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前言随竞技体操运动水平的提高,单杠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飞行”动作中空翻多度数转体抓杠类难新动作已成为专家们评估运动员单杠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动作自82年出现后,一直受到体操行家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体操比赛中仍难见到,本文就这一动作的基础“京格尔”空翻(后空翻转体180°抓杠)实施定量的影片分析,旨为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并为  相似文献   

2.
单杠飞行动作的历史发展及其演进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着重从历史角度对竞技体操单杠飞行动作体系的发展与演进规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系统地分析,旨在完善竞技体操动作的理论体系,提高我国单杠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结果表明,单杠上的飞行动作在历史发展中具有5条基本演进规律后摆类飞行动作优先发展、前摆类飞行动作赶超发展、越杠类飞行动作突出发展、空翻在先转体跟进发展、空翻转体越杠组合发展。认识这些规律,对在运动实践中进行单杠项目飞行动作的教学、训练以及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随着竞技体操运动水平的提高,单杠技术动作的创新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飞行”动作中空翻多度数转体抓杠或“飞行“接”飞“行”的难度空翻动作已成为专家们评估运动员单杠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单杠后空翻转体540°抓杠动作自82年出现后,一直受到体操行家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体操比赛中仍难见到。本文在“京格尔”空翻力学诊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成后空翻转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最新国际体操评分规则、近期国际体操比赛录像资料和200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调研资料,分析了我国单杠技术现状,并与2002年欧洲体操锦标赛单杠成套动作进行对比,阐述了我国运动员单杠的近杠动作和吊臂转体技术有新韵的连接,动作规格高,技术先进,但在飞行动作的难度和数量、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和难度动作的类型上和欧洲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又是新规则所鼓励的技术发展方向。要改变我国单杠技术的面貌,必须在增加飞行动作难度和增加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上下功夫,才能提高我国单杠技术的整体实力,在2004年奥运会上夺取金牌。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体操的生命。我国的竞技体操运动素有创新的传统,但是,信息交流较慢,影响了“创新”的发展。这里介绍六篇“创新”动作的文章。其中,单杠单臂后翻空转体540°成悬垂、双杠横杠后空翻两周下已用于比赛,单杠后空翻转体900°抓杠经过试验,鞍马立式回环、单杠前空翻成倒立和双杠正吊前摆上等动作正在试做。希望我国体操动作在“创新”上有更大的发展,并应用到大型国际比赛中去。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国际体操规则第30条自选动作的编排要求中规定:单杠要获得编排最高分的最低要求之一”至少要有一个 B 组的双手同时脱手又同时抓杠的动作”。要求脱手后有明显腾空,如高腾越、空翻抓杠、空翻转体抓杠等,统称“飞行动作”。我国单杠项目飞行动作单调、质量不高,同国际上先进国家比较存在差距。飞行动作后连接技术简单、陈旧,使精彩高潮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破坏了整套动作的编排和结  相似文献   

7.
单杠前空翻和腾越类动作振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单杠向前类型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振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浪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掌握和技术质量,所以分析研究振浪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的动作有:团身前空翻二周转体180°,屈体前空翻二周转体180°,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猫跳”,反吊前空翻抓杠,燕式转体360°,团身前空翻二周越杠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伦敦奥运周期中的4届世界体操大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单杠杠上动作、飞行动作、连接动作、动作难度以及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杠上动作选择更趋集中,具有连接价值或高难动作成为运动员首选;后空翻越杠类成为飞行动作主流,并有加难趋势;特卡切夫类单个动作及连接价值凸显;叶格尔与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和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是单杠连接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加分增长速度明显,并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沙坑·草坑·海绵坑──从沙坑上练单杠谈起陆恩淳观众在看体操比赛时,常常会为运动员在单杠上的惊险飞行动作和高难度下杠动作惊叹不已。那么,他们的动作是怎么练出来的呢?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操运动中器材装备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的历史。50年代初期,我...  相似文献   

10.
单杠向后大回环是连接下法的常用技术动作,也是发展回环转体、腾越、空翻再握等高、难、新“飞行”动作的基础,是单杠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动作.怎样使男子儿童既快又好地掌握这个动作?本人拟将多年来的教学训练实践和经验作一些归纳,与体操界同仁们共同探讨一下有关男  相似文献   

11.
由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男子单杠动作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第41~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世界单杠项目动作类型选择倾向、连接动作以及动作难度的发展。研究表明:杠上动作中悬垂摆动和"掏腿"类中以扭臂握为结束姿势的动作逐渐减少,中穿前上类次数增多;特卡切夫类、后空翻越杠类和并腿马尔凯使用次数增多,叶格尔和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连接动作使用次数明显增多,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成为当今世界单杠动作连接的主要形式,中穿前上类与飞行动作的连接成为主要连接方式;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是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但有进一步向连接加分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研究,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Ⅱ、Ⅲ组别动作将是成套动作编排的主体动作,难度动作选择集中在C、D、E三个组别,不同类型动作选用呈现非均衡状态;(2)第Ⅰ组别动作倾向于向后大回环类,第Ⅱ组别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空翻越杠类“平分秋色”发展局面,第Ⅲ组别动作以阿德勒类动作为标配,屈体回环类动作逐渐增多;第Ⅳ组别动作呈现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度下呈垄断局势;(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稳步发展、“阿德勒类+飞行动作”日渐增多、“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短暂减少,连接串将由“二连飞”向“三连飞”快速发展;(4)D分和E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的比赛将是难度与质量的双重较量,建议要努力做到“提难度、保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前8名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成套动作选择以Ⅱ、Ⅲ组动作为主,动作难度集中趋向C、D、E三个组别,A、B组动作使用数量锐减,并向着F、G、H组更高难度动作不断努力;(2)第Ⅰ组动作中大回环转体类动作成为首选,第Ⅱ组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马尔凯洛夫类、空翻越杠类"三足鼎立"局面,第Ⅲ组动作中穿衍生动作为主体,正、反掏类动作使用稳定,第Ⅳ组下法仍未打破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类动作的垄断局面;(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仍为编排主流,"马凯洛夫类+马凯洛夫类"成为编排亮点,"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成为编排"杀手锏",连接串由"二连飞"向"三、四连飞"跨越发展,使动作连接技术更具惊险性、欣赏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单杠前摆前空翻越杠再握创新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操单杠前摆前空翻越杠再握这一创新动作进行了研究。根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无根系统(即腾空状态)人体动力学模型来设计和模拟这一新动作。并选择1名江苏体操队员进行了实验训练。通过两周实验训练,他双手已能触碰单杠,这一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竞技体操已经进入了“旋”的时代。所谓“旋”,即身体绕横轴空翻两周以上的同时,绕纵轴转体360°以上的动作的总称。在体操比赛中,男子的自由体操、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和女子的自由体操、跳马、平衡木、高低杠均有“旋”类动作,而且这类动作大多属於高难动作,是体操动作的精华。因此,从小训练好空翻加转体的技术,乃是培养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关键所在。我在多  相似文献   

16.
新国际男子体操规则对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新体操规则的变化及最近世界大赛单杠动作编排,探析新体操规则下单杠动作编排趋势和对策:增加单个飞行动作难度,重视与高难度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丰富飞行动作种类,适度增加飞行动作加分比例;加大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的连接组合仍是最为重要的单杠编排原则,合理运用杠上高难动作;力求落地站稳,挖掘C组难度动作的加分潜力。  相似文献   

17.
单杠后空翻类动作振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年来,体操技术水平飞快发展,单杠项目出现了许多新颖的、惊险的难新动作。特别是向后空翻类的下法和越杠再握动作越来越复杂、惊险,使单杠的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随着后空翻类动作技术的发展,作为这类动作技术的基础的振浪技术也随之发展和变化。这反过来又推动了空翻类动作技术的发展。所以,总结后空翻类动作振浪技术,研究其合理的技术要领,对进一步提高这类动作技术质量和创造更多的新动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单杠是男子体操项目中弹性强、位置高,容易获得较大动力的器械。器械的这些特点,使运动员能有较充裕的空间、时间,完成各种大幅度的回环、高腾空的脱手再握动作、转体和高难度的下法。因此,它也是一个技术和难度发展都较快的项目。在美国沃斯堡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单杠前六名选手中就有三名(中国的童非、日本的监物、苏联的特卡切夫)首次使用了单臂大回环,震动了体坛。它不仅打破了过去一向认为做单臂大回环在杠下垂面会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脱手的看法,而且很快被许多优秀选手加以发展,创造了许多单臂类的难新动作,这可谓是惊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后直两周720°旋下(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在国际体操规则中属难度E组动作,是邹凯使用频率最高的制胜绝招.通过运动学研究方法,对世界冠军邹凯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单杠决赛的后直两周720°旋下动作进行研究,得出该下法动作的运动学数据,揭示该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动作特点,为教练员及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邹凯很好的完成了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视频观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日本优秀运动员富田洋之和白俄罗斯优秀运动员伊万科夫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2周转体360°越杠再握的高难飞行动作,通过比较重点分析了他们完成该动作时在撒手、腾空转体、再握杠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中的运动学特点和区别,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提高我国男子单杠项目的整体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