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简述生态文明起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生态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列举了与生态文明相斥的行为,给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学途径。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关系密切,但二者并不等同: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平台。污染环境、过度利用和开发自然、过度消耗资源、盲目利用和改造自然等等都是与生态文明相违背的行为。从加强生态学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学意识,国家的重大工程计划要充分吸收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政府机关和工矿企业要配备生态学专业人才,加强国家的生态战略研究以及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预报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 途经 。  相似文献   

2.
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兰萍  黄璐琦 《资源科学》2008,30(2):296-304
文章回顾了中药资源生态学发展的概况及学科产生的背景,总结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特点。归纳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药资源自身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生产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阐述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多样性与种内变异、尺度效应、自组织、逆境效应。介绍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生态学、生理学及中药资源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指出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原地观测、受控实验、综合分析等普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以中药资源质量检测为代表的技术方法,如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光谱分析技术、色谱技术、中药指纹图谱等。认为作为一门新生的应用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中药资源生态学的发展必定呈现出以下的趋势:普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中药资源生态研究进一步融合。中药资源生态学独有的理论方法体系将逐步形成和完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中药资源生态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刘某承是个典型的"80后",但进入生态科研领域已有10多年。一路走来,他踏实科研,从当年意气风发的理学学士、生态学博士,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副主任。所有的动力都源自刘某承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他伏案疾书的身影,试验地里他一待就是10来天。他的生态学研究正为区域可持  相似文献   

4.
姜成林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7月生,云南威信人,微生物学专业。曾任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原教育部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德国天然产物研究所-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联合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约科学院、美国微生物学会、日本菌种联盟、日本放线菌学会等会员。  相似文献   

5.
<正>姜成林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7月生,云南威信人,微生物学专业。曾任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原教育部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德国天然产物研究所-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联合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约科学院、美国微生物学会、日本菌种联盟、日本放线菌学会等会员。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2008年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的第18期新观点学说学术沙龙会议上,与会专家对土地生态学的学科探讨,阐述了国内外土地生态学的进展状况,分析了目前土地生态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是土地生态学的设置是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有数量管护向质量管护和生态管护的国际发展趋势的强烈需求;二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是土地生态补偿和土地生态评价。  相似文献   

7.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论理论蕴含着深入人心的生态观,他指出全世界经济和社会秩序在实际与理论之间呈现出的致命性冲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生态环境方面的矛盾,地球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崩溃威胁。他提出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克服生态危机的思想被世界所瞩目,福斯特在对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资本主义进行抨击的同时,提出社会主义复兴的伟大趋势并指出对此充满信心。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重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信息生态学研究状况,提出要为"信息生态学"正名,区分"信息生态学"与"生态信息学",并对信息生态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生态学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CERN生态站动态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前言为了更好地认识并解决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从 1 988年开始筹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其目标和任务是提高我国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和生态数据的质量 ,为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长期、系统的数据支持。CERN包括农田、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介绍了"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流域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学效应"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及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针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实事求是地指出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系统揭示大型水利工程长期生态学效应的要求.在分析我国江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事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以及内陆水域水资源、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科技现状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实施国家重要流域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资源环境和谐发展重点专项"的建议,推动生态水利、流域生态、生态修复学科创新,重点解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创新和集成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流域资源环境养护高新技术,为国家决策提供有科学和国际法依据的数据支持、维护国家流域权益、保障江河湖泊生态安全、支撑水利水电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动物生态学是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角度研究动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的分支,是由动物学与生态学等交叉形成的学科。动物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规律的研究,对于健全生态条件,对于人类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引申出企业生态位以及企业生态位宽度,然后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从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品牌资源、制度资源、人文地理环境资源六个生态因子分析与研究了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刘宁  时金芝 《现代情报》2005,25(3):166-167,170
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产物,是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文章介绍了生态信息科学的概念,对生态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信息获取、管理、分析、传播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发展生态信息科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监测是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搜集和整理了2001~2013年我国生态监测国内学者发表的中、英文文献3776篇、著作20本,按照不同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生态监测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和论述,为我国从事生态监测的研究者了解和把握中国生态监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春燕 《学会》2023,(7):22-24
<正>学会名片 中国生态学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由全国生态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成立、非营利性的综合性学术社团,现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发展我国生态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2万名、单位会员11个,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与工作委员会,主办专业学术期刊8种,已加入国际生态学会、东亚生态学会联盟等国际组织。学会倡导“开放、民主、协作、创新”精神,繁荣生态科学事业、推进生态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被一些生态社会主义者称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蕴含的"生态学理论"也在不同意义上获得人们的肯认.不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看作是最早的生态哲学家,他的生态学理论也被尊奉为最早的真正意义的生态学理论.然而,当生态社会主义者进一步拷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取向问题时.却陷入了一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争执.有人认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是生态中心主义,也有人说是人类中心主义,孰是孰非,难见长短.在争论中,有人提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人类生态学的.我们认为,从人类生态学视角理解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扬 《科技管理研究》2001,(4):58-59,57
近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草业研究项目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性进展,尤其在运用生态学方法改造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荒漠及绿洲生态景观与生产现状的研究方面,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领先水平,也为目前西部大开发中建设良性农业生态和解决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依据和生态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向自然环境盲目地索取资源的现象愈演愈烈,其速度远远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破坏加剧、资源消耗过度和枯竭。特别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从环境生态学角度来具体阐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城市、农村和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借助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运用"中国平均生态生产力"对单产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调整,引用"中国平均均衡因子",提出"中国标准"的生态足迹新方法,构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误差检验结果满足模型精度要求,以此对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年-2009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②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不出现明显"突变"的前提下,2010年-2015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呈稳步增长趋势,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这种增强只是从弱不可持续状态向弱可持续状态逐渐逼近,并没有达到中等可持续状态或强可持续状态。保住耕地面积"红线"和对山区耕地资源进行整理、技术改造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实现云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策。  相似文献   

20.
体育旅游已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文以云南省所特有的资源为出发点,对在云南省开展体育旅游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族特性、文化底蕴、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为云南省开展体育旅游提供了资源优势平台。云南省应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新业态,发挥体育旅游在旅游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