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西省高中各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3000名高中生,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评价。结果:学习焦虑因子上不年级间有显著性差异,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最高,其次为高一,最低为高三,在其他因子上不同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及恐怖倾向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其它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二是一个关键期,较之高一与高三更易出现问题;女生较之男生更易出现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学习焦虑这类重点问题,采取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探讨亚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大学生身心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1)我校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为34.34%,亚健康人群有136人,健康人群260人。(2)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是否健康、生源地、休息与上网时间的长短影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结论:大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是否健康、生源地、休息与上网时间长短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兴趣程度、父母期望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高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常咨询档案对高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大一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不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等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情绪、学习、人格和抑郁等方面。结论要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引导她们走出心理误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西部地区县域内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工具,对西部某县少数民族中学的初中生795人做了有效调查,结果发现县域内少数民族初中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初二和初三学生的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女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显著高于男生。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对西部地区县域内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支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性别平等,及时给予女生群体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田晓敏 《科教文汇》2011,(2):134-136
本文以上海某中学200名六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为受试对象,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词汇量、词义量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女生的词汇水平高于男生。2)学生掌握的单词水平主要在中学课程标准词汇的范围之内,自主性学习词汇的能力较弱。3)学生的平均词汇量逐年增长,但是忽略了词义量。  相似文献   

8.
冉素真 《科教文汇》2011,(33):39-39,77
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普遍较男生高。本文分析了不同年级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旨在为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承慧 《科教文汇》2013,(6):188+190
本研究通过对180名中学生的焦虑倾向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焦虑倾向总体处于轻度焦虑状态,不同年级的学生,因为学校适应、学业压力等方面的不同,在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焦虑水平。男女性别之间的焦虑倾向存在明显差异,女生的焦虑倾向明显大于男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城郊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发生发展规律,为相关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对长沙岳麓区城郊某普通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200人进行调查。结果:200名学生中有9.5%有问题行为,男生问题行为状况较女生严重。结论:城郊中学生的早期问题行为与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控能力低、自我意识强烈以及未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某医学院大学生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医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年级~4年级医科类大学生共404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进行调查。结果:医学院大学生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的平均值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对男、女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较女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结论:医科大学生容易产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张灏 《科教文汇》2013,(12):189+191
目的:调查芦山震后1个月当地初中生焦虑状态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分布。方法:在四川芦山4·20地震后随机选取370名初中学生,采用状态———特制焦虑量表(STAI)中特质焦虑部分进行调查。结果:(1)芦山地区初中学生在震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焦虑状况,初中学生总体焦虑得分平均数为43.65,标准差为7.66;(2)该地区初中学生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明显高于另两年级,初一年级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年级;(3)性别维度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和高等教育管理者构建服务学生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上的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都明显高于常模,而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的得分都低于常模,且男生的得分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男生在"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的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都明显低于女生;城市和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存在差异;独生与非独生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不存在差异;大学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总体上要低于其他年级学生。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度偏低,性别、年级等因素对社会支持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保定市大学生对饮用水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为以后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保定市某高校2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饮水KAP问卷调查。结果:保定市大学生的饮水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部分行为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饮用瓶装水和饮料行为较女生频繁,部分健康行为的执行率随年级的增高逐渐增高。绝大多数学生想了解关于饮水的健康知识,其中最受欢迎的教育途径是宣传资料和网络平台。结论: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饮水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53名医学新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6.83%,阳性项目比较多的出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该医学院新生除了恐怖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无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男生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显著低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除了在恐怖、偏执两个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结论:该医学院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南宁市各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参与动机,揭示南宁市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参与动机的现状和影响运动参与动机的原因,为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提高教学成果,为各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建议和依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性别、年级进行调查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南宁市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参与动机的现状分析:1、南宁市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参与动机的总体情况.2、南宁市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参与动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专项运动参与动机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南宁市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运动参与动机总体水平一般.鉴别原则和内部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2、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内部动机高一至高三年级呈上升趋势,缺乏动机,高一、高三比高二年级好,高三为最好.3、高二比高一更加缺乏运动动机.4、性别差异使得运动参与动机存在差异.女生在外化原则与男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其生理、心理特征态度的差异影响其内部动机、鉴别原则和缺乏动机的差异.女生在内部动机、鉴别原则强于男生.而男生在缺乏动机上要强于女生.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为了探讨中学生快餐阅读现状,采用自然观察法对90名初中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初中生更多倾向于选择手机阅读,在阅读内容上,阅读视频的略高于对话、文字及图片;初中生阅读内容中的文字、图片、对话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女生阅读文字、图片的得分均高于男生的,男生对话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屏幕对话中,语音聊天高于文字聊天,屏幕对话中具有明显的去情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了解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藏文简式版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西藏某县某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为主,父亲情感温暖平均分为(10.57±3.78),母亲情感温暖平均分为(11.42±4.02),其次是父母过度保护,父亲过度保护平均分为(10.41±3.93),母亲过度保护平均分为(10.74±4.16),第三为父母拒绝,父亲拒绝平均分为(5.04±2.83),母亲拒绝平均分为(5.24±3.43)。多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初中生感受到的父亲拒绝、母亲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均有差异(P0.05),男生更多的感受到父母的拒绝,女生更多的体会到母亲的情感温暖,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感受到父亲拒绝、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均有差异(P0.05),年级低的学生更多的体会到父母的拒绝,年级高的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母亲的情感温暖,不同家庭结构的初中生感受到的母亲情感温暖和母亲过度保护上有差异(p0.05),来自核心家庭的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母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结论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初中生的教养方式大部分以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为主。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级及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10):89-90
目的:以调查上海市高中生坐式生活行为现况,及比较不同性别与年龄的上海市高中生坐式生活行为差异为目的。方法:以上海市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坐式生活行为的相关情形,并以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定及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结果:上海市高中生有64.7%的学生每天与屏幕相关的坐式生活行为超过两小时,93.5%的学生与学业相关的坐式生活时间超过两小时。结论:多数上海市高中生将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花在了坐式生活行为中,其中,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电脑使用时间更长。高三学生每日课余时间,与学业相关的坐式时间比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更多,且与屏幕相关的娱乐时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