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学智 《传媒》2007,(6):49-50
眼下,传统媒体正被网络媒体和流媒体团团围攻,发行量急剧下滑,一些报纸出现严重亏损,退出市场.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一些报纸已经开始在国内的宾馆饭店销售,-旦政策允许,境外报纸大规模的进入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国内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和境外媒体的双重夹攻下,虽感山雨欲来风满楼,但却一时难以找到有效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2.
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迅速席卷全球,掀起了新一轮的媒体革命。有人预言,传统媒体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恐龙,在未来的岁月,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将被网络媒体所取代。 不管这些断言是否为时过早,一些有远见的传统媒体已开始“抢滩”互联网。据报道,美国的传统媒体几乎已全部上网,而国内新闻媒体也在近几年纷纷搭乘上互联网这辆“信息快车”。中国记协近日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种媒体上网总数约在300家左右。而截止到1999年6月15日,国内上网报纸的总数就已达27…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世纪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媒体出现后,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究竟会是怎样的?是网络媒体的一统天下,还是四种媒体形成的四足鼎立?文章首先考察了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所采取的各种对策后指出与网络媒介联合(合并),是传统媒体迎接网络世纪、发展网络业务的更好选择.文章接着分析了传统媒体在因特网上创设的网站后认为,这些网站从外在形式上看似乎是新媒体,从内部运作看仍然是传统媒体,但有向新媒体演变的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网络媒体对三种传统媒体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包容(颠覆)态度,得出结论新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大众媒体结构格局不是网络的一统天下,也不是四种媒体的四足鼎立,而是网络媒体(含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纸质报纸和数字广播的三分天下,不过,网络媒体会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体,其他两种是边缘媒体.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信息海量性、易检性、多媒体化及个性化等特性,给传统媒体造成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压力,更对报纸这一历史最久、影响深远的传统媒体造成不小冲击。但另一方面,报纸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收集、获取信息并向网络平台进军。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的网络化成本更低,效果更显著。可以说,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报纸有了新的生存空间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李原 《新闻爱好者》2003,(11):51-51
传统媒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另一种是立体媒体,如广播、电视。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则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惊呼: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一、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在传统媒体中,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在传播功效上有很大区别。平面媒体时效性弱,但读者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浏览,其主要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的信息可以保存下来;立体媒体则相反,其传播的信息即时性较强,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一些体育比赛…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矛盾日益尖锐。据新华社报道:从2003年到2005年,上海日均报纸读者规模下降9.4%,约合89万人。这89万读者大部分是被网络媒体夺去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如何共处.已成为传媒人无法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一问世,就形成了强大的立体传播优势,并向传统媒体发起猛烈的冲击。据今年4月22日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已有上网用户5660万户,成为亚洲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它的这种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也是传统媒体难以想象的。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它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巨大冲击目前我们还无法估量。特别是宽带网的建设,将极大的增加网络容量。今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发挥各自的长处,克服各自劣势,在竞争中求得共同发展,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走联合的道路。事实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合,一些先行者已经进行  相似文献   

8.
李守亭 《记者摇篮》2000,(11):10-11
今天,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正受到“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挑战。截至1999年6月,中国记协新闻报刊网络中心收集到的国内上网报刊数量为150家。人民日报网络版收集到的国内上网报刊数量为121家。今年,报纸上网势头更为迅猛。越来越多的新闻界人士意识到:越快上网,就越容易在  相似文献   

9.
宋守山  庄莹 《青年记者》2010,(10):25-2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正在迅速赶超传统媒体,形成舆论风潮,引导舆论方向,为公众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选择在网络媒体上获取新闻资讯。网络媒体具有迅速性和交互性传播的特征,这使网络媒体具有难以操控的特征。网络媒体如何进行议程设置,如何不被网络推手所绑架成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潘健 《新闻窗》2014,(1):67-67
一、网络新媒体的现状及其对电视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体又被为第四媒体或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媒体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新闻信息服务传播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技术革命均会给传播业带来新的契机。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资讯科技时代,全球有!亿人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传播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改变了,网络已成为涉足大众传播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风起云涌,对现存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成实际威胁和冲击被称为全媒体的网络媒体"网站#立足伊始,开始全面争夺传媒市场,走上一条仿效传统媒体的盈利道路;以新闻赚取点击率,争夺目标受众,用广告获取利润来源。一、传统媒体用变革应对挑战,广泛开拓网上空间,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在互联网面前,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优势开始弱化…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时代以前,公众只能通过看报纸、看杂志、听广播、看电视等,获得新闻信息。电视、广播,以及纸媒等是传统媒体。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了大众获得更多信息的机会。但是毋庸置疑,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有优势与劣势,要想让大众获得更好的体验,需要二者进行优势互补与整合,研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因此,笔者对于网络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电台的出现,没有撼动报纸的第一媒体地位,电视的普及也没有取代报纸和电台,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却给传统媒体带来诸如“拐点”等让人震撼的影响。传统报媒为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确保生存和发展,不断加大对新媒体的关注和投入,  相似文献   

14.
卢浩然 《新闻窗》2011,(2):69-69
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拉开了网络时代的序幕。中国传媒已经切实感到了网络媒体的挑战。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报纸的杀手还是救星?》1998年,网络媒体评论家孙坚华把一篇文章标示得如此触目惊心。同样是孙坚华,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又一篇“重磅炸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终结》,文中写道: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已经开出了病危通知单,是近几年经久不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介质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电视,而今网络也是一直在革新和变化之中,当今时代的新闻传播更需要的是一个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的过程,如何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本文主要就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尤其是以纸张为载体的报纸,其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力呈现了一定的削弱态势。传统报应如何迎接日益强大的网络媒体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报纸的数字化,对传统报纸的未来发展,对报纸应对网络新媒体的冲击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网络媒体把信息开放与共享的理念带给了传统媒体,传媒间从单纯的竞争发展到了有意识的合作。网络媒体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们在互动共生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围绕着网络传媒,媒体资源被整合,跨媒体传播的大同时代就要到来了。  相似文献   

18.
历史悠久的报纸,在20世纪接连遭遇对手。先是广播,后是电视。如今,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又在新闻海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对她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有人甚至预言,未来5-10年,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将寿终正寝,代之以网络媒体。这固然有些危言耸听,就像广播、电视不能取代报纸一样,网络媒  相似文献   

19.
如今,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以网络为技术支撑的流媒体更是方兴未艾,迅速成长为传统三大媒体之外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与报业的竞争也已经从概念成为了现实。面对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发展形势,报纸等传统媒体再一次面临巨大压力,有人甚至一度发出了“传统媒体的冬天到来了”的慨叹。果真如此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日渐成为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两大新兴媒体的集大成者,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信息全球化的首要平台。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网络媒体。凭借网络媒体的强势崛起,网络记者编辑队伍正在迅速壮大,引起了传媒界和广大受众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