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和烦恼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而小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情绪不稳定,爱激动,好发脾气,比较任性。这节“体验一感悟式”的心理活动课,以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特点为主线,使学生懂得影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对同一种事件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因此所产生的情绪也就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ABC人格理论     
艾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好坏是由自己的想法所决定,如果能改变一个人的不正确想法,就能改变他的情绪,甚至行为。A是缘起事件(activatingevent),B是信念(belief),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em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影响我们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但埃利斯认为事件本身并非是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的原因.反而人们对事件的非理性信念(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不良的情绪及行为,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都是彼此联系的,媒介并不是Facebook。在现实生活中即兴分享感受(而非内容)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在现场集体经历同一事件时,我们的情绪能够产生强烈共鸣,表现为微博、微信转发与分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同一个体面对不同的事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每个诱发性事件的诱因不同,个体情绪就不同。而最应引起重视的是,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个体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理解和评价不同,促发的情绪就不同。由此说明,情绪是可以调动、控制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9~22岁,正处在关键成长期,面临许多人生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择业就业的重压、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很容易情绪波动、心理骤变,加上普遍缺乏足够的自我调整和控制的能力及  相似文献   

6.
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令很多学生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理解和解释.对于同一诱发事件,不同的观念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观念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和行为也就是适应的;若是不合理的,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情商是表示情绪能力大小的通俗叫法,和某些书刊上所指的EQ(EmotionalIntelligence)为同一概念。情商同智商一样重要,好像一架飞机的两翼.偏废任何一方都不能保证飞机步入正常的轨道,而且情商现在己作为一切能力(包括智力能力)的基础被突出出来。因此,理解并对婴儿进行正确的情绪辅导.是父母应该学习掌握的。 你也许见过4个月大的婴儿双脚乱踢。你也许体会过被10个月大的婴儿紧抓住头发的尴尬,但是,你知道这是他们情绪的表达方式吗?研究表明.1个月大的孩子便会出现社会性微笑,也即他有了与周围环境的交往。其实,情绪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如何驾驭它才是我们所应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如何才能使幼儿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我们的体会是,密切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由于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有不同等级。而情绪体验的强度又取决于外部对象和环境对某个人的意义。因此,即使处在同一环境中,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情绪体验的强度也会出现区别。这就决定了这种“分离焦虑”在不同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程度必然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产生的想法,人们之所以产生消极的情绪是因为自己的消极想法在作祟,改变消极想法,就可以调节不良的情绪.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理念】进入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出现两极化,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冰山理论,外在事件、行为的背后蕴藏着人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等,引起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不在于外在事件本身,而在于个体对事件的想法。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及其变化特点,从而理解情绪,主动调控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2):47-48
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是指伴随在幼儿情绪过程中的相应的行为反应。如伤心的时候,有的幼儿会哭,有的则能忍住不哭;高兴时,有的幼儿会欢笑,而有的则仅仅是抿嘴微笑,甚至连笑都不笑,只是心里高兴罢了。“哭”、“忍不住哭”、“欢笑”、“抿嘴微笑”等等都是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情绪,幼儿会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而同一种情绪,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研究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对我们做好幼儿园的心理卫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从情绪情…  相似文献   

12.
张颖 《班主任》2010,(12):39-40
1.积极解释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不是事件本身让我们产生情绪.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引起了我们的情绪。由此她进一步认为,如果想要获得好心情,就必须对自己遭遇到的事情进行积极乐观的解释,从而获得良好的情绪感受。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我们经常碰到关于函数f(x)=logm(ax^2+bx+c)的定义域为R或值域为R的题型,尽管讲解多次,但学生还是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到底在课堂中如何分析这种题型才能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下面我将结合一道习题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田忠慧 《贵州教育》2005,(13):20-21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就是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具体来说,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了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这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职业素养、身心素质等不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就会不同。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较为严重的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时常看到: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竟然悬殊甚大;同一个学生,不同心态时的作文水平可能大相径庭;同一篇习作因习作情绪的波动,前后会有显著的差异。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儿童情绪因素对于语文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同理心(Empathv)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183;罗杰斯提出.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就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拥有好心情     
【活动目的】 1.明白拥有积极情绪的重要性,知晓消极情绪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 2.知晓各种情绪并了解它的发生是由于不同想法所致。 3.学习用“换一种想法”来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无理方程和无理方程组之前,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些都是有理方程或有理方程组.因此,在研究无理方程或无理方程组的解法时,我们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一个基本的想法:能否通过适当的恒等变形,把无理方程(组)转化为有理方程(组)来求解.如果能实现这种转化,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解无理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方法,即通过适当的恒等变形,把无理方程(组)转化为有理方程(组)来求解、实现转化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方程两边同时平方,逐步把无理…  相似文献   

20.
张艳霞 《中国德育》2013,(15):72-74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有些事件是需要当堂进行处理的,但是有些事件可能不适合当堂处理,无论何种情况,教师要学会准确判断,转身30秒,给学生宽容、耐心,把话语权转让,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想法。转身30秒,巧妙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因为情绪冲动,而导致处理事件易处于感情层面,理性思考占据分量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