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关注三个问题:即处于劣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的"双解困"问题;来自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帮扶问题.以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龙  韩静 《文教资料》2012,(25):89-90,99
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质量,加强培养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源头工作。始终坚持民主选拔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构建过程管理的淘汰机制,使得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源头水"活起来;整合校内外有效的党史教育资源,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搭建校内外实践教育平台,不断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效果。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源头"工作研究,对于推动大学生素质工程、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如何更好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明确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 高职德育要突出职业道德教学特色,就必须坚持体现职业教育特殊规律和要求,坚持"三个立足于"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劳动观为主线,构建以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规则、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教育目标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云云 《文教资料》2007,(17):21-23
科学发展观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尤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不可或缺的理论保障。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求真务实,大胆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前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状况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高校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职业道德教育应着重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职业态度教育,以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为核心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实践体验等途径,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由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决定的。为此必须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理念,切实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职业性倾向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共同要求,决定了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要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主体性、实践性、层次性、协作性、连贯性等原则。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改善理论课程教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社会职业实践等途径来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娉 《考试周刊》2014,(80):162-163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是职业道德教育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的体现和保证,其重要性在于直接关系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即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引入企业文化营造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精神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问题,还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大问题。所以,职业道德教育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本文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增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加强西藏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有利于大学生"五观"的树立,有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应从党史国史教育的内容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路径,切实增强西藏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以及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大学生的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滋养大学生的心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锻造大学生的品格,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着力创建以能力为核心、以效率为目标、以效果为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体系和模式,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和客观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在"学生一职业人"的双重角色中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隐性与显性的三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有之义,其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大量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基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与学校本身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直接相关。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建立高效运行机制,加强课程建设和考核,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两原则、八结合”,重点抓好九个关键环节,多举措统筹推进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蒋勇 《职教通讯》2015,(2):71-7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关键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坚持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要坚持改进创新,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大学生友善品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族复兴与社会转型使各种关注挑战扑向中国,而"棱镜门"事件的爆发导致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更为复杂;同时,外籍教师的需求因国际交流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在此形势下,外教职业道德风险日益凸显,职业道德不良的外教虽属少数,但大学生对外教有较高的关注度,因此易诱发恶劣影响,带来深刻教训。故高校需谨防外教利用课堂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不良渗透。据外教职业道德风险的三大层次,防范外教职业道德风险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外教职业道德规范;提供外教系统的职业道德岗前培训和社会支持;坚持跨文化交际培训;建立外教职业道德调控监管机制,将外教职业道德纳入学生评价内容,进一步体现在教师的评聘考核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诚信缺失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呼唤。本文从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存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倾向,表现为以个人本位为导向,对社会价值引导着力不够;富含西方理想主义色彩,脱离我国现实国情;侧重实用主义技能传授,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教育被弱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视域下解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一是应坚持以社会目标为主导的价值引导;二是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实施以职业宏观环境为导向的国情教育;四是拓展以学习、生活、做人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9.
订单式培养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构建了新的平台和机制,在这个条件下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客观必然性。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显性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和其他形式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实习中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校园文明环境的建设、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都需要性道德教育,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应对大学生开展"真爱负责"的性道德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性道德的认知;开展"自愿无伤"的性道德规范教育,规范大学生的性活动;开展"自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性道德修养和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疏导教育为主的理念,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