径主要有: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追求个人的教育哲学观;体育教师个人要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自修、研读哲学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等。旨在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提供哲学视角层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6.
走向贯通: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是未来体育教师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体育教师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实现文理、一般教师教育与学科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学历与非学历、教学与科研、师范与非师范、学校与社会的贯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朝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这是新时期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智能水平的高低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所以,剖析体育教师的智能,寻求建立智能的最佳模式是更好、更快地开发体育教师智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癸卯学制的颁行对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癸卯学制时期体育教师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及本质特征,旨在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癸卯学制初期,大量非专业人员进入体育教师队伍,对体育教师的整体形象产生严重损毁,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相继成立虽然满足了应急之需,但整体建设依然滞后于其他学科,甚至延续至现在;该时期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忠孝为本,经史为基"为教育宗旨,以实用主义为形成思想,以军国民主义为实践思想;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存在定向性、实用性、片面性和非专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整合优化--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昊  黄爱峰  顾渊彦 《体育学刊》2004,11(6):133-135
社会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培养体育教师的方式已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体育教师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实现文理、一般教师教育与学科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学历与非学历、教研与科研、师范与非师范、学校与社会的整合与贯通。  相似文献   

10.
陈市昌  许郭智 《当代体育科技》2023,(11):137-140+145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我国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逻辑动因、发展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纾解策略。逻辑动因:运动员权利意识转变的时代诉求,助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应然,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退役运动员安置就业中的体现。发展困境:教师职业高门槛与运动员人力资本短缺的现实矛盾;教师职业角色转换不畅,身份定位模糊;教师教育培训体系薄弱,体育教学能力不足;运动员职业污名严重,缺乏社会支持。提出纾解策略:提升运动员人力资本,构建多种教师转型模式;强化职业角色转换,明确身份定位;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体育教学能力;重塑运动员职业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