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以文本阅读教学为主。近段时间有关文本阅读的讨论很多: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解读,“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热闹纷呈的小组合作探究。这些使原本平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也都“动了起来”。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个人觉得,在这热闹的背后似乎少了些什么,仿佛有一样东西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2.
超越时间     
时间带走了些什么,又留下了些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挽留住时间。 时间带走了青春,留下了皱纹,抹去了创痕,坚强了斗志;时间送走了稚嫩,迎来了成熟,积累了经验,又给了我们知识的天空。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大家都这么说。可当你发现自己也可以重新拿起书本的时候;当你趁孩子睡熟了在灯下苦读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可以与上了四年级的女儿一起学英语的时候,你没有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吗?你没有觉得时间并没有抛弃我们吗?你没有觉得我们一样可以超越时间吗? 转眼春去秋来,你有些困惑了,时间过得这么快,我还可以做时间的舵手吗?朋友,你不是已经做了吗?站在自学考试的大门前,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面对课堂上一双双渴求的清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4.
顾丽刚 《辅导员》2010,(2):54-54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的备课,对文本的掌握,常常自己也是囫囵吞枣,没有细化到文本的方方面面。一些教师常常是无准备地给学生上课,以致于在课堂中毛病百出。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07,(5X):12-15
带孩子出门旅游,总有不少烦心事。在旅行之前,像可能就开始担心;该为孩子的旅行准备些什么昵?在旅行的对候.你可能又会面临许多问题:在漫长的坐车过程中.孩子晕车了怎么办?旅行途中,该给孩子吃些什么,又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下面我们就帮您一一解决旅途中常见的“麻烦事”,让您开心出游。[编按]  相似文献   

6.
一节语文课堂到底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无疑是要带来语文变化的,也就是语文素养的生长。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应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那么.语文课堂又该让孩子带走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09,(4):32-33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对不起孩子了?是去工作了,还是留在家中当全职妈妈了?是留给孩子的时间太少,还是总“看”着他,没有给他成长空间?……我们总在愧疚。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4,(2):66-66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谢谢你的阅读与思考,反过来又促使我去思考=家长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我觉得,家长需要什么,家长怎么理解,需要学校的引领,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校老师很坚决地用成绩给学生排队的时候,家长也必然很重视成绩,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并坚信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比别的孩子差。因此,就使得家长千方百计集中精力来抓孩子的成绩,一切都可以靠边站,唯有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孩子迁徙到城市入学,地域的差异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也给中学语文课堂带来了许多"故事"。当语文课堂"遭遇"学生的"叛逆",语文老师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和父母分开生活了,因为想让已经70多岁的父母好好享受一下闲暇的晚年生活,而我们也要开始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对于做饭,我和老公都是没有什么经验的人,开始非常发愁给孩子做点什么有营养的食物。我每次想给孩子做些漂亮的美食时,都会去求助网络,但看过之后总觉得欣赏是可以的,但真的要在实际生活中做,很难。这时候我老公就会安慰我说:食物终究要回到本真的状态,只要食材新鲜,不管用什么烹调方法都很棒,孩子吃着也健康,做得漂亮并不是做饭的“内核”。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我们对热闹的课堂气氛进行冷静地分析之后,就会觉得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滋生出来的“花样教学”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这里说的“花样教学”,是指离开了学生发展的实际(或误以为是为了学生发展),缺少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什么?语文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我们也许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作出许多不同的回答。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我们都无法排除语文课堂必须“学语习文”这一元点,这是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语文学科的“家”。  相似文献   

13.
曾郁 《贵州教育》2009,(12):27-28
纵观今天的语文课堂总是那样五彩缤纷、沸沸扬扬,这些表象里,涵盖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在这看似热闹的课堂里,又学到了什么呢?语文课堂究竟要不要披上华丽的装饰外衣?为此,语文界的前辈同仁们呼唤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堂,就是还语文本真的面目,也就是杨再隋教授所说的还语文以本色。  相似文献   

14.
当教学呼唤主体性的回归,倡导精彩的预设与动态的生成,要求真实化的教学设计时,我们把目光都投向了我们的学生,似乎学生的个性化就代表着教学的最优化,学生的语言发展就是语文课堂的成功。于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便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中完成。新课标让我们想方设法为学生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在做的同时却把自己给忘记了,忘了自己是一名教师,忘了自己也是教材的读者。当我们带领学生去审视教材时,我们自己有没有审视、解读过教材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过多关注通过设计让学生来更多的生成。难怪,如今许多看似动态生成的课堂细细一想却是那么…  相似文献   

15.
提到如今的独生子女,我们会立刻联想到“小太阳”“小皇帝”这些称呼。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到底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他们是否如我们想象的幸福快乐 ?他们究竟在做些什么呢 ?  一、孩子在吃什么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不必担心,因为一日三餐有营养师调剂,可谓丰盛、营养、科学。可是,在我们的家庭餐桌上,却是另一番情景。只要是孩子喜欢,家长可谓慷慨至极。孩子三餐吃的是鸡鸭鱼肉,惟独少了水果与青菜;喝着可乐、汽水、矿泉水,惟独少了白开水;孩子嘴里嚼着口香糖,吹着泡泡糖,右手提着小食品,左手拿着“娃哈哈”。结…  相似文献   

16.
陈克军 《快乐阅读》2013,(12):66-66
新一轮课改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科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听,我们的孩子在争鸣;看,我们的孩子在合作探索。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鲜活。不时看到孩子有真知灼见,语惊四座。但我们知道,“黑色的眼睛”让我们看到热闹、自主的背后透露出、折射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对科学课教学还没有什么经验。但在许多科学教学的录像带中,老师和同学的精彩合作,让我由衷地感到课改给科学课堂带来生机。下面就一节科学课的几个片段,谈谈我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生机,但听课过程中也觉得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美丽的错误”,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当电视、网络游戏等逐渐侵占了学生的时空,当低劣的、商业化了的儿童读物潜入了学生书包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叹息、心存忧虑,还能做些什么呢?朱永新教授提出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的需要,成为一种习惯,乃至一种生活方式。这或许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如何让优秀文学作品那美妙的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9.
陈敏 《成才之路》2010,(10):44-45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现象虽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某种角度来说,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的变化更多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变革。老师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将课设计得符合当前的潮流,符合某种理念。新课堂新形式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课堂变得“活跃”“热闹”了。但“喧哗”的背后,我们是否问问自己:这节课我们都教了什么?学生都有哪些具体实际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关注生命与发展,使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本文从六个方面作了些探讨:给学生情感的课堂,给学生当主角的课堂,给学生个性张扬的课堂。给学生动态的课堂,给学生对话的课堂,给学生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