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延冰 《考试周刊》2014,(96):129-130
<正>中专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要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用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情境教学的界定情境教学引起广泛关注,但到底什么是情境教学,大家在  相似文献   

2.
实施生活逻辑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把知识的建构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提高能力和升华情感。笔者对生活逻辑的课堂构建进行了自己的摸索和尝试。一、创设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生活逻辑教学设计坚持生活立意,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知识。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问题",疑惑是政治课程学习的起点。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顿悟依赖于情境。政治课要把学科理论体系化解为一个个情境问题,诱导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和课程情境产生的经验审视、探究、重组知觉经验,从而产生顿悟。引导学生顿悟就要实施原型启发。明确情境问题的"原型事件"和"关键启发信息",并予以"激活"和"启发"。在学生顿悟后,也必须引导学生在知识上由点到面,结构化、系统化,使其符合知识逻辑,且必须按照逻辑思维规律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检验提升。  相似文献   

4.
结合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把握知识的呈现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设置情境,运用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知识及其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道的化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生活情境凸显数学味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现场创设蕴涵数学思维、洋溢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周边的熟悉事物感受数学和理解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呈现的生活情境必须符合生活逻辑,并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努力凸显数学味.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意义构建的过程.1情境分为生活情境与学科情境两类生活情境是日常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的事件,通过生活情境呈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通过探究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8.
我国知识教学深陷"惰性知识"的困境,学生获得的知识仅能满足应试的需要,却难以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灵活地迁移与运用。素养是运用知识、技能与态度解决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回应素养时代的变革挑战,要求知识教学从"惰性知识"转向"有活力的知识"。实现"有活力的知识"与素养的生成,有必要理解知识教学的情境逻辑、重建知识教学的实践意义以及实现知识教学的个人维度。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多种物理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标利用生活学习物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一方面教学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承载着“议中学”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教学情境也为知识内化为素养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是学生核心素养生长发展的土壤,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脱离学生、脱离教材和脱离生活的“三脱离现象”以及浅表化和碎片化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大概念设计情境,并且注重学科逻辑、生活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三重逻辑的融合,设计具有“卷入度”的情境,提升情境的功能,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1.
在课改前,昔日品德课注重形式化,缺乏实效。课堂中,常常呈现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形式,情境表演注重课堂气氛"等现象。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学生所学知识很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学生的讨论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12.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实验在物理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概念,验证规律,培养科学方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实验的现象和事实作为激发思维,引导思维的手段,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形成物理概念和学习物理规律,要使物理知识深深扎根于感性认识的沃土之中。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的交互作用和合作。然而情境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理实验是展现…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生活,磨砺人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好数学。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  相似文献   

14.
1.提出的背景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境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而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出  相似文献   

15.
知识的情境性是指知识的习得和运用需要情境的支撑,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与制约的特性。知识的情境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境在促进知识运用和迁移上的作用,设计情境化课程。情境化课程以情境化的学与教为核心理念,以知识实践运用为目标,以实际问题情境为载体,以教师作为课程的创生者。教师在课堂知识教学中,可根据设计过程和呈现时借助的手段的差异,为学生呈现符号类、模拟社会生活场景类、操作类和基于技术支持类四种不同的情境课程,同时应处理好情境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脱节、"过度情境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所真正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机械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借助各种资源.强化情感体验.通过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而自己建构与生成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避免枯燥机械的理论教条讲述.而是要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正是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高中政治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这种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的,具有逻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知识场景呈现,其内容是源于学生生活情境,结合课本知识,导入基本思维的,同时更是注重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建构儿童实践智慧的过程。文章提出了"小学数学分析—解图—展过程教学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思考问题、探索思路,培养学生对知识发散思考、有序推理、定量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8.
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旨在通过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将"动"与"静"的特点融入教学中,借助"淘气的圆片"设计生活化数学情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肢体动作、思维想象、逻辑语言等形式来建构具有动静结合特点的数学模型,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的激发有重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物理的编写思路在于让学生会用物理名词去表达周围的现象,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对于学生的影响在于,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能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地分类,知道哪个范畴是属于物理学的,并根据物理规律摸清事物呈现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于此同时,学生在解释周围现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表象近似某个物理规律的"假"现象,还会遇到可以适用多种规律去解释的现象。但到底哪个才是真相?众多规律中又是哪个规律占主导地  相似文献   

20.
夏群 《文教资料》2012,(22):178-179
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进行反思,分析个人的做法和心得:选择来自学生生活的动漫案例作为贯穿整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潜、剖析,创设了三组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一例多用实现了学生、生活、教师之间的对话,在重构教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