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仁君 《天中学刊》2002,17(3):30-34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分工与交换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使得分工与交换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又将人类的分工与交换推向了新的阶段。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由古代思想家到当代学者对分工与交换提出了种种解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交换中分享比较利益是分工与交换产生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分工经过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以及以后专门从事商业买卖的商人阶层的出现,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随着早期国家形态的产生,社会内部结构变得日益复杂起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尽管人类社会的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但是引起关注和探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在关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现实,更加深刻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自有人类以来,劳动分工就伴随左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劳动分工各具特色。本文从历史的发展上探讨了分工的进程,特别是揭示了分工的最新成果:企业内部分工外在化。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概念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对此,虽然我国理论界很少有人提出过异议,但是对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却是不尽相同的。这种情况在政治经济学、历史等有关书刊文章中均有所反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的,所谓“其余的野蛮人群”,只能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经济特征的原始部落,而不是农业部落。因游牧业要早于农业而产生,故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意味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在原始农业逐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以来,我国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50年代,有人曾对这种看法提出过异议,但未深入展开讨论。至今,这种提法仍颇为流行。他们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说成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以及原始人群分化成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刘佑成:《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哲学研究》1981年第5期),也有的说“畜牧业大概已从农业分离出来,成为浊立的经济部门,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刘华泽等编《中国古代史》第2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我们认为,这种把第一次社  相似文献   

6.
王三义 《天中学刊》1999,14(6):88-92
摩尔根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一些结论,本来很明确,但在教科书的转述中,或部分研究者的论文里,反而阐释得扑朔迷离。关于“畜牧时代”,关于“社会大分工”,这两议题,重新审视原著,便可认识清楚。其一,“畜牧方式”涵盖一定历史阶段,先于农耕,孕育出农耕和游牧两种生存方式。其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部落从其他野蛮部落中分离出来”,即使在今天有大量考古新资料的条件下,这一点仍然经得起推敲,没有标新立异另辟新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文明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原因,学术界有防御说、集市说、宗教中心说三种说法,但在历史上三种情况可能都存在,也可能互有交叉。一般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出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就具备了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一、我国城市的起源及早期的城市分布研究表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  相似文献   

8.
"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与阶级分析的理论核心。马恩著作中的分工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分工体系。阶级划分的基础是脑体分工,因而阶级实际上就是指分别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集团。消灭分工就是消灭使个人"异化"的生产技术性分工和使广大劳动人民"异化"的脑体分工。这一切只有靠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产品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既得益于对比较优势的追求与利用,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考察了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最后以中国的加工贸易为例,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与贸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分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与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性社会关系视域的不断生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以分工为理论中轴建构起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分析与批判。但与《资本论》中对分工的科学认识相比,此时的分工还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首先,在对政治经济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经验性的社会关系视域来理解分工,将消灭分工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其次,并未区分狭义的工场内部分工与广义的社会内部分工,从而遮蔽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性质;最后,从经验性的分工与所有制关系出发的“历史科学”的建构尚无法实现对人类历史发展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问题,是我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中通常都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这里面既有“理论”理解上的不同,又有研究结论上的差异。因此,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分工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得出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重要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从分工本身的变迁、分工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分工与个人的发展三条线索入手,梳理、讨论分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分工本身经历了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自发阶段和社会分工的自愿阶段的发展过程;分工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国家等社会历史范畴贯串起来,构成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在私有制下,束缚个人发展的自发分工是人类异化的根源,只有自愿分工才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一基于职业的本质与作用职业是社会分工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的三次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第三次是商业的兴起,出现了农工商等各行各业。分工是产生社会职业的基础,而职业的载体是人,没有人也就无所谓职业。人类社会生活的长河是无限的,作为个体的人只能在其有限的生命的时间之中和在其活动的有限空间之内,在社会分工中占一席地位,这就是他的职业。所以,职业的本质含义是人对社会的关系。职业从分工的角度而言,指在业人口从事社会劳动并取…  相似文献   

14.
一、馬克思主义者論以农业为基础从历史发展来考察,农业劳动(包括漁牧和采集)是人类最早而且最主要的生产劳动。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原来并没有明显的分开。人类最初的劳动目的,是占有和生产食物。真正的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如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主要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维持其最低的生活,有可能出现“剩余劳动”才出现的。这种“农业剩余劳动”的产生。依赖于两个界限或两个基础:自然的丰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农业劳动是人类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后,出现了定居的农业和游牧业两大生产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游牧文化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所谓游牧文化,就是历史上的游牧民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在欧亚大陆北部,从大兴安岭直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广阔地域里,很早就产生了游牧民的文化。这个地区游牧民族“许多文化特征都趋于一致”,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现象——同象。本文拟就游牧民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同象进行探讨。1、季节性迁徙公元前二千纪的前期,以中亚草原为故乡的游牧部落终于从其余的部落中分离出来,形成后来基本相似的北方游牧经济,“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历史上描述游牧民生产时大都说“逐水草迁徙”,以致有人想象游牧民的迁徙是不停留的,没有目的,也没有任何限制,事实上,游牧民的迁徙有规律可寻,这就是季节性迁徙。季节性迁徙有两种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工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是马克思用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和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枢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讨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敲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大门的最有力的叩击。首先,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深入考察人类社会结构和系统描述社会历史进程的"切入点",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新的出发点;其次,社会分工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形成的特有"视角",并借此科学地预见了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最后,社会分工是马克思考察现实的人的发展历程的基本方法论"支点",并找到了一条消灭异化和私有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消灭分工。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间合写的一部巨著.本文根据这部巨著中的一些观点,介绍了分工与生产力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熟练掌握层次(基础知识选择题)1.下面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乡村聚落的规模较小B .城市聚落的规模较大C .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D .三家五户的小村庄不属于聚落2 .乡村聚落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②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④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3.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  )A .第一级阶梯上     B .第二级阶梯上C .第三级阶梯上D .三个阶梯比较均衡4 .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设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设在大道会合…  相似文献   

19.
农业,作为一个主要社会生产部门,已经经历了多次部门内部的分化与生产地域类型的分化。早期的农业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性生产处在低级阶段,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也处在低级阶段。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后,新的社会经济部门进一步分化。工业从工场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并对农业产生极大的冲击;从而也促成更高层次的新的生产地域分工,形成了一批工业城市、工业区和农业区,出现了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新的农业地域类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哲学家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遮蔽了历史的真相.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商品与货币的运动获得了独立性,更加掩蔽了真实的历史.马克思以分工为契机解蔽历史之谜,把意识形态的产生归因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造成的精神的独立化.马克思深入探究商品与货币产生的社会分工根源,认为分工造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分化、促使交换价值获得独立存在,并由此造成对历史的抽象,来源于分工造成的社会存在的分裂和对立.共产主义是对一切现实对立的消解和异化的扬弃,消灭分工,意味着一切历史的虚假或虚假的历史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