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人际沟通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两种方式进行的。遗憾的是,语言的沟通方式早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时必然伴随的非言语方式至今没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致于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客观地发挥着传递信息的职能,而在教师主观上还处于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从理论上认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非言语手段的特点、作用及其原理,运用原则与要求,对教师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与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特点、非言语符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与技巧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科学的使用非言语符号,注意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和交流功能,有效地表达教师的感情、态度和思想,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学生获得有用的课堂交流信息,而不仅仅是非言语符号本身。  相似文献   

3.
高秋平 《冰雪运动》2007,29(1):53-56
在冰上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实现的,在特殊的冰上课堂环境,恰当的非语言行为将对语言行为起到必要的补充和深化,有时则会起到语言行为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就冰上课的辅助性教学、教学过程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等方面,谈谈非语言行为在冰上教学实践中应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扈滨 《精武》2012,(25):51-51,53
由于体育教学中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准确的运用形体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且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运用及其重要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其对教学质量的直观影响,并提出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场域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视,以便教师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调控自身非语言行为,把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方法针对C大学体育系“田径”实践课堂中的6个教学场域,18个主要课堂情境进行参与式焦点观察,归纳、总结教学场域体育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并对其使用情境做深入探讨。结果与结论1)教学场域的体育教师非语言行为在“有声语言”“时空语言”“身体语言”3个范畴内具有特殊的行为表达。2)在现代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唯有在不同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辅助利用各种非语言行为去“以身言心”,并通过“对话”的手段、“身体”的话语激发出体育教育的本源动力,才能以强壮的体魄去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即时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当学生在课堂中犯错误时,如何运用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我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批评中要做到“五要”“五忌”。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和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已使人们意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为使教学顺利进行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对教师的教学情绪进行合理调节,然而,目前从理论上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探讨明显不足,更缺乏可靠的直接实验论证。本文仅从相关研究及经验上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影响体育教师教学情绪的主要因素体育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8.
教学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媒介。教学语言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教师是否正确使用教学语言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教师使用有声语言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现实性、专业性。身体语言分为示范性、暗示性、接触性、信号性、模仿性、辅助性、练习性身体语言。体育教师正确运用教学语言的前提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和不断提高和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运用,很多时候还需要运用非语言,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及时,更顺畅地沟通与学生间的信息联系,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体育教师应准确把握非语言指导的特征,充分发挥非语言指导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种种与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非言语行为一般是指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伴随的身体姿势或状态以及言语的辅助成分。体育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非言语行为为教学服务,促使师生之间信息顺利沟通、情感及时交流,并对正在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