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认为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又便于收集,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对象.但屋面积累的污染物和一些屋面防水材料的渗出物也会产生污染,影响屋面雨水径流水质.本文通过对不同的降雨量、降雨强度、两场降雨的间隔时间、屋面材料、空气污染程度对雨水水质的影响观测,对郑州市城市屋面雨水水质进行分析,得出屋面雨水水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大,并总结各因素对其影响规律,为雨水径流水质的检测、定量分析及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水处理系统中,粉末活性炭对除去水中臭和味,改善水质口感效果很好;对色度、CODMn有一定的除去能力;对浊度、电导率、PH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作为水厂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运行方式灵活,费用低廉,效果明显。通过综合研究成果,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厂应用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参照兰州地区已有的降雨雨水径流污染物含量资料,收集了兰州交通大学内地表径流、屋面径流,检测了其中污染物真实含量,得出两种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含量特点,研究了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浓度较高的冲刷效应特点,以期为城市雨水处理提供可靠的实际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岔巴沟流域不同下垫面对降雨径流关系影响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不同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选择黄河岔巴沟流域,采用野外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降雨实验,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不同下垫面覆盖度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等情况下进行了水文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对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耕作措施、降雨径流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下垫面对径流系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黄土沟壑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有很大影响,其中耕作措施的使用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远大于地表覆盖率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地表覆盖率单因素变化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变化不超过10%,而当采用耕作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大于20%。在相同雨强下,草地与裸地的出流量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草地的出流量约为裸地出流量地50%,草地与裸地对降雨径流关系地影响差异较大,在小雨强的时候,草地对降雨有较强的滞留作用,随雨强的增加,这种功能明显减小,而裸地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绿色环保型水质净化器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水生植物在水中呼吸及代谢的特性,设计一套绿色环保的水质净化器装置,来研究其对富氧化水体的影响和变化,并进行试验,检验其可行性及净化效果,做出了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7.
近50年东江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东江流域近50年降雨、径流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下,东江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而由于人为调控,径流量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②月尺度下,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则在旱季更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旱季径流逐渐由纯粹依赖降雨演变为更多由人工水库、闸坝等补给调控,即人类活动对东江径流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8.
开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开都河属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的深入进行,开都河径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目的,该文采用经典的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检验方法,利用该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大山口水文站1958~2002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对比了气温、降雨和径流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其他季节的年径流基本表现为1958~1973年偏丰、1974年~1986年偏枯和1987年~2000年偏丰,并在1987年~2000年间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高-低-高三阶段,其中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上游年降雨量1973后跳变减少,其中夏季降雨量于1977年~1988年间为多年最小值;中游夏季降雨量1987年后跳变增加.以径流自身的特征变化为时段划分基础,对比了径流、降雨和气温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夏季年际降雨与气温变化是引起夏、秋、冬季径流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年降雨变化对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夏季气温变化导致的冰川融水变化对径流具有一定调节作用,70年代~80年代冰川融水减少使径流减少幅度大于降水减少幅度,而90年代冰川融水增加使径流增加幅度大于降水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9.
对青岛市多植被覆盖路面的5场降雨径流进行监测。分析了典型降雨-径流事件中重金属粒径分布特征和各个颗粒粒径范围内重金属的含量.在城区绿色景观建筑分布设计的过程中,利用重金属粒径分布特征和各个颗粒粒径范围内重金属的含量的分布特征作为权重选取参数,并根据不同最大径流量和重金属浓度等信息,根据绿色景观植物不同滞留介质特性,选取不同种类与分布区域和分布数量,实现城区最优绿色景观建设分布的设计。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绿色植被景观分布区域中,雨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具备明显的冲刷效应.通过合理分布的绿色植被拦截路面径流22%~35%的径流量,能够有效去除路面径流中99%的铁、锰、铜、锌、铅、镉等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利用绿色植被景观去除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降雨开始时流域蓄水量W0对降雨产流量R影响极大。本文介绍了根据蓄满产流数学模型,从实际降雨径流资料出发,分析计算W和R,建立降雨径流相关图以用于由实测降雨预报洪水。  相似文献   

11.
李贵  刘久才 《金秋科苑》2008,(20):149-149
一、径流特性 柳河水库位于庆安县城南35公里处,是拉林青河支流柳河中流上的一座中型水库。拉林青河来水以地表径流为主,其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可分为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其中融雪径流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所占比重较小。降雨径流为主要来源,径流年内、年际丰枯变化大,其分配受降水影响较大。年降水大部分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一、径流特性 柳河水库位于庆安县城南35公里处,是拉林青河支流柳河中流上的一座中型水库。拉林青河来水以地表径流为主,其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可分为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其中融雪径流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所占比重较小。降雨径流为主要来源,径流年内、年际丰枯变化大,其分配受降水影响较大。年降水大部分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选用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3种吸附剂对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对比吸附实验,以活性炭纤维毡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粉末活性炭,再次是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速率快,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吸附去除率高、吸附容量也高于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的数倍。  相似文献   

14.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硝基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2克,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窟野河季节性断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最新实测径流资料为依据,采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指标,对窟野河流域径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了窟野河流域径变化趋势;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建立了降雨与径流的相关关系式。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窟野河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多集中在7月、8月;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下。流域多年径流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降水和人类活动在不同时期对径流的影响程度不同,2000年~2005年间人类活动影响所占比例高达92%,人类活动加剧是导致窟野河流域断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降雨、径流及气温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区降雨量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径流量却呈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以1995年为分界点,前后两个系列的统计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已经不符合水文资料"一致性"的要求;流域气温上升,对降雨、径流有一定的影响;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流域宏观尺度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地  甄霖  陈操操  杨丽 《资源科学》2007,29(2):156-163
大流域宏观尺度上长时间序列的降雨变化、景观变化、径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是近年来研究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研究泾河流域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40多年来的降水具有微弱下降趋势,降雨倾向率为-4.9mm/10~-11.3mm/10年;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降雨量表现为不变或微弱下降;②泾河流域1986年~2000年15年之间,景观结构变化不大,一直以草地景观和耕地景观为主。草地景观和农耕地景观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林地景观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景观类型一直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在宏观景观格局的变化中,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农耕地景观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农耕地景观所占比例维持稳定;③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年径流量逐年较大幅度地减少,下降速度达到每10年减少1.78m3/s。在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径流和径流模数在过去30年中基本维持稳定,整个泾河流域年径流量逐年下降;④相应年份内对应的径流和降雨相关性极为显著(P<0.01)。在泾河主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每减少10mm,径流可能相应减少70×108m3,在马莲河分流域地区每减少10mm,径流可能减少110×108m3。在泾河流域,若维持景观结构的稳定,则径流的变化趋势会与降雨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景观结构的微弱变化会改变径流对降雨响应的变化幅度。在景观组成中,耕地景观比例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径流。  相似文献   

19.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硬化地表面积的增加,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已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洪涝问题突出。城市雨洪模拟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城市洪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选取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为研究区,利用SWMM模型构建城市雨洪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和管网径流过程;依据不同场次雨型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对应的降雨过程,并驱动已构建的雨洪模型,评估现状地块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实现情况;据此,提出不同海绵措施的空间布局以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洪峰流量误差在8~26%之间,而峰现时间误差为-8%,-1%和0。现状地块条件未达到北京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80%);采用在道路、建筑和绿地分别增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下沉式绿地,并分别按20%,40%和40%的方案比例分配时研究区90%的地块均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还增加1.79万m3可利用水量。本文既可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评估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城市海绵措施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冯圣柱 《科技风》2013,(12):58-59
对漠阳江流域2007典型枯水年的降雨、径流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并结合多年降雨、径流状况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扼要阐述产生枯水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