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物理等学科的进步,为福柯“异托邦”空间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创作不仅描述了众多不同性质的空间,而且契合了“异托邦”空间理论的某些方面.理论结合文本的分析,不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创作技巧,也印证了“异托邦”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巴尔加斯·略萨既秉承了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观讲述故事 ,又借鉴了多种现代叙事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创作“立体”小说。为此 ,从“植根于现实”、“钟情于讲述故事”和“致力于现代性叙事”三方面 ,逐层递进剖析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小说 ,力求对略萨的小说创作观做一个总体的勾勒。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批评的理论视角看,苏·蒙克·基德的成长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空间意识和对青少年生存空间的思考。主人公莉莉·欧文斯从伤痛到出走、从顿悟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是在空间迁移中完成的:"白人空间"里的"冷漠无情"造成莉莉"无立足之地"的处境,"黑人空间"里的"温暖友爱"则成为莉莉所受创伤的"痊愈之地"。差异空间的设置完成了对心灵创伤与成长困境的超越,充分彰显了小说的成长主题,表明了基德对和谐多元空间的期待,也呼唤人们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巴尔加斯·略萨创作中期的思想、艺术观念变化的原因、轨迹及特点的探究,可以看出巴尔加斯·略萨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以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艺术观念,使自己的作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绿房子》是结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最好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一反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 ,把多条故事线索切割成多个“情节小块”打乱顺序穿插起来 ,使叙事时间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予了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反传统的、复杂的生括经验、对文学的高度的兴趣、超越时空的特殊的政治观念是形成略萨的创作观念的基础。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持有流氓之感,对自己的作品附加极高的自由主义思想,督查并介入社会现实是反映略萨的创作观念的要点。本文中,笔者从以上的要点入手对略萨及共创作观念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据《中华读书报》消息,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宣称,目前世界金融危机这样的“重大创伤”,会“大大促进”文学的发展,因而,文学创作的春天已指日可待。巴尔加斯·略萨是在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省的奥苏纳做出上述表示的。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试图通过在纪实材料中融合自我指涉的手法去书写历史,因此在传记文学中历史范畴和文学范畴之间的界线消退。巴尔加斯·略萨的“写实性”早已万众瞩目,他在后期创作中频繁涉及传记题材,将历史元素、个人传记和虚构成分于其中交融一体。传记性小说和小说型传记手法是对现实主义文本的结构创新。  相似文献   

9.
巴尔加斯·略萨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人们重新聚焦拉美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略萨以文学介入生活、介入政治,具有小说家与政治家的双重文化身份。他如一只啄食社会腐肉的兀鹫,用文学对抗社会黑暗、腐朽的独裁政治。在对拉美社会权力结构精细的描绘中,他以虚构小说的方式将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对举连通;从而在立体的艺术世界中,扫荡着现实社会生活的荒谬,呼唤人类的尊严。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之手。瑞典皇家科学院说略萨获奖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相似文献   

11.
张金艳 《海外英语》2012,(15):212-213
该文借助空间叙事理论对当代英语小说《追风筝的人》进行分析。从空间叙事功能、空间叙事的基本单位,以及这部小说的空间外围问题的角度来一一说明这部小说在空间叙事技巧的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无可慰藉?再现了主人公在一座不知名的中欧小城中梦幻离奇的漫游旅程。 小说中空间意象的建构成为作者推进小说叙事和阐释主题的重要策略。 小说实际上从个体的精神危机展开了对更普遍的群体的精神异化现状的思考。 结合空间叙事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空间意象背后丰富的隐喻意义以及人与空间互动中的感知体验,可以洞见作者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深刻关怀和担忧。  相似文献   

13.
石黑一雄,英籍日裔作家,布克奖的获得者,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作为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长日留痕》以日记的形式描绘了主人公史蒂文斯的一生经历,突出强调了史蒂文斯的情感变化。基于时空体理论和空间理论,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时间和空间的探析,反映了史蒂文斯身份的迷失与复得,并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于小说艺术价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何彬彬 《宜春师专学报》2014,(1):102-104,109
《五号屠场》是美国幽默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一部著名的反战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运用列斐伏尔及爱德华W.苏贾的空间批评理论,从主人公的家、报社和书店、狮子俱乐部、精神病院五个空间意象解读《五号屠场》中空间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展现在物理空间背后的深层隐喻,透视后现代民众的生存困境以期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空间形式理论,分析西蒙在小说艺术形式革新方面的努力及成就。西蒙在小说中以"意识流"作为结构方式,是其小说空间形式得以生成的前提;在文本具体操作手段方面,西蒙以大量的细节描写中止叙述时间流,造成诸多场景、事件并置的结果,从而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空间感,形成了小说的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批评理论著作都将重点放在时间问题,忽视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对文学中空间问题的研究源自约瑟夫.弗兰克的著作《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这篇文章,引起了相关学者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研究。本文结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辛格的短篇小说《巴士》为例,分析西方文学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以期给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多元智力学说认为空间智力是人的八种智力之一.地理学科的空间性质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空间特色.地理空间思维是指借助图形对地理问题进行各种空间维度思维的心理活动.研究地理空间思维的特征有利于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空间思维一般具有以下特点见文生图;空间图形的对应思辩;空间的动态联系思辩.  相似文献   

18.
虽然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忽略种族意识形态,他的“空间三一论”却体现种族空间政治张力。本论文将莫里森新作《爱》的故事空间作为观察对象,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文本虚构世界的空间关系,探讨虚构社会如何为空间所结构,空间关系如何反映社会关系,权力怎样构建空间,空间怎样表征权力。指出:种族统治体现为空间统治,空间构建表达个体、社会之间的协商。科西一家的空间发展和位移、“丝镇”的空间构成和重组,折射出种族现实的变化,空间生成密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字思维"理论资源分析汪曾祺小说语言,着重考察字象并置、变形等重组引起想象空间生成、字象中心引起诗性空间生成等问题,解析"字思维"指引下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学功能,当然想象空间和诗性空间不是独立分开的,往往是共生的.  相似文献   

20.
空间结构优化是一个在宅间约束与限制下的空间选择问题,空间选择是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共同结果.已有的空间理论一般都以空间要素的流动性、替代性为出发点,对空间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空间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重视不足,这两点恰好是发展对空间功能分割的现实依据.本文从中国发展的区域实践出发,提出了以空间价值二元化为基础的空间价值二元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结构优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