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品德测评是品德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测评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指导测评的理念是一方面原因,在品德测评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本文主要从品德的复杂性,被测评者的变化性,测评者的主观性及其在目前在测评方法上的不完善对品德测评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中的困难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测评是现代德育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从学者们对品德测评概念的不同诠释就可见一斑.品德测评方法的研究应该借鉴国外经典品德测评研究方法,发掘我国古代品德考评经验,反思我国当代品德测评方法,解决品德测评研究的"三度" (信效度、预测度、可行度)问题,做到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品德测评是各校德育工作与德育效果的契合点,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一种调控作用。本文对学生品德测评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引入档案袋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以求突破传统的品德测评模式,使得学校品德测评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品德评价的高低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如何。作为科学的德育学科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品德测评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品德测评是否可能,有无必要的问题是品德测评理论与实践中基础之基础,在肯定品德能测要测的基础上阐述有关品德测评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一种学生认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的品德测评的综合测评方式,并努力使品德测评成为德育教育的过程,而非结果。  相似文献   

6.
品德测评是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中的难点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党政干部品德测评的研究多为理论性的研究,而实证性的研究几乎寥寥,同时关于研究内容和测评方法存在不同的看法,没有科学、统一、公认的标准。党政干部品德测评研究,要取得实效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即:掩蔽性、避免社会赞许性、预测性、避免虚假性。文章同时提出加强党政干部品德测评的指标体系、量化研究和工具及新的测评手段研究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我国党政干部的品德测评及选拔工作的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品德测评量化问题是整个教育评价领域中研究的难点。品德测评能不能量化、要不要量化以及如何量化,这是人们颇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关于品德测评量化的各种观,分析了各种品德测评方法的量化形式与技巧。最后从哲学与数学的角度论述了品德量化的实质与功能,并由此揭示了品德测评量化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思想品德测评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测评,普遍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品德测评标准和测评内容不确定,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不科学,测评结果的工具性价值无限扩大等方面。德育实践呼吁对思想品德测评的内容要进行细化分析并创建动静态相结合的测评模式,同时恰当使用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9.
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德育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现代品德测评的特点是发展性、主体性和生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自80年代以来中小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梳理后发现,我国理论界对品德测评的内涵认识较为一致,对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有不同侧重,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仍不够成熟.目前中小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需要以时代变革的视角,更加重视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为导向,重新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