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西方的类概念,中国的推类思想,西方的类比推理可以统称为一种逻辑思维,即类思维。类思维在逻辑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逻辑史讲推类,西方逻辑史讲类比,而推类实际上也是一种类比,类思维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打通中西方逻辑的一个关节。要推类或是类比得先知类,中西方关于类的概念其内涵不尽相同,但就中国古代的推类和传统形式逻辑中的类比而言,两者却是机理相通,都是“类同理通”,只是中国的推类更重内容而轻形式,但两者对于整个逻辑的发展同样重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类比生发了比喻,推进了认知。  相似文献   

2.
“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墨子》中才以思维规律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而“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逻辑范畴并被自觉运用也是从墨家开始的。墨家逻辑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对“类”观念的阐述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墨家“类”观念有重要的逻辑意义,其“类”观念是中国古代的推理类型——推类的基础,只有搞清楚中国古代“类”的观念,才能正确理解推类。  相似文献   

3.
“类”、“故”、“理”这三个范畴,是先秦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墨家最先提出“类”、“故”、“理”三个范畴并以之作为推类的逻辑法则。古代中国人重“实”,突出地表现为强调用实践效果或实际效用来证明某种思想、理论或知识是否为“真理”。这种“效验”论,实质是中国古代的科学证明论,其逻辑方法就是墨家提出的“效”式推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语言影响不同的化,不同的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有其独特性,从而使得以思维中的推理为研究对象的逻辑也要受到语言的影响,汉字的特征造就了汉民族思维样式,形成蚀特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有不同于西方逻辑的特点,即注重形象说明,忽视抽象概括,逻辑理论的明晰度不强,以推类为主体,重问题研究,轻形式概括。  相似文献   

5.
推类是以墨家逻辑为主体的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构成“推类”的主要成分是“名”、“辞”、“理”、“类”,刘徽《九章算术注》对这些推类成分有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逻辑传统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同异,而进行的以类推之的推类,是中国古人经常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集诸子百家之成而独树一帜的荀子,在谈说论辩的思维实践中,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思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所缘以同异"的类概念认识,从"物各从其类"展开对类概念的考察,并通过关于"正名"的阐述,全面地论述了"譬称以喻之"、"推礼义之统"、"举统类而应之"、"推类而不悖"等推类思想,从而使推类思想在中国逻辑传统中更加繁丽多姿.  相似文献   

7.
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思维逻辑可以概括为“比类逻辑”,这种致思方式对于“传统政治文化”的思维特点影响深远。本文梳理了传统比类逻辑的构成要点,分析了比类逻辑与王权专制思维特点的关系,并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立场上,对于这种文化遗存的深层影响做了剖析。指出,作为文化遗存的“比类逻辑”思维特点使得当代中国的政治思维在某些层面或某些地方还滞留在中世纪,这是解读当前一些政治文化现象——诸如对于政治权力普遍崇拜和挥之不去的“个人迷信”等等的深层传统文化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类型或形式的科学。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所孕育的逻辑 ,必定会有各自的特点。古印度的因明不等同于古希腊的三段论 ,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也不应是西方传统逻辑的复制品。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合理解说和科学定位 ,而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不断开掘正是这种探索的结果。它深入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思维特质 ,确立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世界地位 ,并给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推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事物或现象的同,异为据,以“类”推之为的推类,是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它既影响着人学士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也是思想家们用来阐发自家思想和主张的重要手段。被儒家学尊奉为“亚圣”的孟子,在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中大量地运用了推类的思维方法,他提出了“凡同类,举相似也”的类观念,采用了寓言明理,博喻巧譬,层层推进,以谬制谬推论的推类方式,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推类思想多姿多彩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孙子的军事理论体系架构的过程中,已经涉及到概念、推类方法、演绎推理和思维规律等诸方面。《孙子兵法》中的多种逻辑范式,用现代经典逻辑的目光加以审视,仍有许多值得重视的思想。孙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实践逻辑家,学术界应当恢复他在中国逻辑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孙子的军事理论体系架构的过程中,已经涉及到概念、推类方法、演绎推理和思维规律等诸方面。《孙子兵法》中的多种逻辑范式,用现代经典逻辑的目光加以审视,仍有许多值得重视的思想。孙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实践逻辑家,学术界应当恢复他在中国逻辑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以类同关系为基础的推类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谈说论辩方法。作为先秦名学思想集大戍者的苟子,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的相关思想.其推类理论更为自觉。但他继承了儒家的正名为政的传统,其推类思想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倾向,体现了先秦文化的“道德型”与“政治型”特性。  相似文献   

13.
墨家逻辑是基于事物间"类同"关系的"推类"推理。《九章算术》刘徽注(简称"刘注")继承和发展了墨家逻辑的"推类"推理理论,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九章算术》中"九类"应用数学题的注释与论证。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中蕴含的这种"推类"推理,其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论文以《九章算术》"割圆术"为例,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推理的机制与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是否有逻辑?中国古代推类的定义、特点以及逻辑性质?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特点以及学术价值,关于中西逻辑比较,这些问题既是近年来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2011年在河南开封召开的中国逻辑史全国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与会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争鸣,从一个角度折射出新时期中国逻辑史领域的研究状况。这种状况,为推动中国逻辑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援类而推的方法,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并广泛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按照两种不同事物、现象在"类"属性或"类"事理上具有某种同一性或相似性,因此可以由此达彼、由言事而论道的一种推理论说方式.这种方法的特质是建立在"类"概念基础之上的,其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古代主导的推类"法式",是一个由兽名至祭名、善名、族类名、种类名、法式名的历史的过程,铸就了中国古代的主导推理类型.这种具有普遍适用的逻辑思维方法论意义的"推类"法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思维发展的必然,有其稳定的由"言事"而"言道"的推理结构.其成立的依据是事物类属性、类事理的相似性或同一性,表明了思维的确定性认识,使之具有了法则的一般规律的意义,使"推类"思维方法的逻辑性越来越明显,推理功能越来越显著.其取法标准既有伦理的标准,也有逻辑的标准,使得先秦逻辑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伦理化倾向.其思维进程是通过比照事例而分类,进而援类而推.在其大量的实践应用中,"推类"法式反映了中国人在生活态度上更偏重于精神感受,积淀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它演进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其背后的逻辑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了解,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增强我们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类比推理在人类的认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推类这一推理形式备受重视并占主导地位。到了近代,西方传统逻辑传入中国,传统类比推理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成长并获得长足发展。中国古代逻辑中的推类与传统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本质相同,但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礼”对“推类”思维的诉求;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政治伦理实践对“推类”思维的诉求,说明先秦的政治伦理实践与“推类”思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20世纪初,借助西方传统逻辑的理论与方法,近代学者开始系统研究以墨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的类范畴.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日趋全面和深入,出现了一大批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门成果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墨家“类”范畴.本文从“类”范畴研究的基础、方法、内容等方面人手,分为四个方面来探讨近现代时期关于“类”范畴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传统逻辑是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学科。对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大学生,应以教授传统逻辑知识为主。因为人类的思维是以自然语言为主,现代逻辑不可能取代传统逻辑。  相似文献   

20.
狱政逻辑是法律逻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形式逻辑这个母逻辑下的“子逻辑”。狱政逻辑是研究思维的,但与形式逻辑研究思维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研究罪犯的逻辑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以及如何破斥和矫正罪犯思维的逻辑方法,因而狱政逻辑要结合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其思维形式与规律。本文旨在原有的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狱政逻辑学的对象、性质、内容、体系等,以创立新的逻辑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