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伦理责任、片面迎合受众低级情趣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2.
传媒低俗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内容上以窥私姿态、猎  相似文献   

3.
韦英 《新闻窗》2008,(4):126-127
什么是低俗?按照词典上的解释,低俗就是低级趣味的、粗鄙的、不高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指出,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4.
孙文娟 《记者摇篮》2005,(10):43-44
传媒低俗之风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5.
早在几年前儿童文学创作圈内便有了“迎合”市场的倾向,当时儿童文学家、批评家樊发稼就撰文表示,当下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中,有迎合市场的倾向,孩子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但这些作品思想性往往有所欠缺。近年来关于“迎合”与“引领”的争论开始逐步展开,一方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写出他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一方认为应该用优秀的纯真的儿童文学去引导孩子们阅读。  相似文献   

6.
策划畅销书是民营书业的一个长项,笔者作为从业者,也策划过几本畅销书,有一些感性认识。在实践中,笔者感觉选题策划的一个难点就是,畅销书是应该迎合读者的需求,还是创造需求?畅销书之所以能够畅销肯定是得到了目标受众的喜欢,一本让人看了不痛不痒的书注定不能畅销。怎样才能策划出畅销的图书呢?本文认为,在选题策划上要么迎合读者的需求,要么创造读者的需求。迎合读者需求带来的可能是一片小蓝海,创造读者需求带来的可能是一片大蓝海。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在我国影视界,围绕着节目应该“迎合观众”还是应该“引导观众”的争论相当激烈。不少制作人也因把握不准这两者的关系,致使节目制作徘徊不前。笔者认为,“迎合观众”和“引导观众”是节目能够正常发展、树立品牌、在观众中拥有长久影响力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沈培辉 《东南传播》2018,(2):110-112
随着《花千骨》、《择天记》、《甄嬛传》、《盗墓笔记》、《琅琊榜》等大批网络文学IP剧改编的热播,让大众对网络文学IP格外关注。这些网络上流行的知名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漫画、动画、游戏,都能在网络上吸引大家足够的眼球,原著粉丝的"自来水行为"更是为制作方炒热话题度,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话题度、受关注度高,以及本身受众众多,"网络文学IP"改编市场已然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传播现象。一方面网络文学IP热,其实是影视剧市场的商业资本为迎合大众口味,获取商业利益的结果;另一方面网络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文本属性、受众属性以及观感体验,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迎合低层次的文化需求,这是网络文学IP能够持续火爆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9.
毕竟 《青年记者》2008,(1):44-45
当前,媒体面临着一个看似相互矛盾的伦理困境:一方面,为了迎合受众而媚俗,一些报道和广告放任低级趣味泛滥;另一方面,却利用虚假报道和广告,帮企业欺骗公众,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欺骗中迎合,媒介这种伦理困境的出现,是背后的资本推力使然.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最好的体现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抨击社会阴暗面,针砭时弊。隐性采访不但满足了媒体的职责所在同时还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为了区别与其他的新闻报道,迎合大众的口味,许多媒体选择了别开生面的隐性采访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迎合中欺骗:媒体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竟 《今传媒》2008,(2):29-30
当前,媒体面临着一个看似相互矛盾的伦理困境:一方面,为了迎合受众而媚俗,一些报道和广告放任低级趣味泛滥;另一方面,却利用虚假报道和广告,帮企业欺骗公众,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欺骗中迎合,媒介这种伦理困境的出现,是背后的资本推力使然.  相似文献   

12.
策划畅销书是民营书业的一个长项,笔者作为从业者,也策划过几本畅销书,有一些感性认识。在实践中,笔者感觉选题策划的一个难点就是,畅销书是应该迎合读者的需求,还是创造需求?畅销书之所以能够畅销肯定是得到了目标受众的喜欢,一本让人看了不痛不痒的书注定不能畅销。怎样才能策划出畅销的图书呢?本文认为,在选题策划上要么迎合读者的需求,要么创造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认为,为了使作品质量有新的突破,指出当前在长篇小说创作出版上存在的盲目性也是必要的。我以为,其中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味地迎合市场,迎合地摊,把某些长篇小说弄得格调品位很低。二是在如何正确地对待评奖问题上有盲目性,迎合评奖——领导喜欢什么,就来什么题材,我觉得这方面也有盲目性。第三,我觉得在各种所谓新潮观点林立的时候也有盲目性。坦率地说,名词轰炸、主义林立,在我们写小说的人那里也引起了恐慌。作为作家,谁不希望在艺术探索上有所创新?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以《宋史·列女传》为例,对北宋向南宋转型期女性伦理道德对社会秩序的迎合进行了探讨,然后从北宋向南宋转型期女性伦理的内涵和特征及理学的女性观及其影响,思考了女性伦理道德对社会秩序的迎合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菁 《声屏世界》2013,(4):40-40
镜头的处理技巧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镜头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镜头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可以使视频变得有节奏、有变化,且生动自然,使观众被电视节目所感染与吸引。明确主题,迎合观众思维。电视节目最终是给观众看的,因此镜头的处理应当充分结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只有这样,观众才会愿意看这个电视节目。而要想有效迎合观众的心理与思维,需要有亮点,即具有明确的主题。只有将主题明确,  相似文献   

16.
"本土化"旗帜下的中国地方电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西帆 《新闻大学》2006,(3):112-116
在央视、省级卫视双重压力下,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地方电视台高举"本土化"的大旗.在推行"本土化"的过程中既有新闻、娱乐节目以及整体节目内容定位的"本土化",也包含了语言、叙事、审美的文本"本土化".但是这种为了迎合生存、迎合市场带来的"本土化"浪潮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杨同庆  杨景越 《报刊之友》2010,(12):153-154
传媒低俗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忽视或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以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宣扬低俗、庸俗的社会现象等为显著特征的不良倾向。本文从论述传媒低俗化的表象出发,分析了传媒低俗化治理的现状,阐述了治理对策的新视点,提出了"党委政治领导、政府依法监管、行业规范协调、传媒自我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的综合治理体系和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7,(10)
应着重治理的两种新闻失实现象文/杨立川新闻失实问题是困扰新闻界的一大顽症,其失实表现中有两类颇为引人注目。一类是消极迎合受众造成的失实,另一类是有偿新闻活动造成的失实。这两种失实可以分别称为“消极迎合型失实”和“有偿型失实”。一从总体上来看,“消极迎...  相似文献   

19.
早在几年前儿童文学创作圈内便有了"迎合"市场的倾向,当时儿童文学家.批评家樊发稼就撰文表示,当下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中,有迎合市场的倾向,孩子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但这些作品思想性往往有所欠缺.近年来关于"迎合"与"引领"的争论开始逐步展开,一方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写出他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一方认为应该用优秀的纯真的儿童文学去引导孩子们阅读.在4月举办的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上,相关人士对此纷纷发表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贾广惠 《新闻界》2005,(4):123-124
当前,新闻媒体坚持的“三贴近“原则,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受众认可.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媒体中媚俗之风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一些人思想上走入了误区,认为贴近就是极力满足社会口味,认为迎合就是刻意满足受众的喜好,还有人干脆认为:“贴近“就是“迎合“.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那么,怎样正确认识“贴近“与“迎合“的内涵,如何正确地把握两者服务理念的差异,使媒体走出误区,增强贴近性,减少迎合度,朝着大众喜闻乐见、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这些已成为时下一个重要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欲以党报和都市报为分析文本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