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批评也正是想达到这一境界。批评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老师如果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棵大树,不做努力是不行的。批评学生要讲艺术,要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2.
批评,是教师教育和激励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不能被忽视,也不能被滥用。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教育,让学生接受教育是真诚的,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批评,是教师常见的教育手段之一。本文笔者反思平时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结合平时的备课,提出批评也须"备课",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获得最佳批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因人、因事、因时而异,选择最佳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要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批评看作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药,科学地运用批评这一手段去教育学生,用批评为学生点亮人生。  相似文献   

6.
徐大驰 《广西教育》2014,(29):62-62
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免不了要批评学生。然而,有的教师喜欢讽刺挖苦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采用柔性化的批评方式,通过"柔性"的批评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让批评与关爱相伴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是获得教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都会犯错,对此,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7.
学生犯错后,我们有许多班主任首先想到的是批评,认为不批评学生就不能教育,也不能警醒其他同学,只看到了批评的惩戒作用,没有想到批评会伤害学生,也没有去想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许多学生犯错误后,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是错误,只是总改不了。所以学生犯错后,我们不只是要批评他们,更多地应是思考学生为什么犯错,怎样帮助他们改正。  相似文献   

8.
批评也艺术     
身为人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不仅不利 于受批评者认识错误,而且会挫伤他们 的自尊心,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意识,给 以后的教育工作留下隐患,甚至影响学 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批评也要讲艺术。 一、批评学生要给"台阶下"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但是尊重学生并不 是不批评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连一 句批评都没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 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这种一味迁就、 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看上去是尊重了学 生,实际上是使得学生从小是非不分,弱 化了耐挫力。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艺术     
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中,免不了要批评学生。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警觉,改正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努力。这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切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项影响人的工作。学生取得了进步,必须予以及时的奖励,成绩才能得到巩固;但是当学生犯了错误,也要施以正确的批评,不仅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和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世界观。正确适当的批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但有的老师尽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却往往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想其关键是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批评而又使其不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法,批评教育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给予的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比,优越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求知、上进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他们的批评更是要求教师有健康的心理,用恰当的方法,发挥"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批评是教育学生的常用方法。用智慧选择恰当合理的方法批评学生,为学生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反而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选择正确的方法批评学生,不仅不会  相似文献   

13.
“批评”是通过对学生不正确的思想以及不良言行的评判 ,从而引起他们警觉并促使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一种德育手段。批评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 ,使学生能真正地辨明是非 ,提高认识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不可避免地要经常运用这一教育手段 ,使犯错误的学生能够改正错误 ,更快地进步。但如何使“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得当 ,行之有效 ,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批评要准确 ,实事求是教师对学生批评教育 ,首先必须做…  相似文献   

14.
处于人生特定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认识上会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他们不自觉地犯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批评也成为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必用的常用手段。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以我们的体会而言.教师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恰如其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谢兆勤 《文教资料》2010,(14):128-129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总是提倡多用表扬的语言。有人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种做法值得肯定。然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予以批评教育是必要的。要使教师的批评语对学生产生积极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必须研究掌握批评语言的艺术,正确运用批评语言。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教师批评语言的艺术性.以期与同行共勉,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要求之一。正确的批评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但批评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也容易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起来。那么怎样进行批评教育才能达到目的呢?我想,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需要把握好几个“度”:  相似文献   

17.
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采用批评的方法,但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如若使用不当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批评的原理、态度、方法等方面对批评艺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钮丽霞 《甘肃教育》2014,(24):41-41
正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方式更是一门艺术。适度、得当的批评教育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潜心研究批评的方式方法,起到批评教育的效果。批评教育方法也是有章可循的,也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入探究各种教育案例,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批评教育模式,讲究批评的艺术,让批评处处彰显教师对学生深切关怀爱护的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总是怒发冲冠、暴风骤雨般的一番训斥。结果自己伤肝损气,劳而无功;学生伤心赌气,毫无悔改之意,批评效果可想而知。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听后去思索,去回味、自省,达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共处,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批评语言学生才能容易接受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正确教育每个学生,以人为本,多给学生鼓励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批评也不可少。二者必须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的方法多,学生容易接受,而批评就不同了,批评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暗示是一种巧妙的批评方法,但是寻求暗示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暗示的方式很多,我认为这几种方式比较恰当,可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