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男篮及对手在第23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持球突破技术状况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在持球突破技术的运用上较对手更具实效性,但缺乏突破意识,突破次数明显少于对手,降低了内外线配合效率,不利于中国男篮集体战斗能力的加强,并就此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凤武作为中国男篮(1982年至1992年)的一名优秀后卫,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进攻技术是突破上篮。他身高虽只有1.86米,却常常能在高大对手的面前突破过人,或投篮或助攻,命中率和成功率都很高。其技术特点是——在离篮筐五至六米处就准备进行突破,在对手的严密防范下,起动前作出逼真的投篮假动作,在吸引对手贴紧自己后即顺势运球过人突破。他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持球起步上篮的步幅特别大,当第二个对手上前补防时,孙凤武跨完第一大步后尽量贴住对手进行闪避摆脱,在跨出第二大步时已经变向或转向突破而插  相似文献   

3.
在第23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中国男子篮球队持球突破总次数少,场均少于对方;突破得分占总得分不足1/5,明显少于对手占总得分1/4的比例;突破分球到位率比韩国和黎巴嫩低,说明突分的战术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持球突破技术有技巧性、技能性、凶悍性3大特征,而中国队在同侧步突破技术运用权重排序偏后;持球突破技术在比赛中40%~50%直接投篮,30%~40%转化突分战术形式,10%~20%造成对手犯规。研究发现,中国男子篮球队持球突破技术占有全面优势,但由于突破总次数太少,限制了技、战术实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持球突破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要想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大效应,必须要增加突破时的隐蔽性、突然性和欺骗性以及突破过程中的动作变化。而持球探步突破就是指持球队员利用脚步动作试探对手的防守,并针对其防守变化进行突破的方法,经过多年的赛场运用表明,它是一项变化多端,对手难以防守,攻击性极强的突破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界锦标赛上取得了第15名,比赛中失误成为中国队致命的要害,本文对比赛中的失误进行分析后,得出中国队后卫失误较多;失误方式以传接球居多,持球运球失误次之;同时中国队失误后回防不力,对手得分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男篮应对全场紧逼的攻防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观察与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对手全场紧逼时中国男篮的攻防战术。结果表明:对手使用半场或消极紧逼时,中国男篮各种进攻方法的使用较为平衡,成功率也较高。对手改用全场紧逼时,中国男篮依赖成功率较低的个人进攻(运球突破、长传),失误率较高;仍一成不变地使用半场盯人战术,防守效果落后于对手。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篮要面向世界强队找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男篮经曼谷亚运会比赛,虽以绝对优势获胜,但要面向世界强队找差距,中距离投篮不准,持球突破能力不强,防守差,内线队员犯规多,是我国男篮目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跳步急停持球突破,也叫速度过人,在比赛中具有很强的攻击力。目前个人防守多采用平步站位,扩大了防守面积,使原地持球突破较为困难。采用跳步急停持球突破,不仅速度快,变化多,而且个人的攻击能力大大提高。五十年代,我国家队杨伯镛就用此项技术,对付欧洲强队的高大队员,使对手难以防守,成功率极高。但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对这项技术运用较少,有些队员还没有掌握好技术要领。为此,笔者对这项个人攻击技术,再进行探讨。 跳步急停持球突破技术的方法: 跳步急停持球突破,是运动员接球前,根  相似文献   

9.
以比赛实况录像资料为研究对像,运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6场比赛的失误情况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虽然中国队取得第15名的成绩,完成了出征前制定的比赛任务,但通过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资料发现中国男篮在失误方面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传接球失误最为致命,占总时务的一半,失误已成为阻碍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因素。建议中国男篮应加强篮球基本技战术训练,提高攻防质量,减少失误次数,缩小同世界篮球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街头霸王     
出其不意 后卫怎么这么倒霉,遇上这么一个神叨叨的对手。 后卫在圈顶附近持球伺机进攻,他先向右做突破的假 动作,见对手毫无反应。突然向左做交叉步突破。 这回防守者可不能不动了,马上后撤步 堵截。  相似文献   

11.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与对手和世界强队存在着多方位的差距,其中在进攻上与对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2分投篮能力和助攻能力明显弱于对手和强队,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防守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抢断能力明显弱于对手,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中国男篮应着重提高进攻配合的默契性、传接球的技巧性和突破分球的能力,增强适应凶狠防守的能力、投篮时的抗干扰能力和防守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体育》2008,(12):59-59
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比赛中,掌握好突破时机,合理地运用突破技术,既能直接切入篮下得分,又能打乱对方的防守,创造更多的攻击机会,增加对手的犯规。  相似文献   

13.
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与对手的差异,探讨了中国男篮技术在亚洲的具体位置.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总投篮命中率、场均失分率、场均失误等指标高于对手;总得分、罚球命中率与对手有差异,但不显著;篮板球、抢断球、助攻、盖帽与对手有显著差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先天条件上优于对手;中国男篮在与对手在攻防技术指标对比上占优势;中国男篮在攻防能力上的发挥要好于对手,攻守趋向平衡.但是,中国男篮在攻防两端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文章需找出中国男篮在攻防能力上的闪光点和弱环节,对中国男篮以后的科学训练、卫冕道路、缩小与欧美篮球强国竞技水平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全部6场比赛中在队伍结构和人员配备、突破、篮板、快攻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虚晃突破上篮Pump Fake Pivot Step Lay-up科比不但投篮的招数够多,突破也是其杀人的最重要武器。科比突破的速率并不快,但是步幅很大,往往第一步就能甩开对手,但当对手跟的比较紧时,科比在篮下多变的脚步动作就会助他一臂之力。1.科比持球之后,左手运球至罚球弧顶位置,由于防守者紧跟着自己,科比一直用右胳膊肘顶着对手,一方面防止对手抢断,另一方面还能随时感觉防守者的位置,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男篮在29届奥运会中与对手比赛的各项攻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男篮进攻得分能力较弱,尤其是限制区内的得分和二次进攻得分能力及进攻篮板球的拼抢能力明显低于对手;中国男篮的抢断和防守篮板数量明显少于对手,而失误次数却高于对手;中国男篮由守转攻的节奏缓慢,前后场接应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投次、2分球命中率、抢进攻篮板球、突破和助攻等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注重球员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其规范性和实效性;多同世界强队进行交流,强化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约旦队2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认为中国男篮中锋队员和前锋队员攻防能力强于约旦队,后卫队员的攻防能力明显弱于对手,特别是内线强攻突破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对比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在2018年亚运会男篮决赛中的整体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进攻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和助攻上表现较好,两分球和罚篮上与对手基本相当,但前场篮板上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上明显优于对手,在后场篮板和抢断上两队相差不大,犯规上两者持平。但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男篮要略优于对手,尤其是比赛中的三分远投能力和盖帽上明显强于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