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珍稀动植物和各种有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而划定的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既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也是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重要场地。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地方公园、科研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区、珍贵稀有生物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 7种类型。其中生物圈保护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或由国内有关部门按照规范建立。自然保护区内有绝对保护的核心和仅供科研观测的…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是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当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坦桑尼亚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一些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受联合国有关组织批准,被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所谓自然保护区,就是在某一自然生态系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方,人为地划定一个区域,采取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主梁上的狭长区域,四周被县辖国营林场、集体林、自留山包围,近年来由于对该区域无序与过度地旅游开发,对保护区主要功能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不断增加的森林公园、避暑山庄、自助游线路、商业活动摊点等,使得自然保护区出现"孤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干扰和破坏、环境被污染、管理难度增加、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科学审批、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等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来源于1971年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一项主要议题的决议。生物圈保护区类似于国家公园.又不完全相同。国家公园的选址,从传统上是接天然景色或特色及其所能提供的娱乐和旅游设施来考虑.而生物圈保护区首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并包括多数大的生物地理区的典型代表;不仅要具有网络的特征.还要把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人才培训、示范作用和当地人的参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 :2 0 0 1年 4月份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针对《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谈保护区的生态退化》这篇文章 ,刊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刘建国教授等人的一篇学术论文 ,文章通过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一些资料的对比分析 ,认为保护区的建立反而加快了卧龙生态的退化 ,从而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问题 :1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的保护对象是什么 ,该珍稀物种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写出该保护区的主要食物链。2 四川省的另一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是   。该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 0 4°附近 ,该经线是…  相似文献   

6.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具有全球保护价值的陆地或水域 ,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被看作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地。人与生物圈计划始于 1 971年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全球现在 41 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分布在 94个国家 ,我国有 2 1个 ,贵州省有 2个 ,现介绍如下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建于 1 978年 ,面积 41 90 0公顷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主峰凤凰山海拔 2 572米 ,拥有佛光、奇峰、曲溪和古木四…  相似文献   

7.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具有全球保护价值的陆地或水域 ,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被看作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地。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始于 1 971年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全球现有 4 1 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分布在 94个国家 ,我国有 2 1个 ,现按加入的时间顺序介绍如下 :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内 ,面积逾1 90 0km2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具有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素有“长白林海”之称的原始…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     
常见报上提到我国某某“自然保护区”.什么叫自然保护区呢?自然保护区是指划出一定区域,在这一区域内采取有效措施使它保持自然状态,严禁人类破坏.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体上可以分为4类: 一、综合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区保护各类自然景观及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如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包括火山锥体、火口湖、瀑布、温泉等景观,夏绿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冻原等生态系统;东北虎、梅花鹿等珍贵动物也是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论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资源,促使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具体对策: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完善自然保护区区划,加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协调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身活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蓝兴 《生物学教学》2001,26(4):34-35
进行野外参观考察是很重要的。然而参观考察环境的选择也值得考虑,其中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很好的去处。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以百计的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的自然保护区为中学生的考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的国家级山口英罗  相似文献   

11.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理论、社区群众参与式管理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主要功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说明资源环境保护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针对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社区经济开发的矛盾,作者提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协调关系,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保护策略,并提出采用MAB(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模式促进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今春飞至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的3对白鹳,目前已孵出雏鸟。扎龙自然保护区苦心筑巢8年之久,人工招引白鹤安家取得初步成功。 白鹳又称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世界目前仅存1000多只,属濒危鸟类。历史上乌裕尔河下游包括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其重要繁殖地。后来由于人为干扰及捉雏、毁巢、伐树等原因,白鹳成了保护区的过路鸟,在此繁殖的基本不见了。为了保护这一濒危鸟类,让其在保护区内筑巢繁殖,增加其种群数量,保护区于1992年申请了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工程的科研课题。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适宜白鹳栖息繁殖的地域,架…  相似文献   

13.
从 195 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开始到 2 0 0 0年底 ,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 12 76处 ,总面积达 1.2 3亿公顷 ,占国土总面积的 12 .4 4 % ,其中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 15 5处。其中长白山、神农架等 19处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2 1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6处被列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 ;4处被列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现将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以下分类简介 :类型 名  称 建立时间 保护对象位置 所属部门以 保 护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为…  相似文献   

14.
华中的绿色明珠——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的西部 ,介于长江与汉水之间、秦岭和巴山东端的交汇地段。相传神农氏 (即华夏始祖之一的炎帝 )在此架木为城 ,采尝百草 ,教民稼穑而得名。 1982年湖北省批准成立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1986年国务院批准神农架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0年 12月 17日 ,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 ,成为国内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保护区之一。神农架保护区地处 31°15′N~ 31°37′N、10 9°5 6′E~ 110°5 8′E之间的范围 ,属西部高山区向东部丘陵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和亚热带气…  相似文献   

15.
孙斌 《中学生物学》2001,17(1):33-34
&;lt;中学生物学&;gt;2000年第4期&;lt;我国的世界级自然界保护区&;gt;以及&;lt;中学生物学教学&;gt;2000年第1期&;lt;中国的生物圈保护区&;gt;两篇文章,都较详细地介绍了截止1997年底前我国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14个保护区的情况.到2000年6月我国又有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成为该网络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来自所在区域和周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管理能力不足带来的威胁。要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把保护区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关联机制、完善参与机制、提高保护管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来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在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有的11个自然保护区、3个生态功能区科学考察基础上,采用郑允文等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综合评价了该生态区9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思路和措施,以及拟建的7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17处河流水源保护区、7处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的自然保护区名录,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方式。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的核心。在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背景下,以来凤县"舍巴日"、"牛王节"两个文化空间为例,探讨"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相关问题,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案应关注文化空间要素;"文化空间"保护适宜采用空间性或地缘性的视角,充分考虑文化持有者的文化样式和历史主体性,并关注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形态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对特定历史文化共同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它既是构成整体环境的一种环境要素,又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比较严格和有效的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手段和重要措施,它对于保护人类的自然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保护人类持久的幸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国1994年出台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和管理随之显现诸多新问题,现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已难适应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1.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状况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建立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公园,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年,与“世界第一”相比,晚了84年。到60年代初,全国各地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0处,保护对象主要为原始森林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年动乱期间,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针对怀化市自然保护区分类不清、保护目标不明确以及保护区建设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等情况,参照自然保护联盟分类系统,结合怀化市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将保护区按照管理目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并提出了怀化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以增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实现怀化市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