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曾经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的感性显现,人们对美的欣赏也就是"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人们自古以来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美的光芒。图案属于"设计·工艺"系列,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联系,是人们广泛接触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具有强大的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和渴求的。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幸福生活有它自己的基本规定性。真实、向善、求美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个人的生活幸福程度是与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抱持积极生活态度、关心他人、维护正义、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道德情感与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之间表现出的一致性为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关乎生活幸福的教育命题,情感教育正是通过多种渠道,从人的内心深处寻求帮助人追求生活的"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使人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智慧、力量、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它在艺术与技术、再现与表现、实用和审美之间独树一帜。也就是说,设计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性,但又与有用性不可分离,是艺术中特殊的一类。正因为如此,它的美就不同于艺术美,也不同于自然美。设计与艺术是有区别的。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艺术的美是纯粹的美,不需要考虑经济性与机能性,设计美与艺术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物质",因此必须受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光影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白墙落影是其独特的表现之一,它是大自然以墙为"纸"、以光为"笔"创造出的一幅水墨画。如今光影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建筑等艺术设计领域,但为何光影能够给人们以审美的视觉享受?其美学内涵到底为何?本文试图从光与影的释义、光影的功能性及艺术表现出发,以"白墙落影"这种具体的光影现象为例,分析其对立统一之美、虚实境界之美、空灵之美、写意传神之美等几方面的审美内涵,以此指出光影并非只是一种光学现象,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的视觉欣赏而形成一个虚实相生、富有生命律动感的、形而上的诗性空间。人类自身正是通过这种理性的观察和感性的想象的相互交织,而与外在世界相互交融和谐,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本学期我校开设了"布艺梦乐园"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是一个利于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好载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布艺的教育功能,让这门工艺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和心灵的需要,这是我们一直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一、寻本探源,研究布艺文化"布艺文化"是师生共同在活动中形成的可以体验到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科书是集中很多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的一本书,这些文学作品体现了生活的真、善、美。而这些文学作品来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感受的物态化表现,它是人的精神创作的产品,它还以自己特有的途径和方式对人们产生教育。而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它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大致是由美悦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组成。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美悦作用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是要感受美,  相似文献   

7.
王存嫦 《教育艺术》2002,(10):30-31
法国科学家彭加勒说过 :“科学家研究自然 ,并非因为它有用处 ;他研究它 ,是因为他喜欢它 ,他之所以喜欢它 ,是因为它是美的。如果自然界不美 ,它就不值得了解 ;如果自然不值得了解 ,生活也就毫无意义。当然 ,我在这里所说的美 ,不是给我们感官以印象的美 ,也不是质地美和表观美……我的意思是说那种比较深奥的美 ,这种美在于各部分的和谐秩序 ,并且纯粹的理智能够把握它。”既然自然界客观上存在这种内在的美 ,它就一定可以通过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科学成果表现出来。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美育功能 ,不仅可以使…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集合的综合学科。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科学定义,教师备课时首先必须了解每篇文章的"美",从而再针对不同的"美"来进行教学设计,让"美"绽放在小学语文课堂。本文主要从人物美、生活美、景色美、意境美、章法美等五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方园 《文学教育(上)》2009,(23):136-137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自文字出现之始,它始终作为一种记录、沟通、交流的符号为人所利用。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按照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本文着重在平面设计领域中探寻文字的图形化表现,以及如何以更强的视觉表现力进行非信息功能的传递。当文字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将其功能性的外延扩大的时候,文字的图形化表现渐渐展露出独特的视觉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说话训练是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达到对语言缺陷的矫正功能,事关智障学生未来生活的质量。教师要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训练他们的听说技能。"生活化图片"是沟通的一个有效载体,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拍摄学生身边熟悉的人或事,从而制成沟通卡片,训练学生说话。说话训练是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达到对语言缺陷的的矫正功能。一、利用"生活化图片"丰富学生词汇智障儿童词汇贫乏,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也表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一种创造美、表现美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它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美的渗透和传递的情感体验,它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个性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我们应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去实现音乐课的高效性,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2.
要想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学习中提高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掘美的因素。因为对"美"的感悟可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使人的情操得以陶冶、身心得以愉悦。那么,语文课如何教出"美"呢?一、美在对课文的朗读吟诵中语言美是课文的特征之一。美的语言富于音韵美、节奏美、表现美、韵致美。在教学中,我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俄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如果你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美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请以"与美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14.
一、深化对影视德育功能的认识电影电视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情感、美的意境、美的自然,来抒发人的情感,感染人的情感,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三热爱”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真、善、美有机完美的结合.它的"真"表现为事真、人真、社会本质真;它的"善"表现为对李广的同情和赞扬,对黑暗势力的憎恨;它的"美"表现为人物形象的美和为此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方法的美.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审美教育"与"发展技能"两个基本特性,并有机融合在教学环节中。一、欣赏:感受"美",探究"术"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教与学活动中都会有"欣赏"这一环节。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前都会收集一些图片、视频等直观的素材,还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相关的材料,作为上课欣赏  相似文献   

17.
人们认识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的发现离不开自然与生活的客观联系.人以自然界为食粮,将其作为意识的一部分与艺术的对象,在情感和意识中复现人自身,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艺术创作也是在了解自然、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倾注个人感情。用“美”的思维去生活,对“自然美”的进一步探索与发现,将是人们生活中乐趣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诱人的美。"一堂堂设计合理的数学课、一道道构思精巧的数学题、一个个充满理性的数学规律等,都为展示这种美提供了舞台。用美丽的数学文化浸润的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能让学生个性飞扬。一、收集信息,让学生感悟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审美习惯是各不相同的,审美个体之间的美感更是个差万别。所以,美是相对的,可变的,流动的,千姿百态的。然而,美又有绝对性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阶级的人,在特定环境中,由于共同的社会实践,产生一种公认的美,这样或那样地体现着生活中某种真理。美的绝对性是美之所以为美的品质,是确定美的本质的固有属性,是客观的物质的,具有永恒性、稳定性,因而它是不朽的,具有永不枯竭的美的魅力。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在不同的美的形态中,其表现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美的形态两者都能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20.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由来瑶族先民时期,却历经沧桑,在社会变革的历史长河中为何依然光彩夺目,何以留存至今?笔者究其原因在其"美"也!该文作者从长鼓舞由来、长鼓舞自身等方面初探了瑶族长鼓舞之"美",它由"美"中来再到"美"中去,美在何处呢?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