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认识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活动。这便于学生直观认识平面图形,并积累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衣服》单元以学生熟悉的“衣服”作为切入点,引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探究的问题。教学内容都是和“衣服”紧密相关的,引导学生对《认识衣服面料》、《衣料的吸水性》、《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穿棉衣为什么暖和》等课题展开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去探究有关“衣服”的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广州市二年级小学英语实验教材第三册《Unit Fire》中Let's Sing一课,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根据跨越式创新实验的教学理念,以"语言交际为中心",开展游戏、歌曲、看图会话、协作表演等多种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在情景交流的活动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江苏省2007年市查通过的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1单元第2节第3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几个常见的特色网站,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培养学生独直运用信息工具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伞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认识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活动.这便于学生直观认识平面图形,并积累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分析《固体混合以后》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中《认识固体》的第二课时,我把此课取名为《固体混合以后》。《认识固体》一课教学的活动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通过给物体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变化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师安排了把生活中的物体按固体、液体分类及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等活动。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7.
教学分析《小水钟》是大象版五年级《科学》教材《时间的脚步》单元第三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各种计时工具及摆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课。教材原定1课时,为了能更好地、深入地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我把本节课调整为2课时。第一课时,先介绍水钟发展的资料以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 《电池》是湘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历各种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细致、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用电的常识。  相似文献   

9.
陈冬梅 《广西教育》2014,(41):66-67
正一、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学会用直尺正确画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摆一摆"等)认识角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指认出现实中的角及其各部分名称,会用各种材料做出或画出角,在此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以“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以“渐变”的图示引领学生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分析1.本课是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是《What color is it?》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单词为主的新授课。2.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学生主要听说为主,通过听说,达到会读的目的。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也能为第二课时的功能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课内容,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如"Say a chant"、"listen and draw"  相似文献   

12.
(选自EEC初中英语六年级下册、《英语学习辅导报》。)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2课时。在第1课时中,师生共同完成了词汇的学习。本节课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有关足球的知识,并通过阅读报纸,了解羽毛球、篮球和体育明星的故事。师生共同总结有关阅读的技能,并在阅读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学生学习了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以后设计的一个复习课活动案例。教师以外国小朋友Sarah和Mike来家乡奉化观光为主线,创设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英语表达、交换信息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复习及拓展、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说明】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戏剧大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结合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我将第二单元戏剧教学·设计为9课时:第1~3课时,让学生完整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梳理故事脉络及人物关系;第4课时,把握作品主要矛盾冲突,体会课文节选部分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第5课时,进一步深入鉴赏分析人物形象,写出角色分析札记;第6~8课时,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作品,排练并演出课本剧;第9课时,以悲悯的情怀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理解三部作品的悲剧意义,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本设计是第4课时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量一量"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对于刚接触面积概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面积单位是抽象的,如何使抽象的面积单位在学生的思维中变得直观、具体?除创设充分的想象和操作活动外,还要考虑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 《识字4》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识字课。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了小动物在夏天的活动情况。这里写的小动物大多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带有虫字旁。教学本课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在阅读中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本课时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地球真的不动吗》是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六单元,是本册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围绕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展开认识活动,分别承担了对原因、对结果等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二级目标的训练任务,力求达到“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的二级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活动标题,分别是《白天与黑夜》、《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材引领学生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Holidays(PartA、B)。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本课时作为整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整体理解语篇,继续学习过去时态。它既是第三至五单元过去时态的深入学习和巩固,也是第七单元圣诞节话题的铺垫。所以在本课时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的名称、日期和风俗,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每个节日中人们常做的事,并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思考的重要基础。教材由学生经常玩的搭积木游戏引入,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沿着长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