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闻标题的制作者,大多重视其措辞与结构,或多求文采的展现,却常常轻视甚至忽视标点符号的存在,因而有必要在这里着重探讨一下标点符号在提高标题艺术性上的特殊作用。1、增强标题的视觉冲击力。标题制作追求较强的视觉冲击,有多种方法,比如标题的字号、字体、颜色、修饰等等。这里强调的是,标点符号对增强标题视觉冲击力有非同寻  相似文献   

2.
藏文输入法是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也是藏文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文章论述了针对现有藏文输入法存在的问题,旨在突破由“文字”信息处理向。语言。信息处理过渡的难题,研究并开发一种基于藏文编码(基本集)国家暨国际标准和Unicode国际编码标准,以及OpenType字体技术,可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XP下,支持Internet上的藏文信息交换,用于文字信息处理和语言信息处理的藏文输入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排版是指将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它使版面布局科学化、条理化,以供印刷。掌握排版知识是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文章从有关字体与字号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和数字的运用等方面对排版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青年记者》2011年6月下撰写过《标点符号在版式中的功能》,接着这个话题,本文谈谈《汉字在版式中的运用》。过去媒体的版式中规中矩,各个版头条及其他标题字号字体、正文字号字体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创新意识不断加强,汉字在版式中的运用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出版知识     
摇篮本:摇篮本是西方目录学家对15世纪50年代至15世纪末欧洲活字印刷文献的称呼,这些版本非常名贵。摇篮本在字体、标点符号、版式及纸张等方面均与后来的印刷物有所不同,据此可大致考证其印刷年代或作为鉴定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图书已用计算机排版;作者的写作方式、投稿形式也已逐渐用软盘、打印稿取代了手抄稿。这种变化不仅给编辑工作带来新的特点,也给校对工作带来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拟针对这类校样中常见的问题谈几点认识。1.字体在校样上常有正斜体、黑白体连片出错的情况。由于某些排版软件(如北大方正)对中文、外文、数字的字体是分开标注的,因此,对校样上连片出错的情况,只须在更换字体的开始和结束处说明修改要求即可,不必一一标注。2.转行排版软件都有转行禁排的功能,不会出现铅排那样标点符号排在行首这…  相似文献   

7.
简讯     
《山西档案》2006,(6):58-60
近日,祁县档案馆发现中华民国十六年晋商走西口档案,是祁县公署发给经商人员赴西口的路条存根。纸质为麻纸,字体为毛笔小楷,无标点符号。此档案不失为研究晋商化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备份之星”是为方便用户进行各种数据的备份/还原而编写的软件。它集程序备份、系统备份、文件备份、注册表备份于一身,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备份,还原Outlook Express和Foxmail的账号信息、QQ聊天纪录、IE收藏夹、系统字体以及中文输入法自学习文件和自造词文件等数据,还能备份指定的任何文件和任何注册表数据。  相似文献   

9.
副语言是文字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大学图书馆实时解答服务中有着不同于语言因素的作用。大学图书馆参考馆员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自身优势,运用副语言因素和各处技巧,即准确、适度、合理地把握好字体、标点符号、电子副语及版面设计等副语言因素,配合文字交流,促进大学图书馆的实时解答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汉字字体演变发展历程,对汉字传统印刷体的源流进行探讨,分析了汉字印刷字体形成的特性,例证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古籍字体风格。文章旨在通过对汉字各时期字体风格的研究,为古籍鉴定增添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题名是读者检索的重要检索点,也是采编工作查重的重要途径,因此题名的规范和统一著录十分重要。然而,对于题名中的标点符号,目前各图书馆主要根据其在题名中的具体作用来确定著录方式,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著录结果不一致,从而影响检索效率。题名中的标点符号如果采用照录的著录方式,不仅能降低题名中的标点符号的著录难度,而且有利于实现题名中标点符号的统一著录,从而提高读者检索的效率和采编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中国拥有海量的古代典籍,利用计算机对古籍文本进行自动断句与标点有助于加快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将古籍断句与标点分为两个串行任务,会引起错误传递。其次,自动标注的标点也较为混乱,对长距离可嵌套的成对引号标注研究较少。[方法/过程] 通过对大规模古籍语料库的标点符号频率统计,结合现有标点符号用法标准,明确古文自动标点的符号体系。根据点号含有断句信息,提出断句标点一体化处理方案,直接在没有断句的古籍文本上进行自动标点。并通过设计多元引号标记集和段首填充占位符,解决长距离可嵌套成对引号的自动标注难题。算法上根据序列标注方法,采用SikuRoBRETa-BiLSTM-CRF在1亿多字的繁体古籍文本语料上完成模型训练。[结果/结论] 在开放测试集《左传》上,点号标注的F1值为77.09%,断句达到91.72%;对单个引号的标注F1值达到89.28%,成对引号为83.88%。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古籍文本的自动断句与自动标点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引号的自动标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林穗芳 《出版科学》2007,15(3):21-29,39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鲁迅全集》18卷.与以前的1958版和1981版比较,编辑质量在多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标点体例混乱,往往导致标点用法失范.本文在具体探讨新版现存问题产生的根源之后,就《鲁迅全集》编辑工作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古籍整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顾磊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116-6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古籍整理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在搜集整理当前研究与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从古籍的自动录入、自动断句、自动编纂以及自动翻译等方面对基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古籍整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同时分别探讨这几个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林穗芳 《出版科学》2007,15(4):18-28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鲁迅全集》18卷.与以前的1958版和1981版比较,编辑质量在多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标点体例混乱,往往导致标点用法失范.本文在具体探讨新版现存问题产生的根源之后,就《鲁迅全集》编辑工作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若冰 《编辑学报》2002,14(2):149-150
基于数学语言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必要性,分析科技文稿中数理式子后无点号、乱标点号和点号使用错误以及缺乏统一规范等问题,指出数学语言中点号的使用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编辑界,并列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和并列的外文字符之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但这种用法可能引起3个问题:不符合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句子层次混乱甚至造成歧义,句中对应成分标点符号不对应。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中几种英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差错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科技期刊中常用的几种英文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一些实例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和正确表达方式,以期有功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丽娟  陈春晓 《编辑学报》2013,25(5):429-430
建议科技期刊根据具体情况对居中排数理公式合理使用点号,并讨论数理公式与叙述文字之间、公式与公式之间、公式内部以及对数理公式进行量符号说明时点号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