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分制一般被认为是于1872年产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它不是继学年制之后出现的,而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课制导致了学分制,所以,学分制在西方通常被称为选课制或选科制(Elective system),而很少称为学分制(credit system)。后来在美国得以发展和全面推广,并大致经历了选课制的诞生、学分制的确立以及中学学分制的确立三个阶段。目前,普通高中学分制已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学分制一般被认为是于1872年产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它不是继学年制之后出现的,而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课制导致了学分制,所以,学分制在西方通常被称为选课制或选科制(Elective system),而很少称为学分制(credit sys-tem)。后来在美国得以发展和全面推广,并大致经历了选课制的诞生、学分制的确立以及中学学分制的确立三个阶段。目前,普通高中学分制已在我国全面开展。把学分制下移到中学,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已经出现的事物还是新鲜事物?文章通过对我国高中学分制历史沿革的梳理,以及对高中学分制的发展历史的反思,以期对现在高中学分制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生教育学分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最早产生于美国,伴随着选课制的出现而确立,有效地适应了美国教育及社会的特点,以极大的灵活性、实用性服务于美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优质的研究生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学分制在德国、美国和中国的起源、发展情况。实施学分制需要具备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思想文化观念等外部条件和包括课程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内部条件。对大学而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期,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分制伴随着选课制度在美国出现并逐步确立。学分制是以选课制度为基础,以学生的学分数位标准计算学习量,以最低学分为结业标准的教育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教育理念因讲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被世界各地的学校广为运用。  相似文献   

6.
学分制与现行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矛盾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前教学管理体制与学分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可以看出,学分制对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即学分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统一的"计划性",使竞争机制在配置资源和确立权利规则中起主导作用.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科学、民主管理观念的确立,为合理的教学组织结构的构建以及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之比较及完善我国学分制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之比较及完善我国学分制的设想李志宏一、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的现状学分制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行选修制度以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克服了学年制缺乏灵活性的缺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精神,使优秀...  相似文献   

8.
付文珍 《考试周刊》2012,(63):168-170
学分制在20世纪20年代曾在我国的中学风光一时。中学学分制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最终确立的,它经历了发轫和试行、确立和推广及逐渐衰微并最终取消三个历史阶段。学分制在中国中学里只存在短短十年就仓促退场,这与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密切相关。对这些问题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与反思,无疑可以为当前中学学分制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国内外高校学分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予客观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我国高校在分析美国学分制发展的历程、探究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和参考美国的学分制,对于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学分制改革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分制的认识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学分制需要澄清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改革的核心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确立,它是一种对学年制批判性、否定性实践的教学管理范式,体现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要准确把握学分制的内涵、条件,在新建院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稳妥而积极地推行学分制。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学分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其学分制模式也最具代表性。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分制的经验对我国学分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高校学分制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启示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建立科学的专业选择制度;改革课程设置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宽进严出的毕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分制的生成与发展是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的。探究学分制的源流,应关注与剖析其生成逻辑,方能不为表象所遮蔽。学分制是德、英、美三国教学制度的“化合物”,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结出的成果。从地理版图来看,选修制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被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并在美国催生出学分制,于是美国成为学分制的诞生地,而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美国又从英国引进了导师制,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创造。从人文版图来说,学分制中夹有日尔曼文化、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美利坚文化三支血统,可谓地道的“混血儿”,故显示出“混血者”的优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是由美国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哈佛大学创立。百余年来,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懈努力,学分制日臻成熟,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国际共识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学分制的源与流,学分制在美国创立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看出其演变的历史轨迹,并借其经验,对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产生与发展在美国教育改革中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美国社会经济、化、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考察分析美国学分制发展的历程,探究其成果,旨在为我国学分制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最早出现子哈佛大学,并在美国高校得到推广和发展。我国近代和现代大学的学分制制度都受到美国学分制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国外高中学分制管理的现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等国都采用了学分制这一评价模式,从他们的实施情况来看,各国的学分制都具有本国特色。现以美国、日本、加拿大三国为例,考察他们的基本情况。1.美国的高中学分制管理美国是高中实行学分制的发起国,现在美国高中仍然普遍采用学分制管理,其学分单位通常采用卡耐基单位(CarnegieUnit)。一个卡耐基单位就是一学年(36周)修读某一科目(每周上课5节,每节以40分钟为原则)至少达到120小时以上,一个卡耐基单位即1学分。美国大学入学资格通常要求学生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日益重要。学分制作为培养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日渐普及。由于学分制的改革和实施涉及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探索实行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同时,探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和模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日益重要.学分制作为培养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日渐普及.由于学分制的改革和实施涉及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探索实行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同时,探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和模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其产生与发展在美国教育改革中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它是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考察分析美国学分制发展的历程 ,探究其成果 ,旨在为我国学分制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美国及日本大学的学分制,认为日本大学的学分制是在二战后,被美国强制推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更符合美国利益的新教育制度。由于日本大学的学分制没有经过任何试行与过渡,因此,日本大学的学分制存在许多"先天不足"。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界开始反思其学分制的问题,并且实行了一系列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