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阳 《西藏教育》2014,(9):57-58
<正>一、爱学生,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尊重学生,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我们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幸福阳光下的公民,班主任与学生不在乎就是年龄和某一单方面知识的差别,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而尊重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学生.但尊重学生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要寓尊重学生于严格要求学生之中.  相似文献   

3.
陈瑶 《教育》2007,(18)
爱学生要因人而异,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爱学生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爱学生就是高标准的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教授上,更应该关注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感情和意见。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了。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畏难情绪大,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当前作文评改中存在的误区不无关系。长期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不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蹲下身来审视学生的作文,尊重人格、尊重个性,指点迷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用心灵体味人生,用人格抒写人生。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就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摆正自身位置,真正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诊断、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成功的最大秘诀。我们要用爱来迎接明天,对学生不仅要无条件、全方位地关爱,而且要对学生给予尊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爱呢?我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充分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  相似文献   

7.
许贻亮 《教育艺术》2003,(12):42-43
学生学得积极不积极、主动不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的质量。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习得过程,其中更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正如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所说的:“兴趣和快乐是感觉色调的,而非认识理解意义上的。”要让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现实”,尊重学生的“发展”,但现在的课堂的情境创设中充斥着“假尊重”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自尊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他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与好学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  相似文献   

9.
李立君 《宁夏教育》2000,(12):50-50
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首先就要亲近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学生面前不能老是板着冷面孔,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要尊重学生,不随便责怪学生,不轻易惩罚学生,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人格。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183;八佾》)那么,君使臣不以礼呢?孔子没有说,  相似文献   

10.
1.严肃认真地尊重学生.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维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和最优化,才能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激发其创造的潜力,提高其知识的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在作文中尊重学生的表达,健全学生人格,师生共同命好作文题。  相似文献   

12.
要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就要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精心选拔大胆使用干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普通中学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本源,就要强调育人,要培养人格完美,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化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的教育,尤其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发展独立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热爱、了解、严格要求,都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人格的思想和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1.尊重 对学生批评时,首先应把犯错误的同学看作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充分尊重其人格、不伤其自尊的基础上进行批评.就错论错,不讽刺挖苦、不揭伤疤、不算老账、不当众让其"现丑".否则,易使批评对象产生情绪上的反感与对立,不利于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不是简单地组织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而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生态教育就要着眼于生命的发展、生命与生命的关系、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是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人格,使师生都能在幸福的状态下工作、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要做好育人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习惯,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当学生被教师认同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之举,会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尊重是一粒种子,只要把它撒进教育的土壤,就会不断长出更多的信任和爱。那么,教师该如何尊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尊重学生,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就是责任,爱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就是对学生要宽容,爱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爱就是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爱就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能够民主、平等地进行活动和交往,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联系,达到心理相容以及心灵的互相接纳。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信、活泼、开朗等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使学生自爱,教师就要热爱学生;要使学生自尊,教师就要尊重学生:要使学生自信,教师就要信任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让课堂活起来,充满活力,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把“表演权”还给学生。教师变“讲”为“导”,尊重学生人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