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宝友 《科技风》2015,(5):132-133
依托吉图珲客专选取典型膨胀土边坡断面,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理想线弹塑性Mohr-Coulomb三维立体模型,应用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分析抗滑桩加固前后边坡失稳时的滑动面特征,研究表明:抗滑桩阻止了上部土体向下的滑移变形,但桩前土体仍然产生了滑移变形,对膨胀土边坡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大边坡工程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抗滑桩通过自身之间形成的土拱效应,有效地阻止了桩后土体的滑动,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对边坡加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际工程中复合多层结构的地质体广泛存在,而抗滑桩是边坡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加固手段。因此,探究复合多层地层条件下双排桩对边坡的加固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相似材料制作不同类型的物理模型;然后搭建应变、应力、速度等多手段集成式监测系统,实时捕捉桩-滑坡体-滑床的力学演化规律;最后开展双排抗滑桩加固多层地层边坡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复合多层地层条件下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特征、抗滑桩荷载分担比及最优桩布设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和地质层面对桩身应变和弯矩的影响显著,据此总桩长可减小为当前长度的5/7;构建了双排桩对滑坡体推力的分担比与排距的关系模型;当排距为5D(D为桩直径)时,双排桩荷载分担均衡,充分发挥了双排桩的协同作用,且桩变形在规范范围内。因此,最优桩排距确定为5D。研究成果可对复合多层滑坡双排抗滑桩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某江岸公路路基土坡受到暴雨和地表渗水的影响,在临空及自重作用下出现了滑坡变形。文章建立了工程地质模型,考虑影响滑坡因素赋予滑体不同的力学参数,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滑坡在天然状态的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通过强度折减得到的边坡潜在滑动面和安全系数与实际情况一致。在滑坡的一级平台上设置抗滑桩,并对加固后的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满足工程要求;抗滑桩治理后滑坡体表层分布的拉应力明显减小;滑坡剪应力集中于桩与滑面接触的位置,说明抗滑桩很好的发挥了阻滑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破坏失稳问题,提出不同土质和开挖方法采用不同的稳定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推力计算,分析开挖不采取支护和开挖并采用抗滑桩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剩余下滑力,得出抗滑桩有效地阻止了边坡变形破坏,并达到最终稳定,表明公路边坡开挖过程中抗滑桩支护的强大效果。  相似文献   

6.
边坡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排桩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质量的保证。通过介绍工程实例,依据以往的场地水位情况设计了一种h型双排桩+预应力锚杆的基坑排桩方案。对设计的基坑排桩支护结构的坡顶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以及既有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点进行监测,给出采用所设计方案后,基坑坡顶水平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基坑坡顶竖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基坑前排桩桩身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基坑后排桩桩身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发现上述监测值均低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的预警值,说明所设计排桩方案能够有效控制边坡土体与既有建筑的变形,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对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和边坡高层建筑地墙内力进行计算,发现上述指标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说明所设计方案满足建筑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贵州地区的边坡加固方法锚喷支护加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计算方法、施工工艺要求以及适用范围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钱勇  陈海兵  俞峰 《科技通报》2020,36(6):39-44,52
开挖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的影响正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开挖深度工况下,桩顶荷载、坑内工程桩与挡土墙的距离因素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内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开挖引起坑内受荷桩的有效桩长减小和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最大弯矩点下移,距离越小土体侧向位移作用越明显,挖深越大作用越明显。而既有轴向荷载会增加最大弯矩值,但对位置影响有限;当坑内既有受荷桩有效桩长减少到开挖前有效桩长的约一半时,土体新增挖深会显著增加桩身侧向位移,最大侧向位移点下移,随着桩与支护排桩距离减小,桩身弯曲效应相应增加,而既有轴向荷载也会增加弯曲效应,但对最大位移点的位置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大直径灌注桩应用不断增多,对大直径桩承栽性状的认识逐步深入.就桩侧阻力的发挥性状而言,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发挥侧阻所需要相对位移并非定值,而与桩径大小、施工工艺、土层性质与分布位置有关.不过,大量常规直径桩的测试结果表明,发挥侧阻力所需相对位移-般不超过10mm,且先于端阻发挥出来,因此对于常规直径桩,认为发挥桩侧阻力所需相对位移趋于定值的结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也不会有很大的误差.当桩侧土中最大剪应力发挥到极限时,即开始出现塑性滑移.但该滑移面往往不是发生在桩土界面,而是出现在紧靠桩表面的土体中.这是由于成桩过程形成一紧贴于桩身的硬壳层.对于饱和粘性土中的打入式预制桩,桩土界面的挤压应力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也最大,在桩土界面上形成一"水膜".该水膜不仅起到降低沉桩贯入阻力的作用,而且有加速桩表面土固结的作用,经静置固结,形成一紧贴于桩表面的硬壳层.剪切滑移面发生于硬壳外侧,相当于增大了有效桩径,总侧阻力因此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土质地基系数与桩径的关系,以贵州某水平受荷嵌岩桩为工程背景,在保持水平荷载、土质条件、土体弹性模量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基于ANSYS软件平台和"m"法来进行水平受荷嵌岩桩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桩顶水平位移与桩径正相关;存在临界桩径,在该桩径以内参数m与桩径负相关,在该桩径以外参数m随桩径变化出现波动现象;参数m对桩径的变化反应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沉箱码头抛石基床滑移破坏的问题,本文借助Plaxis有限元计算软件,应用弹塑性数值模拟模块,采用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以江苏盐城市某沉箱码头为计算实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抛石基床内部存在着潜在的滑移破坏面,该破坏面的位置与码头结构的高度和宽度后方荷载和土体的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布置方式对双排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平行布置与梅花型布置方式下双排抗滑桩的土拱效应进行了考察.对比计算表明,前排、后排抗滑桩均能产生土拱效应.平行布置情况下,后排桩桩间土体的土拱效应不显著;而梅花型布置方式有利于前排桩与后排桩共同产生土拱效应,其作用效果优于平行布置方式.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排与后排桩所承担的荷载比例不同,因此,在抗滑桩的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各排抗滑桩的荷载设计相应强度,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层堆积层滑坡在我国各类地质滑坡灾害中所占比例较高,研究该层滑坡加固技术对防灾存在重要实际意义。文中提出对堆积层滑坡采用桩-拱抗滑支护体系进行加固,分析该支护体系稳定性。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土体受压变形,形成抗滑桩间土拱效应,通过分析其形成机理可知桩利用抗剪强度及土体间应力分布抵抗滑坡推力,并研究拱脚、拱轴线等与土拱效应关系,以三铰拱原理为基础,运用合理拱轴线方程描述桩-拱抗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过程。根据相似理论制备微型桩加固滑坡模型,分别在滑坡面微型桩前方深度不同位置布置土压力盒,获得滑坡形成过程中土压力值变化结果,并对土拱效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降雨时期土拱效应程度弱;土层加深,桩前土拱压力增加;桩间距变大,则桩前土拱效应减小,且桩间最佳距离为8 d。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承压水深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基坑突涌问题,针对有较多工程桩的多层地下室深基坑,进行了有桩基坑突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基坑突涌破坏模式为土体表面涌水涌砂破坏,属于流土破坏类型,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承压水压力的增加,桩顶与土体竖向位移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呈抛物线分布。由于桩基的作用,黏土层破坏时的水力梯度明显提高,对比无桩软土深基坑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的土体变形规律,坑内工程桩的抗拔效应对坑底土体隆起变形起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杭州亚运村奔竞大道隧道工程为背景,有限元Midas GTS软件为平台,分析了隧道基坑被动区加固土体的受力情况,并根据不同宽度的加固体分别进行受力计算,进而推算出加固体作用力T与加固宽度的数值关系,基于此得到了实际工程中抽条加固转换为裙边加固的等代宽度值,最后通过三维模型分析结果及现场实测数据与等代宽度下的二维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三组数据反映的桩身位移变化情况一致,证明所述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5,(19)
在高填方区域桩板式挡墙路基回填以及较陡边坡回填施工中,传统直接回填方法难以满足工程质量及安全要求,而加筋土工格栅做为一种回填土体中较好的加筋材料,能很好的增强路基及较陡边坡的稳定性,减小路基沉降及边坡滑移、垮塌的危险。文中通过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加筋土工格栅在路基及边坡施工方法,并且从从填料要求、格栅铺设、回填碾压要求、排水处理四个方面详细说明施工要点,实践证明加筋土工格栅回填土对路基及较陡边坡的加固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土体含水率对水平受荷嵌岩群桩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情况,本文以贵阳五里冲一边坡支护中挡土墙下的群桩基础为工程背景,采用"m"法来对桩基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基桩顶部、中下部处的弯矩明显受土体含水率影响,处在基岩中桩段弯矩几乎不受土体含水率影响,桩身弯矩峰值出现在桩中部并且其上部、下部的弯矩分别与土体含水率正、负相关;基桩剪力峰值出现在桩身中下部处并且其位置随土体含水率增加而下移,基桩上、下部的剪力分别与土体含水率正、负相关;桩身水平位移与土体含水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使用的边坡加固方法有多种,但经常用到的有挂喷锚网技术、抗滑桩、注浆法、挡土墙、喷射混凝土、排水固结等加固技术。各种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岩石起到加固作用,但在面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岩质边坡问题,往往需要采取几种方法同时加固,如挂喷锚网和喷射混凝土;挡土墙与排水固结等。本文简要总结了边坡稳定性加固与防护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其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9.
楔形破坏是岩质边坡工程中常见的破坏形式。本文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对楔形破坏模式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楔形体位移及应力状态的渐变过程和变化规律,为岩质边坡楔形体破坏灾害的监测、预警、预防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单逊  吴大志 《科技通报》2021,37(9):75-80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在设计时对其变形的控制要求较高,传统设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材料参数的变异性,因此可以采用可靠度计算来评估围护桩的横向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围护桩的变形可靠度功能函数很难用显式方程来表达,本文选择了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来计算围护桩的位移可靠度,在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的基础上,通过对ABAQUS/CAE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随机有限元计算和后处理提取桩体横向位移最大值的功能.建立功能函数g=u警戒值-u实际值,g大于零的概率即为围护桩的位移可靠度.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某工程案例,将土体的重度、内摩擦角和粘聚力3个变量作为随机变量计算了围护桩的位移可靠度.同时利用该方法研究分析了开挖区内降水深度对桩体位移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水深度的增加可靠度不断提升但提升幅度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