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偶读一则新闻。我国《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颇有感触。《三字经》是我国南宋到清末家喻户晓的一本启蒙读物。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共1130字,极易上口。南宋末年,《三字经》就传至日本,清末,又传到俄国和欧洲,后来又传入北美。开始是作为一本中文和中国史的入门书在海外流传的,国外一些大学把它列为东方系汉语专业的初级读物。近来之所以备受海外教育界的推崇,是发现了它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以新加坡为例,1989年7月,汾阳公会专门组织青年读《三字经》;1990年10月,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三字经》是封建地主阶级给初学儿童编的一本识字课本,编纂者是谁,其说不一,一般人都认为是南宋末年的礼部尚书(主管内政和文化教育)王应麟。《三字经》每三字一句,一共虽只有一千多字,但一出笼就受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赏识。从南宋末年到解放以前的七百年间,《三字经》广泛流传,毒害了多少儿童和成年人!解放后,刘少奇、林彪等机会主义头子为了复辟资本主义,对《三字经》十分重视。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下,吴晗等人还公然叫嚣说:“这是本好书”,应当继承“这份遗产”。  相似文献   

3.
《三字经》是我国700年前的启蒙读物,它曾在我国家喻户晓,是一本颇受推崇的书。南宋末年,《三字经》就传到日本,清初,又传到中国和欧洲,后来又传入北美。近几年,它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更引起人们的重视。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三字经》收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推广。《三字经》为什么能走上世界?请看杭州大学教育系张彬教授给我们介绍——  相似文献   

4.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共1000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相似文献   

5.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评《三字经》、《新三字经》、兼评《家庭伦理漫画三字经》、《抗日三字经》徐德智《三字经》是我国旧时的一种启蒙教育课本,以三字为句,故名“三字经”。作者相传为宋王应麟,一说宋区适子。后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近人章炳麟(章太...  相似文献   

6.
钱文忠 《教师博览》2013,(10):52-54
<正>《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三字经》呢?然而,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传统的《三字经》总共千余字,三字一句,句  相似文献   

7.
<正>《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三字一句,两句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三字经位于"三百千"之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中唯一被称为"经"的,可见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  相似文献   

8.
<正> 学报本期郑重刊出《新三字经》的英文译本。它是我校英语教授梁卓尧及时钻研,在全国率先完成的译作。 《新三字经》一书最近由广东省文教、宣传部门作家、教师、专家、学者与当地出版部门通力合作写成的,是一部字数不多,内容丰富,适宜于广大儿童、青少年乃至成人学习的读物。因之它一问世,就受到了全国读者的热烈欢迎。 顾名思义,既有《新三字经》的出现,必然有“旧三字”的存在。事实正是如此。 早在我国南宋时期,社会上就出现过一部叫《三字经》的书。据传作者为南宋学者王应麟也有人说是区适子所作。虽然有些争议,但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师》2010,(1):45-45
《三字经》三字为一句,句句成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 《三字经》在极短的篇幅内,蕴含了大量的历史常识、典故以及各门类的知识,熔天地名物、古今世事于一炉。作为启蒙教材,《三字经》早已成为中国传统蒙学读本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10.
家庭书房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系列),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幼儿阶段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将自己“这么好的学问”归结于“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可见,通过诵读经典篇章,可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弟子规》三字一句,是采用《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成的,是给儿童立学规用的。《三字经》一句三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包括伦理道…  相似文献   

11.
钱征 《教育文汇》2009,(7):58-59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配套成龙,俗称“三百千”,经历宋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始终是城乡蒙馆缺一不可的通用课本,千年不废。影响深远。《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编成的,其作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三字经》的作者,虽然有几种说法,但世传是南宋王应麟(11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惟独《百家姓》的作者不明。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  相似文献   

12.
据宁波市鄞州区有关部门透露,修订版《三字经》将于4月25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修订版《三字经》将保留原著精髓,删改和新增部分不超过全书内容的10%。《三字经》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儿童启蒙教材,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及民间传说。《三字经》系南宋著名学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三字经》正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三字经》从宋朝开始,即为儿童启蒙、初学的第一课本,具有传播中华民族人伦纲常的基本常识、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的作用,有利于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拓展,有利于美德教育的开展,堪称是“蒙学之冠”。《三字经》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如诗一般,背诵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书中的内容文笔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在…  相似文献   

14.
我上幼儿园时,妈妈就教我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个字一句,像儿歌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背诵。那时候我就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只会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宋代、经明清学人名家重订增益的《三字经》(全1140字),与《千字》、《弟子规》、《百家姓》、《童蒙训》一样,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内容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化和民族精神,凸显了中华民族儒家道德思想,因此于1990年底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选人《儿童道德丛书》,从此《三字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三字经》后,在谈到个人感受时说,讲述《三字经》的过程,不存在启蒙者和被启蒙者。“我和读者一样都是接受启蒙的,我小时候背诵过《三字经》。后来就没有背诵过。此次再讲,是又一次重新学习和启蒙教育。我发现能够背诵到《三字经》20句以后的,我的朋友圈没有一个;全社会能背诵到前8句,就是很好的了。”时代在进步,为什么反而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与现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领字又名虚字、领句、领调、领格字、豆字;单字领字又名一字豆、二字领字又名二字豆、三字领字又名三字豆。最早提出领字观念的是南宋的沈义甫,沈义甫《乐府指迷.句上虚字》曰:腔子多有句上合用虚字,如磋字、奈字、况字、更字、又字、料字、想字、正字、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名满天下。“绿”字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绿”字是改了十几次才选定的。但选定“绿”字时,王安石自己得意吗?  相似文献   

19.
<正>"人之初,性本善……"奶奶抱着我窝在摇椅上,一句一句地教我读《三字经》。和煦的阳光透过老柿树,肆意地洒在脸上,暖暖的。儿时的天真总是那么美好。每当奶奶闲暇时,总会捧起这本《三字经》打发时间,这也是奶奶唯一能看懂的书。"来,奶奶教你读《三字经》喽。"奶奶笑呵呵的,眼睛里满是宠溺。牙牙学语的我也会伸出胖乎乎的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童蒙读物中,有这样的说法"三百千千",即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中《三字经》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相传为宋儒王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清末明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