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的建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相似文献   

4.
齐敏  黄旻 《吉林教育》2009,(7):86-8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教学贵在让学生自由说话,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由展示本真生活,放飞个人个性想象。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变被动接受而为自由奔放表达。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如何才让学生易动笔,乐表达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蛮好,口语却很糟;在口头交流时,有的学生心里一肚子话要说,但一开口,就抓耳挠腮,不知怎样表达或表达不得体;还有的学生在课下说英语时较为自由、流畅,但一到课上或正式发言时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诸如此类的现象俯拾皆是,分析起来,其原因是:或对口语表达不感兴趣;或内心焦虑紧张;或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或因其他个体差异所致。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1.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马梅 《青海教育》2009,(1):50-51
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体现,它与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有密切的联系。在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书面表达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缺乏语言的组织能力。(2)汉语式的英语表达经常出现。不注意英语的语法结构,也不注意英语单词的词性及用法,许多英语的表达语序与中文不同,但学生在做书面表达时,易按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英语句子。(3)文章的内容不连贯,缺乏文采。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所以,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表达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不吐不快之感。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课堂交流的意义:①课堂交流就是让学生大胆“说话”,主体参与、合作探究,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②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的一个范例上海/王韶红不久前,我上了一次作文教学公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变换顺序叙事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法是这样的:一、指导。让学生明确训练要求,学习导语部分,了解顺叙、倒叙、插...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不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作文教学的过于功利化、规则化、模式化.导致学生谈“作”色变,如头上套着紧箍咒.疼痛不已。翻开他们的一本本习作:文不对题的,胡编乱造的,干涩无味的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习作要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此看来,不造假,是对习作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是习作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马爱云 《山东教育》2004,(25):33-33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强调学生以“喜欢”为主,使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尊重学生,诱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使其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实践证明,针对小学生的写作特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作文情趣,就能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进出无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进入最佳的精神状态,表达充满神奇、梦幻的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