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条信息引人注目: 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特等、一、二等奖的新闻性专稿,60%带响; 获江苏省1986年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的六篇新闻性专稿, 带响的占5/6。随着广播宣传改革的深入,带响,已成了广播特色的代名词,是广播的优势之一。何谓“音响”?原义指戏剧、电影和其它舞台演出的一种创作手段,它是运用多种专用器具和技术,摹拟或再现各种声响,以创造舞台的真实感。而作为体现广播特色的“音响”,  相似文献   

2.
一、音响表现力的新发掘新闻性广播专稿(以下简称“专稿”)是指消息和评论以外的广播新闻稿件。除了真实准确、题材典型、讲求时效等新闻的共同要求外,作为新闻性专稿不论是报刊的还是广播的,其共同特点是容量大,涵盖面宽,可以比较详尽、比较生动地报道人物、事物或问题,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深入反映报道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经验等,  相似文献   

3.
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近日结束。获奖作品中有优秀广播新闻12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0篇,优秀电视新闻17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17篇。另有奖项为“广播文艺”10篇,“广播剧”3篇,“播音与主持”11档(节目),“广电报刊新闻、专稿”6篇等。  相似文献   

4.
在历届优秀广播新闻评选中,榜上有名的佳作,往往在音响的运用方面有其出色的表现。这甚至成为衡量广播新闻作品优劣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音响运用的出色与否,决定于广播新闻工作者的“音响敏感”如何。笔者在多年的广播工作实践中感到,增强“音响敏感性”对于广播新闻工作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新闻采访比作一个舞台,广播记者既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也应是台上的“导演”。这是因为广播新闻具有原声再现的独特优势,它要求广播记者适时转变角色,开动脑筋,“导演”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广播“活话剧”。广播记者扮演“导演”角色的必要性与报纸、电视新闻相比较,广播新闻有两大优势:一个是传播速度快,再一个就是能够用音响去感染听众。失去了这两个优势,广播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广播音响包括记者的口播、采访对象的语言、环境音响、情绪型音响等。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如今我们的广播新闻更加注重让新闻中的人物、环境说话,这样…  相似文献   

6.
专稿的命运     
每年的广播评奖,都有新闻专稿这个项目。“新闻专稿”是个什么呢? 查阅《广播电视辞典》,未得要领。它说是“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终评近日结束。获奖作品中有优秀广播新闻12篇,优秀广播社教作品10篇,优秀电视新闻17篇,优秀电视社教作品17篇。另有奖项为“广播文艺”10篇,“广播剧”3篇,“播音与主持”11档(节目),“广电报刊新闻、专稿”6篇等。从终评的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与社教作品看,题材范围较广,基本上反映了2005年度上海改革、发展、进步的概貌,真实记录了上海以及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与社会活动,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弘扬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而且从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文化传播内涵看,一批新闻、社教类作品,体现了人间真情、人文…  相似文献   

8.
广播音响的形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是广播的特点,也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本质属性。那么,什么能体现广播这一特点呢?是音响。音响体现了广播的本质属性,广播精品常常产生于带有典型的录音报道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声音”。丰富的音响,特别是现场音响,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新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真实性强、时效性快、可听性广、感染力深,新闻节目只有抓住音响的特点,才能使广播的特色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广播新闻的音响报道分为录音报道和直播报道,其中录音报道是广播媒体平时用得最多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分为录音新闻(消息)、录音通讯(专稿)、录音专访、录音特写、录音连续(系列)报道等."录音报道是记者将实况音响采录后,加上文字解说制作而成的广播新闻报道,它是所有采用录音方式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体裁的总称."①在广播录音报道中,各种实况音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元素,充分利用好能体现新闻价值的实况音响,是广播记者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为此,笔者将从音响采集的现场性、音响选择的典型性和音响合成的逻辑性三个层面,对广播录音报道中利用实况音响的重要性作一番新探.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信息化涉及到所有的新闻品种,包括广播言论。现在我们急需对会议新闻、经验新闻、成就新闻、专稿式新闻(非专题稿,如年终专稿、会议专稿、节日专稿)等作信息化处理。要解放思想,摆脱框框,将  相似文献   

11.
娄勇 《中国广播》2009,(2):41-42
音响是广播的生命,尤其在广播新闻中,运用音响可以代替大量的文字表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新闻更生动、更富可听性、真实性和感染力。不可否认,在广播新闻中恰到好处的运用音响,的确能使广播新闻更好听,但“过犹不及”,如今,一些广播新闻从业人员盲目依赖音响,片面追求“响”新闻,  相似文献   

12.
陆革文 《视听界》2002,(4):35-35
在不久前结束的江苏省2001年度广播新闻奖的评比中,丹阳台送评的一篇新闻专题作品引起了评委们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新闻性作品能否应用“历史音响”? 这篇获省新闻专题一等奖,题为《三场特殊的篮球赛》的作品,其本身就有两个“独特”之处。其一在于它的题材,反映的是  相似文献   

13.
艾绍军 《新闻知识》2000,(12):34-34
在一些广播新闻作品中存在着一种为运用音响而运用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两张皮、不粘连。笔者近年获得的“延安新闻奖”、“陕西新闻奖”、“中国广播奖”的作品中都运用了音响,可以说.获奖的作品大都得益于音响的成功运用。我从实践中感悟到,音响的运用最好能做到水到渠成,而不是生拉、硬填,否则不能真正地发挥广播音响功能。要做到水到渠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第一,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音响作为录音报道的组成部分也是如此。音响所反映的各种内容,也必须是真实的。然而,在现实中,常常会出现有意识地运用虚假音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引出了广播界的一场革命。今年以来,各地省市县广播电台都在改革谋求出路。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些新闻样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特别是那些写法千篇一律的模式、八股新闻已令听众深恶痛绝。新形势下如何采写广播新闻? 1、广播新闻要信息化,使新闻由长变短。广播新闻信息化涉及到所有的新闻品种,包括广播言论。现在我们急需对会议新闻、经验新闻、成就新闻、专稿式新闻(非专题稿,如年终专稿、会议专稿、节日专稿)等作信息处理。要解放思想,摆脱框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计划经济年代的那些八股式的新闻写作模式早已为听众厌弃。新形势下应如何写广播新闻呢?我的体会是: 1、广播新闻要信息化,使新闻由长变短。广播新闻信息化涉及到所有的新闻品种、包括广播言论。现在我们急需对会议新闻、经验新闻、成就新闻、年终专稿、节日专稿等作信息处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较之于其它载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活”。比之报纸,现场感强,音响的运用使听众感到真实、可信;比之电视,制作程序简单,传输迅速。所以,重大的现场报道最能体现广播新闻的优势,这也就给从事广播新闻采写的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对新闻更强的敏感和“临战”的镇定,倚马可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他饱尝20年艰辛,脚踏实地“爬格子”,全国已有2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过他的新闻作品。他创造了一个等式——他,就是江都县中闸乡党委秘书、江苏省198丁年度优秀广播稿件评选一等奖获得者、业余通讯员顾仁。橄仁采写的新闻一专稿《卞力生换车记》萦获江苏省1987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度全省广播新闻专稿参评作品共17件。其获得一等奖的2篇;二等奖的4篇;三等奖的7篇。现将本次的部分获奖作品音响运用作一简析。录音报道是发挥广播特点和广播优势的重要途径。这次获奖的作品除了在题材选择、主题深化、采编技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而外,音响的合理运用不能不  相似文献   

19.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  相似文献   

20.
人们听广播,听什么?听的当然是声音。广播新闻中什么报道最有听头?带有典型音响的录音报道。那这里就要问什么是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指在重大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采访中,对突出、强化、升华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录音素材,是直接体现主题,代表事物个性的音响。典型音响是事实的最直接、最准确、最有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