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大一学生;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大于女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洛阳市两所大学的24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运动自信和一般自信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运动自信高于农村学生,而城镇学生学业自信低于农村学生:男生的自信总分高于女生。(2)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在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干涉过保护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男生体验到的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干涉过保护高于女生。(3)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惩罚严厉因子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过干涉过保护四个因子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大学生自信心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大学生PEI各因子与EMBU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大学生PEI总分与EMBU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我教育问卷对302名在校高职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自我教育水平中等略上,其中自我反馈得分最高,自我要求得分最低,且四个因子之间彼此差异均显著;男生的自我教育水平高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大一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最低,大三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最高,且三个年级之间差异均显著。在此基础上,主要从个体主体性培育和学校管理两个角度对其自我教育的提升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生个别心理辅导与教育,采用大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College Ego StateQuestionnaire,CESQ)对317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生成人心态高于女生,而顺从儿童心态低于女生;与大学本科男女生比较,高职男生照顾型父母自我心态高于大学本科男生,而顺从儿童心态低于大学本科男生;高职女生的批判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和顺从儿童心态均低于大学本科女生,且差异显著(P〈0.05~P〈0.01),表明高职生的自我心态不同于大学本科生,因此,借鉴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时不能照搬,需关注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调查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现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467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发展基本呈正态分布,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灵活性显著优于大学生常模(;2)女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显著优于男生;(3)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灵活性和总体自我和谐显著优于大一学生;(4)学生干部的自我灵活性和总体自我和谐显著优于非学生干部。高职学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较好,但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对822名在校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极显著高于女生,而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显著低于女生,应付因子中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性别差异显著,其他因子无性别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因子以及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者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和退避因子以及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校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职校生总体上趋于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自尊和应付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选择幻想、退避等消极应付方式;文、理科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有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  相似文献   

9.
以354名东乡族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其个性、自我及适应的发展特点,并探讨个性、自我及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个性各因素上不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冒险,也比女生独立;(2)除情绪自我外,不同年级在自我其它各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方面比女生积极;(3)在适应各因素上不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男生在生理适应方面比女生要好;(4)个性中的意志、内外倾、乐观—悲观、独立和责任,以及自我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对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分别测量了230名高职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学习动机水平。结果表明: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状况良好;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年级、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差异不显著,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就如何培养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出了具体建议,有利于指导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并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研究发现:在面临压力或应激时,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男生“解决问题”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女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学生在“合理化”应付因子上的得分存在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学生的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发展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467名高职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职学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发展水平显著优于大学生常模;(2)女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发展显著优于男生;(3)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灵活性和总体自我和谐发展都显著优于大一学生;(4)父亲的过分干涉(F3)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的拒绝否认(M3)对自我刻板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父亲的过分干涉(F3)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M1)对自我和谐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总体发展水平较好,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高职生自我和谐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2240名高职生分别采用青少年社会生活事件问卷和孤独感问卷进行测量,研究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的关系。发现:高职男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方面显著低于高职女生;高职男生在受惩罚和其他因子显著高于高职女生。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且应激生活事件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6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职业成熟度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和自我决策效能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城市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较高,而农村学生更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城市学生职业成熟度较高;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大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职业成熟度和自我决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成熟度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男生与女生在求助与自责这两个应付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2、p=0.01);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理科与文科、工科大学生在自责(p=0.03)、退避(p=0.03)因子上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与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p=0.00)、幻想(p=0.00)、自责(p=0.00)、退避(p=0.00)应付方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之间有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学院大一和大二90后的本、专科学生495人进行了应对方式和心理自评量表的问卷研究。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着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女生在求助与幻想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可能采取退避的应对方式;大二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8.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在不同专业中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59名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追求成功动机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避免失败动机和合成动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避免失败动机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合成动机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合成动机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与避免失败动机的负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点,比较学生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86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施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两个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高职男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上高于女生;男、女生除在情绪稳定性(N)存在极其显著差异,E、P、L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N)、精神质(P)之间显著相关;EPQ量表各个因子与SCL-90量表各个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长沙地区军校学员的性格倾向对应付方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587名军校学员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应付方式问卷》和《莱曼和科尔斯太特的内向、外向、中间人格对照表》进行施测,结果为:(1)不同性格倾向的大学生在幻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自责几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2)不同性格倾向军校学员中,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性格倾向的军校学员多选择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方式应付挫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