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学俊  周冬祥 《教育研究》2005,26(12):43-48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元综合性、动态生成性、可持续发展性、实践体验性、自主开发性等特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应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衔接,以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促进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开发专门的地方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某部分的补充材料,促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渗入各学科领域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应重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管理, 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要求课程选择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定空间。开发校本课程, 进行地方课程建设, 势在必行。在生物教学中依据现有的校情、地方特色及学生的个性差异, 开发生物校本课程, 进行地方性课程建设, 通过探索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建设生物实验园、组织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倡导科学实践活动、参与科技创新大赛、传授种养技术等有针对性的措施, 全面提高生物学学业成绩及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唐焕武 《时代教育》2009,(8):170-170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关键性问题.本课题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技术类课程等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优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选择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交叉点进行研究,将为我市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健康、健全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符合学校实际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对创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问题。目前急需确立的基本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不仅仅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建设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树立整体课程观,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看作一个系统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美育类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核心素质。小学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基本情况,积极进行校本美育课程开发,为学校的美育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美育类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作用出发,积极探索小学教学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美育类校本课程,以此提高小学学生的艺术核心素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在规范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大力建设多样化校本课程,最大限度优化课程实施行为,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更丰富资源,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宽广空间和更多舞台。一、现状思考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是由传统的具有校本选修性质的兴趣小组活动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旨在弥补国家课程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不足。但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广利 《辅导员》2012,(33):20-21
自2003年启动校本课程开发以来,我校始终围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目标,依托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种资源,开发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彰显了学校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重视个性,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始终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二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每学期初都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研究校  相似文献   

9.
李晓霞 《教师》2013,(28):127-127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此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中,我校立足于课程建设,在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地方课程不断提高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完善以艺术、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专长;打造每天的"123331"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应知应会校本课程的研发,助力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川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42-43
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育民主化的实现.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师为开发主体,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其开发方法主要包括CBE课程开发和VOCSCUM课程开发两种.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论坛》2005,(3):73-76
提供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育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走课程化多元开发之路。紫小从传统经典化、地方艺术化和学生现实生活吸取源头活水,建构了经典化诵读、绵竹年画、数学探究性学习、普及性器乐、快乐英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大批校本课程,形成了落实课程的认识建构和技术系统。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紫小课程化建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艺术课程鼎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化,紫小以有效管理,保障了课程化建设扎实有序地挺进纵深。  相似文献   

14.
蒋亚芝 《教师》2012,(14):28-2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这就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改变了“校校同教材,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力图做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及学校教育特色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此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黄兆全 《陕西教育》2010,(11):14-14
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课程目标定位,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价值观;二是课程资源开发,应立足于校本资源,借助并整合本地区可供利用的有效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
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教师知能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实现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王英 《考试周刊》2009,(26):219-221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次革命,它对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富有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是学生、社会、知识的校本课程的整合。为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开发适合专业拓展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这为专业教师投身教育改革,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此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乡土音乐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有利于学校落实新课程计划和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并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乡土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该遵循音乐学习生活化、音乐内容健康、以学生为中心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