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数或式比较大小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屡见不鲜.你是否知道,不等式性质帮我们提供了比较大小的“新招”,现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学生》2014,(13):16-17
正关于数或式比较大小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屡见不鲜.你是否知道,不等式性质帮我们提供了比较大小的"新招",现展示如下.新招一,利用差值比较根据:若a-b0,那么ab;若a-b0,那么ab.例1如果a1,则M=a,N=a+2/3,P=(2a+1)/3的大小关系是.解析:从求差值入手,分别比较M、N、P之间任意两个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2.让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相似文献   

4.
“森林之旅”——“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实录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等内容。设计以下游戏活动,可以使"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更有趣。游戏一:我用语言表述数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46,请学生用语言表述46。要求:不说46,但要让大家知道你说的是46。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我校二年级数学教师塔娜老师上了一节生本研讨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基本上采用了黄爱华老师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机勃勃,学生乐此不疲。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思维被充分激活。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思考得深刻,理解得透彻,的确是一节好课。我想起好多年以前我校的杜小霞老师也曾用黄爱华老师的这一设计上过这节  相似文献   

8.
知识点分析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以前学习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这类问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在把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迁移应用,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印象中,“数的大小比较”是一节比较枯燥而又乏味的数学课,无非是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但是,同样一节课,黄老师他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和挥洒自如的教学智慧,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数出6以内的数,能比较数的大小,区分基数和序数。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课进行得很顺利,一直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得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然后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但这时,一个预料之外的声音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宋方利 《成才之路》2009,(18):49-50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4)学生汇报,展示讨论结果;(5)重点讲解通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6)学生尝试运用通分方法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3.
张蓝天 《小学生》2010,(5):31-32
小学数学从知识的角度看,在成人眼里是真正的“小儿科”,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在成人看来十分简单,因此一般是直接出示几个数让学生比较,多年的实践让我明白,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表现在学生差错较多,只局限于比较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数的认识”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六个方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而且是分散在几个年级  相似文献   

15.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填数、猜数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比较的相对性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练数出6以内的数,能比较数的大小,区分基数和序数。2.在合作中感受6的组成,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3.渗透“可能性”等概率知识和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瞧,他们来了(投影)。每个小动物的身上都背了一张数字卡片。2.挑数说话。(1)挑选其中的一个数说一句话,你行吗?(2像大白鹅;1最小;4是个双数……)(2)挑选一个数说一句话挺容易的,那挑选两个数说一句话,你会吗?(2小于3;5大于1;两个2就是4……)(3)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那挑选三个数说一句话,你…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以形解数"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用形象化思维延深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借助数轴,比较大小数轴是体现数形结合的一个重要方法。利用数轴,能找到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让数与数轴这个"形"紧密融合在一起。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小数的大小"时,由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填数、猜数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比较的相对性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下面就本课的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谈谈个人的作法、设想,希望有所稗益。1教材1.1教材简单分析:《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这部分教材是在数数、读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几节数数、读数时,学生已经接触到数的顺序问题,初步知道一个数前后相邻的数是什么,这节课进一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大小的方法。1.2本节所处地位:统观义务教育小学教学教材“万以内数读写法”知识内容的编排情况,不难发现,由易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